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護孩子,女性遇到危機時會先想辦法結盟。
也因此,當你教育了一個女童,你就教育了整個家庭和下一代。
自從一九九二年義大利的帕馬( Parma )大學團隊在猴子大腦中找到鏡像神經元( mirror neurons )後,我們就看到了「人溺己溺」這個高貴同理心背後的神經機制,了解人為什麼肯把他省吃儉用的錢捐出來給別人用了。
美國有位黑人女士把她畢生替人洗衣的錢捐給了南密西西比大學作獎學金,她的十五萬抵得上別人的一百五十萬,因為那是她一分一厘辛苦攢下來的錢。
記者訪問她時,發現八十七歲的她沒有車,每天得走一英哩多去買菜,問她何不先替自己買部車時,她說把錢花在不需要的東西上是個愚蠢的行為,她只念到小學六年級,她希望別人可以有機會念書,不必洗衣度一生。
她的故事跟最近台灣的陳樹菊女士很相似,都是自己過得很節儉,卻很慷慨地去幫助別人。
這真是一個高貴的情操,但是男生女生在同理心的策略上被發現有些不同。
美國南加大的研究者請男女受試者躺在核磁共振中,將手插入冰水裡,然後給他們看憤怒的面孔(人對憤怒的表情特別敏感,受虐兒對憤怒表情的辨識比正常人快了二十毫秒),再掃瞄他們的大腦。
結果發現手插入冰水中的男生,大腦處理臉部的區塊活化得比手插在溫水中的控制組低,顯示在壓力下男生評估對方表情的能力下降了;
相反的,手插在冰水中的女生對憤怒臉的處理反而比控制組的強,而且她們掌管情緒的迴路也更為活化,表示她們對別人臉上表情分辨得更好,還產生了同理心。
這個性別上的差異有演化上的關係:
男生跑得快,看對方生氣了,馬上評估自己打不打得贏,如果打不贏,三十六計走為上策,跑了。
既然跑掉了又何必在乎他有多氣?
但女生身上可能懷有胎兒,背上可能揹有幼兒,跑起來不是那麼俐落,所以女生會先想辦法結盟,把危機化解掉。
在原野上,沒有母親的羔羊是活不過明天的。
一個撒哈拉沙漠部落中的女孩,她的母親得痢疾死了,族人在埋葬她母親的同時,竟然把她未滿一歲的幼弟也一起埋下去,因為沒有了母親反正活不成,她等族人走了後,偷偷把弟弟挖出來,抱著他穿越撒哈拉沙漠逃離部落。
我們看到許多母親捨己救子的新聞,母親知道孩子是自己生的,有自己的基因,不像父親常不能確定孩子是不是自己基因的延續,所以大腦對同理心演化出不同的回應方式。
過去好幾個實驗都發現女性韌性強,雖然體力不及男生,其實是家庭的支柱,如果母親好、父親不好,孩子不太受影響;但是父親好、母親不好,孩子就變壞了。
所以聯合國不斷提倡女童的教育,因為教育一個男童,你教育的只有這個男童,但當你教育了一個女童,你教育了整個家庭和下一代。
沒有孟母三遷,怎有亞聖孟子;
沒有岳母刺字,怎有武聖岳飛。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