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皇寶懺

  • Share this:

拜《梁皇寶懺》是許多人一年必做的定課,藉此來洗滌身心,許多人一定也知《梁皇寶懺》的制懺由來,是因為梁武帝要超薦郗氏,但歷史考據又怎麼說呢?

《梁皇寶懺》怎麼來的?

《慈悲道場懺法》俗稱《梁皇寶懺》,顧名思義與「梁皇」有關,在〈慈悲道場懺法記〉中提到制這部懺法的緣起,在一千多年前的南朝,發生在梁武帝蕭衍與皇后郗氏之間的一段因緣。

梁武帝十分崇佛,但是他的皇后郗氏不但不信佛,而且生性好妒,她憎怨六宮佳麗,舉凡動心出口都像毒蛇一般惡毒。加上郗氏不喜梁武帝學佛,還曾刻意毀損《法華經》,三十歲時,突然過世了。

郗氏往生後,有一晚,梁武帝正要就寢時,聽聞戶外有騷動的聲音,出去一看,竟是一條大蟒蛇,而且睜大眼睛望著他。

這時梁武帝大驚不已,不知如何是好,便對蛇說:

「朕的宮殿防衛嚴謹,不是蛇能生存的地方,看來你一定是妖孽。」

此時,蛇對梁武帝說:「我是您的皇后郗氏啊!妾因為生前喜歡爭寵,而常懷瞋心與妒心,性情殘暴,損物害人,所以死後墮入惡道,成了蛇身。現在不僅沒有東西可吃,也沒有洞穴可以棲身,而且身上每一片鱗甲都有許多蟲在咬,實在痛苦萬分。因為深感皇帝平日對妾的厚愛,所以才敢不顧醜陋的形貌,在您面前現身,希望您能幫助我早日脫離蟒蛇之身。」蛇說完之後就不見了。

梁武帝趕緊將這情形告訴當時被尊為國師的寶誌禪師,禪師對梁武帝說:「必須要禮佛懺悔才能洗滌罪業。」武帝於是請寶誌禪師從佛經摘錄佛的名號,並且依佛經來撰寫懺悔文,最後與九位高僧寫成十卷的《慈悲道場懺法》,也就是《梁皇寶懺》。

梁武帝於是依照懺法為皇后禮拜懺悔,法會後一天,突然聞到整個室內充滿異香,久久不散。他擡頭一看,只見一位女子,容儀端麗,對他說:「承蒙佛法力量的救拔,我已脫蟒蛇身,即將往生忉利天,今天特來致謝。」說完便消失了。

正因為梁武帝超度郗氏的這段傳說,人們相信依《梁皇寶懺》虔誠禮拜,真心慚愧懺悔並改過,一定可以滌清自身的業障,並能將功德迴向給累世眷屬,此懺法從梁朝興盛至今而不輟。

《梁皇寶懺》歷史考據

《梁皇寶懺》的由來,除了梁武帝與郗氏的傳說,此外,還有其他說法。元代智松柏庭禪師在元惠宗後至元四年(西元 1338 年)重新校訂審核《梁皇懺》,增加諸佛名號及地獄的名稱等,成為現在的流通本。在他的〈慈悲道場懺法序〉中提到,這部懺法是在梁武帝天監年間,由具德沙門依據南齊竟陵王蕭子良所撰《淨住子‧淨行法》編纂而成的。

第二種說法則是,當代的周叔迦居士在《法苑談叢》提到,梁武帝因見當時僧侶尚未茹素,於是召集京城大德法師集會辯論;最後依《涅槃經》、《楞伽經》等經義,制定僧侶素食,並令諸僧七日懺悔,所以這部懺法叫做《慈悲道場懺法》。但世俗以訛傳訛,以為此懺是梁武帝令寶誌禪師纂輯,以度皇后墮於蟒身之厄。

而印順法師在〈中國佛教瑣談〉則寫道:「《茶香室叢鈔》說:《梁皇懺》是梁代諸名僧,刪改齊竟陵王的《淨行法門》而成。元代妙覺智等『重加校訂審核』,成為現行的《梁皇懺》。可以推定,這是元代所編,假借梁武帝的名字來推行的。」(邱惠敏)

(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 360 期「大家來拜《梁皇寶懺》」 )

http://www.ddc.com.tw/PrtShow.asp?Series=84&ClassType=1&CommId=5360

Measly4354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