懺公上人開示
他要緊是「道」
我們見佛的時候,至誠恭敬能感通佛,
佛能加被到我們心裡頭去
要徹底瞭解這個才可以的
心靈感通,說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我們心裡恭敬,諸佛就現身
到了念佛堂見佛的時候,「若見佛時 當願眾生 得無礙眼 見一切佛」。
我們見佛的時候,身心要肅穆,就講我的青年時候的經驗:
看見日本人的學校裡頭,在開學典禮的時候,全校的學生都集中在大禮堂,兩旁是教職員,
等到鈴響到了時間,校長上講臺,高高的,上去。
教務主任拿著明治天皇的教育敕語上臺,交給校長。
校長戴上白手套,穿著燕尾服,把教育敕語的小木箱打開,恭恭敬敬地把教育敕語拿出來。
等著展開的時候,開始一念,全校的師生、連來賓一起低頭,校長開始就念。
我當時就深深感覺這種精神哪,是我們中國固有的。
譬如說是漢朝、唐朝,他們要是念開國的皇帝的敕語,那種恭敬,這個敬的精神哪。
是孔子留的,孔子的精神,恭敬的敬字,這個精神。
佛門更是如此,恭敬那種精神啊!
我當時說:
日本人要用到好處,國家興盛,國勢堅強;
要用不到好處,就怕要兵敗國亡。
用在佛法中,要是有這種精神,
我們恭敬佛、恭敬菩薩,有這種精神,
佛門弟子倒也能成就,
佛法能振興,不那麼隨隨便便的。
說是「禮敬諸佛」、「竭誠盡敬,妙妙妙妙」,要有這種精神才好。
所以我就早晨費幾分鐘的時間,
和同學大家提斯這個,我們佛門弟子要鍛煉這種精神。
好比在家庭裡,要是對父母、或者祖父母有這種精神,一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在社會上有這種精神,大家在公司裡頭,負責管理、負責工作,公司也能發展,營業也能提高,我們在學校做學生也需要。
還有,倘使說是對方不是這樣,譬如說父母不是這樣,我們要這樣子,這樣子將來下一輩還好,久了父母也受我們的感動。
我們這種敬業的精神,就是恭敬的精神,禮敬諸佛的精神需要,在佛門弟子需要,在佛前鍛煉才好。
他要緊是「道」,我們見佛的時候,至誠恭敬能感通佛,佛能加被到我們心裡頭去,要徹底瞭解這個才可以的。
心靈感通,說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心裡恭敬,諸佛就現身。
說是「爐香乍熱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哪,都需要有這種精神。
良因曰:
如 上人所示:「我們見佛的時候,至誠恭敬能感通佛,佛能加被到我們心裡頭去,要徹底瞭解這個才可以的」,《中庸》也說:「誠者,天之道也;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唯天下至誠能化。」因此不論是世間人的進德修業,還是佛門的修行了生死,無不依「誠」而貫徹始終。
為何現在社會諸多亂象,佛門中佛弟子的修行不再業消智朗,往往皆是失去了那念誠心,所以在自由放任、自私自利的心態中,增長修羅法界、乃至三塗之因。所以不論是社會,或者是佛門,「誠」的自身實踐與推廣,都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社會強調和諧,禮儀重新獲得重視,這都是很好的。但是真正和諧、禮儀之體─誠心,如果沒有同時具足,只是在事相上下功夫,這樣恐怕收效有限。例如只是謹守《弟子規》、或者社交禮儀的規範,知道在怎樣的場合,該怎麼表現出禮儀的相狀,但是心中卻無所動轉。這樣的禮儀,往往到了後來,反而成為一種負擔,或者只是為了達成某些目的,所實施的權謀方便罷了。因此在規範禮儀的同時,更要強調「禮者,理也」,那念能持守禮儀之心。也就是人與人之間,必須以誠相待,這才是根本。
在佛門中,面對三寶的虔誠恭敬,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只是知道戒律、清規,所以這件事不能做、那件事觸犯規矩 …… 一路戒慎恐懼、神經緊繃,但是卻不達其理。這樣久了,結果可能只會讓原本是很好、幫助解脫的戒律、威儀,成為一種負擔,反而心生排斥。所以應當多方思維、憶念三寶的功德,作為發動虔誠心的原動力。以真正虔誠心,去持守戒律、清規,這樣才能與法喜相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