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拜懺―漢傳佛教的修行方式

  • Share this:

梁皇寶懺:涵養自性慈悲

《梁皇寶懺》在懺悔、除罪的過程中,涵養自性的慈悲心;

也唯有大悲心起,方能為餓鬼道與畜生道的眾靈,

乃至累劫的父母、師長、兄弟等曾犯下的過錯進行懺悔,

使其親聞彌勒菩薩說法,解脫生死輪迴,究竟成佛,

是最慈悲、最徹底的救度。

■ 張錦德

《慈悲道場懺法》可說是中國佛教史上部帙最大的一部懺法,素有「懺王」的美譽,一般佛教徒於消災、濟度亡靈時,常延請僧眾虔修此懺,為漢傳佛教中實行最久的懺法。

《慈悲道場懺法》就是大眾所熟悉的《梁皇寶懺》,是懺罪、救度眾生的法會儀軌。「梁皇懺」前面有一篇傳文〈慈悲道場懺法傳〉,傳文指出該懺法是梁武帝為了超度已故夫人郗氏,延請當時的高僧製作而成。

夫人郗氏善妒,出口有如毒蛇一般,死後轉生做大蟒蛇,痛苦異常。

有一晚通夢於梁武帝,向武帝訴說原委及身心所受的痛苦,武帝聽了便延請寶誌禪師等人,制《慈悲道場懺法》十卷,並請僧眾為夫人舉行懺禮,郗氏承此功德而脫離蟒蛇之身,化生為天人,在空中向武帝道謝而去。

=仰願諸佛願力 =

至於此懺為何取名為「慈悲道場」?

懺文中說明,因為編輯懺法的大德,在夢中感應到彌勒世尊救濟現世,更悲愍來世的慈悲大願。

因此創制懺法,以幫助眾生藉拜懺因緣,懺悔罪業,從此能持戒不犯,更能不起慢心、瞋心、妒心及貪心,同時對貧病無依的眾生,生起慈悲救護之心,時時處處都不忘失菩提心,祈願將來和彌勒菩薩一起下生人間,度眾成佛。

梁皇寶懺法會舉辦的時間一般為五至七天,法會前須先灑淨結界;

每一卷開始時,則先唱讚,以讚歎三寶、禮拜諸佛,進而依序主法者舉文,進行懺悔、發願。

誦懺文時,以站立為主,遇到佛菩薩聖號時,則一聖號一禮拜,因此,全程參加下來,需要相當的體力,然而,只要運用禪修的方法,放鬆身心,專注禮拜,則七天下來,也能獲得身心的平穩和安定。

法會非常強調禮佛儀式,每一段落的禮佛儀式前,幾乎都會要禮懺者誦「某某人禮佛」的文句。

懺文採錄諸佛菩薩的聖號,禮懺對象首先是彌勒菩薩,其次才是本師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等其他諸聖。

禮拜諸佛是藉由稱誦諸佛聖號,觀想佛菩薩做明證,仰仗諸佛菩薩的願力,讓禮懺者虔心懺悔,發願改過。

因此這本懺法的內容,不但輯錄了許多佛教大乘經典的章句,還從經論中錄出 1,275 尊諸佛名號。

=最慈悲、徹底的救度=

《梁皇懺》另一特色就是引用二十八個因果譬喻故事,分別取自《罪業報應教化地獄經》與《雜藏經》二經。其中《雜藏經》為現存大正藏的《佛說雜藏經》。

透過因果譬喻故事,細緻地描繪出人們於日常中不易察覺的過錯,懺文中一一點出,禮拜者即能隨著故事一一反思,並進而發露懺悔,提醒自己在日後生活中,能時時觀照而不造苦因。

故事中所要禮拜懺除的過錯,以「不孝父母」、「飲酒」、「殺生食肉」三項過失為主,其中「殺生食肉」正與該懺法名稱中的「慈悲」有關,說明該懺法的精神,是要學習彌勒菩薩的「慈悲」、「不食肉」,並懺悔食肉的過失。

根據已故佛教學者周叔迦的研究,這是因為《梁皇懺》受到梁武帝所制定提倡的〈斷酒肉文〉影響。

〈斷酒肉文〉是針對當時僧侶仍秉持原始佛教傳統而食三淨肉問題,所提出的重大改革,因此《梁皇懺》一開始就是專為僧眾所設計的禮懺法。

事實上《梁皇懺》歷經一千多年以來的流傳、演變,不僅適合出家眾,更適合一般大眾。

因為在懺悔、除罪的過程中,涵養自性的慈悲心,更是禮拜梁皇寶懺的真義。

也唯有慈悲心,才能從自身皈依三寶、斷除疑問、發願迴向,徹底懺悔自身因貪、瞋、癡等而起的怨恨與留難。

也唯有大悲心起,方能為餓鬼道與畜生道的眾靈,乃至累劫父母、師長、兄弟等曾犯下的過錯進行懺悔,使其親聞彌勒菩薩說法,解脫生死輪迴,究竟成佛,可說是最慈悲、最徹底的救度。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