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隨念──實修步驟/見寰法師

  • Share this:

為便於初學者學習佛隨念,故將修習方法分為四個步驟來說明。

首先禪修者需確立一個佛陀的功德作為所緣,

純熟之後,進而缘取佛陀的形相,直到能在內心呈現清晰穩定的影像,

接下來,轉而將心平靜專注在佛陀的德行,一直達到近行定,

最後辨明心所依處,查到尋、伺、喜、樂與一境性五個近行定的禪支,即是成功地完成佛隨念的修習。

一、步驟一:純熟地了解佛陀的各種功德

要修行此法門,禪修者必須選擇佛陀各種功德當中的一個作為所緣,必須記住所選擇這項功德的定義及內容,並且純熟地了解它們,直到能夠背誦、憶念。

二、步驟二:取佛陀的形相

在這個步驟裡,對於有止禪基礎及還未達到近行定、安止定的初學者來說,在實際練習的時候,會經歷不同的過程。

(一)已有止禪基礎的禪修者

有止禪基礎的禪修者,應再度修習安般念或白遍達到第四禪;

修習四界分別觀的禪修者應達到近行定。

在禪定之光的幫助下,在內心憶念一尊你所見過、喜愛、尊敬的佛像。

當內心能清楚地看見那尊佛像時,想像它就是真實的佛陀,並且繼續如此注視它。

據帕奧禪師在《如實知見》一書所說:

如果在過去生中,很幸運地曾經見過佛陀,佛陀的真實影像將可能出現在心中,那時便應開始專注隨念佛陀的功德,而不只是注意佛陀的影像而已。

如果佛陀的真實影像沒有出現,那麼,就將內心見到的佛像當作是真正的佛陀,並且開始憶念佛陀的功德。

(二)還未達到近行定及安止定的初學者

初學者因尚未達到近行定及安止定,所以只能透過觀想來修習佛隨念。

禪修者可選擇一尊自己曾經見過而感到歡喜及能生起尊敬心的佛像,取其形相作為目標。

在初階段,可藉著反覆觀察,讓自己熟悉佛的形相,然後閉上眼睛,讓佛像在內心中現起。

若尚不穩定則可交互的開、閉眼觀看,耐心地嘗試,若還無法出現清楚的形相,則只要大概輪廓即可,當專注力愈強,佛的影像自然會愈來愈清晰,大可不必於一開始就急求明顯、細微,因為這樣反而會有見樹不見林的缺失,取相將不易成功。

當佛的形相逐漸清晰穩定的在心中現起時,嘗試持續地把心繫在這個內心的佛像上,不讓心遠離佛的形相。

如果心散逸掉了,則將心不斷地拉回佛像這個所緣境上。

一旦佛像消失許久仍未現起,則可張開眼睛再取相,如此再接再厲毋須氣餒。

修習的時候,很重要的關鍵,是要將心中的佛像當為真正的佛陀現前,然後讓心輕鬆、專注地安住於內心的佛像上,心生歡喜,如此則較容易成功。

三、步驟三:心只平靜專注在佛陀的德行上

當佛像清楚的出現之後,心中便開始隨念佛陀的功德,舉阿羅漢的功德為例,便是在心中默念:阿羅漢、阿羅漢、阿羅漢……這個屬於佛陀功德的名號,默念的同時,也了知阿羅漢的功德意義,例如:由於具足清淨的戒、定、慧,因此受到全人類及天神的最高崇拜,所以佛陀是堪受尊敬的阿羅漢等等。

如此,重複 5 分鐘、 10 分鐘、 15 分鐘愈長愈好。

隨念佛陀功德的過程中,因為我們持續憶念而使得定力開展的關係,佛像可能會消失,如果佛像真的消失或模糊了,不需刻意去找它或努力使佛像清晰,只要讓心仍然平靜專注在德行上繼續憶念即可。

因為在這階段是以阿羅漢的意義為專注的目標,也就是持續將心專注在:阿羅漢、阿羅漢、阿羅漢……這樣的功德名號上,同時也了知他清淨功德的意涵,以這樣的方式繼續專注憶念,一段時間後將能成功地修習這個業處。

四、步驟四:辨明五禪支

當心持續專注於功德大約一小時後,若去辨明心所依處,就會看到尋、伺、喜、樂與一境性五個近行定的禪支,此即確定已證得近行定,完成佛隨念的修習。

以上是取「阿羅漢」此項功德為目標修習佛隨念的方法,對於佛陀的其他功德如正等正覺者( sammAsambuddho )、明行足( vijjAcaraNasampanno )等其餘功德的修法,亦是同樣的方式。

摘自:香光尼眾佛學院《青松萌芽》第十五期〈護衛心的禪法〉 pp.54-56

香光資訊網 http://www.gaya.org.tw/ photo by 李昌周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