高雄市林園區林家里「苦苓腳堀」↑
1950 年代小時候林園區大溪、小溪匯流 美不勝收。據「池志徵-全台遊記」載:「 …. 過此皆溪,一里則涉一溪,深渡以筏,最後一大溪 …... 」。又河塘錯落,有 「小琉球漫誌」也找得到;「鷺宿烟中靜野塘 .... 」等詩句 。 1950 年代很多田間也都有作為灌溉蓄水小塘、埤,曾經為我們觀賞「魚兒水中游」、也學做「獨釣箬笠翁」,那詩情畫意的童年往事猶歷歷在目!五十年後「小溪尾」 ( 現林園石化工業區大排 ) 的「汕尾沼湖」,和上游大大小小埤塘都變成「石化工業區」了!大塘小埤通通消失!連大一點的:「金荊潭」 ( 潭頭村 ) 、「過溝堀」 ( 林園村 ) 都已變成住宅區了。
如今自然生態、湖塘之美!也有雨季蓄水滯洪的功能,日漸受到重視。然林園區獨留下一個自然的「苦苓腳堀」任令荒廢日漸縮小!甚至聽說將被填平蓋房子的傳聞?
依照耆老林家里社區總幹事林順入先生回憶:苦苓腳堀本來面積將近一甲地以上,歷來蓄水繁殖魚類,然後每幾年招標一次讓標者撈魚出售,也讓村上七十二條耕牛來這洗澡。 1970 左右 ( 民國 60 年 ) 他是最後一任得標者,標期為八年。後來因歷任村長產權交接發生問題?又歷經多年來各方勢力的覬覦和纏訟,產權已非常複雜難以解決,但大都認定是屬於林家村公產。
自然生態、美化生活環境品質的時代,很多地方、公園、庭院都極盡營造挖掘「滯洪池」、塘埤美化之能事。其實我們遊賞林園社區營造之美!也不免發現社造起步較晚的鄰里,這個以「龍潭寺」為信仰中心,充滿古老傳說的聚落!極具優秀地理條件的地方,如能跟進「社區營造」的腳步?配合「龍潭寺」前有美麗的塘埤,明堂有水必有財,而且是流動的活水!方不失「龍頭活水財源滾,龍身龍尾一路發。」據耆老傳說:「苦苓溝是一條龍,龍頭苦苓腳,龍尾在港埔,因此兩地人才輩出。」 如政界名人:林旗瑞、林再生等出身苦苓腳庄,黃佔岸、黃萬教等都是港埔村人。」 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2011-11-29 06:05 《僅存天然湖塘》 林園龍潭 地方盼綠美化 http://n.yam.com/tlt/society/201111/20111129624649.html window.googletag = window.googletag || {cmd: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efineSlot('/22590772197/pc_textbottom', [1, 1], 'div-gpt-ad-1639353180888-0').addService(googletag.pubads()); googletag.pubads().enableSingleRequest(); googletag.enableServices();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39353180888-0'); });
社區營造,整治「苦苓腳堀」美化活絡古老聚落的心臟地帶,將是非常難得「苦苓腳」聚落文化社區的一大勝景,居民都非常的期待。
〔自由時報記者洪臣宏/林園報導〕林園區曾有多處天然湖塘,其中金荊潭曾列入「鳳山縣采訪冊」,隨開發只剩俗稱「龍潭」的苦苓腳窟,面積已大幅縮減,地方盼能綠美化,保留最後一座天然湖塘。
「龍潭」位於林家里,水源來自清水巖,經苦苓腳溝注入苦苓腳窟,早期面積約有八分大,具有滯洪池功能,但隨開發只剩三、四分,且呈長條狀,乍看還會讓人誤以為是普通的排水溝。
文史人士戴健城指出,林園區早年有很多湖塘,以金荊潭(潭頭里)曾列入「鳳山縣采訪冊」最為出名,但現在只剩苦苓腳窟。
林家里社區發展協會監事林順入於民國六十年間,曾承租苦苓腳窟養魚,他說孩提時候該潭野鱔、泥鰍、吳郭魚等很多,成為加菜的來源,村民喜歡聚集在此聊天,但此景已不復見。
林順入表示,地方傳說苦苓腳溝延伸至港埔溝為一條龍,苦苓腳溝為龍首,港埔溝為龍尾,風水不錯,所以出了許多中央民代、鄉長及名人。
他說,以前為了開發會填平天然的滯洪池,引發水患不斷,政府才開始又開鑿人工滯洪池,本末倒置,他認為應該保留苦苓腳窟,且加以綠美化,提供居民休憩空間。
現今的苦苓腳窟在乾涸期,成為一灘死水,居民說偶爾會有臭味,若能整治是件可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