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羅多德 西元前五世紀 小亞細亞希臘殖民地人 波斯戰爭史
以旅遊找材料 EX 對尼羅河紀載是希臘現存作品最早的 雖用口傳資料 但把神話部分減少以求真 不擅於寫戰爭 常用對白強化故事 ( 司馬遷 ) 雖被懷疑對白真實性 但運用對白為希望文學特質
希在文化部分突出 不擅描寫政治軍事 因而不能拿來訓練政治家 因此到文藝復興後 ( 地理大發現引起文化史興趣 ) 才再被重視 前五世紀希臘歷史大部分是希提供的
修昔底德 西元前五世紀下半 雅典貴族 伯羅奔泥薩戰爭史
為其親身參與雅典與斯巴達戰爭的過程 主要寫政治史 因他認為政治是歷史的展現 瞭解人先了解政治歷史 最依靠口傳史料跟親身經歷 紀錄非常多演講 雖不清楚他怎麼能重述 但他記的講詞精彩 希臘劇作精髓 [ 希臘 你是西方的學校 ] 堅守當代史 不能親自求證的不可靠 在沒有系統考證的時代有其看法 對雅典跟斯巴達看法至今受其影響
色諾芬 約西元前 430~350 萬人團行軍
色本人加入傭兵團幫居魯士謀反失敗回鄉經過 有些誇大失實 因他是軍人對紀律秩序關心
波利比斯 前 203~ 前 120 希臘貴族 歷史
受羅馬吸引加入羅馬軍 以希臘文寫羅馬 53 年征服史 認為政體成就羅馬 因此重視政治史 政治教育就是讀歷史 如他第六章寫各國憲章 探討羅馬憲制與演化
凱撒 前 100~ 前 44 羅馬軍人 高盧戰紀
主要吹噓自己戰績 一面提對軍事跟政治的看法建立他在羅馬聲望 一般來說他是很確實紀錄 對高盧跟日耳慢人描寫也合現代人類學研究 戰事分析準確 拉丁人高手文筆好 解釋歷史時凱撒普遍對 [ 命運 ] 崇拜 像自己那麼強運的才有成就
李維 前 59~17 羅馬史
描寫羅馬七百年歷史 此時為奧古斯都 因為書很大部頭 難免有偏見跟知識不及處 注重政治史
塔西陀 約 55~117 年代記
受羅馬貴族教育 斯多葛派 最出名作品是寫西元 14~96 年的羅馬史 寫作帶濃厚道德色彩 羅馬危機在共和時代的道德失去
聖奧古斯丁 354~430 懺悔錄 三位一體論 上帝之城
上帝之城寫 413 年羅馬城受摧毀到 427 反駁羅馬失勢是因為基督教 多引用聖經 而偏解釋性非敘述 把羅馬人的命運觀改成神命論 以基督降生替歷史帶來意義 時間會走到基督之城不會循環
格列高里 約 538-594 法國人 擔任都爾主教 法蘭克人史
從創世寫到高盧基督教化 宗教最大貢獻在保存羅馬衰亡後的文物 雖有宗教觀但還是保留了求真的精神
貝德 672~735 英國人 英國教會史
唯一一部有關此時代的信史 記錄英國教會開始及成長 與格列高里提供了早期英法社會及政治的認識
艾因哈德 770~840 查理曼傳
中世紀的出色拉丁文作品 是查理曼大帝的秘書 揚棄宗教聖人傳寫法 寫帝王日常行事跟武功 但太局限於查本人忽略社會史料
弗洛薩 1337~1404 英法西班牙與鄰近國家的紀年
寫西歐在 1326~1400 間的事 描寫王公貴族生活 比武作戰戀愛 主題缺少思想跟制度 而偏愛浪漫奇譚 所以沒法深入分析 只重腥羶色 還是反映了中古信念跟喜好
----------------------------- 文藝復興 ------------------------- 理性主義
馬基維利 1469~1527 君王論 佛羅倫斯史
對命運與人操守的關係有探討 用政治分析人事
貴奇迪尼 1483~1540 佛羅倫斯史 義大利史
哲學分析比不過馬基維利 但描寫史事勝過 政治事件是歷史根本 義大利史把全義寫進 處理國際間事 把各邦發展變成整體
波當 1530~1596 簡明歷史研究法
專習法律 認為要解鰾先知道風俗文化 單羅馬法不夠需多方面瞭解世界 研究法中注意到中立客觀第一手資料的問題 討論到絕對主義是政府基礎 國王雖在法律上但在自然法下
波斯維 1627~1704 世界史討論集
路易十五的老師 君權神授 提倡教會權威 ( 天主 ) 他的書都在說歷史是神意 神選者是天主教 以聖經解釋歷史 在文藝復興後以與潮流背道而馳
馬比隆 1623~1707 文書學論
文獻考證學鼻祖 推翻早期法國文獻都是假的的說法 他認為文字印章簽名等比較可以知道東西是真假
維科 1668~1744 新科學
觀點 人創造歷史自然可以了解歷史 不用像笛卡兒一樣排斥 人性在語言法律改變看出
伏爾泰 1694~1778 法國人 哲學辭典中 [ 歷史條 ]
在破除權威迷信認為歷史是此革命之器 認為歷史應以文化史為重 但範圍過大他的作品失去深度 歷史哲學雖是他第一個用的但他沒在這方面有什麼貢獻 對於歷史因果關係比較渺茫 對歷史受文化背景影響也不了
休姆 1711~1776 蘇格蘭人 凱撒入侵到 1698 革命間的英國史
第一本較齊全英國史 理性主義懷疑論取勝 材料就鬆散 他對人的知識跟道德理念興趣較大 對宗教反感連帶對清教徒革命不滿 奠定對十七世紀英國史看法
羅伯遜 1721~1793 蘇格蘭史 查理五世統治時代史 美洲史
鼓吹蘇格蘭與英格蘭合作 作品考據清楚 但對中古文化頗有偏見 美洲史在去除一般人對西班牙害慘南美土著平反 但拿地理氣候觀點看人發展很棒
吉朋 1737~1794 羅馬衰亡史
把前兩個世紀的研究消化後分析成他的作品 對宗教不客氣但以現在眼光來說又覺得還好 在羅書中十五 十六章講基督教是精華 吉朋雖未全把羅馬衰亡怪給基督教 但他認為來世思想害了公民的操守 使他們在今世努力都放棄
赫德 1744~1803 人類歷史哲學大綱
不認為人有共同價值觀與人性 要了解一民族先了解其歷史 與維科都認為歷史處理的東西與自然科學不同 赫德對日耳曼民族的感情是文化的 民族主義
鞏多塞 法國 1743~1794 人類思想進步史大綱
歷史發展有規律 人類進步就要找出 把人分九段 第十段是理想世界 偏社會主義對經濟制度批判 影響聖西蒙跟傅立葉
聖西蒙 1760~1825 法國人 論實業體系
萬有引力是新哲學理論基礎 主張基督教變成新基督教引導社會
傅立葉 1772~1837 工業的新世界
認為人情欲解放後組成一個完全合乎理性的社會 樂觀主義發展對人的可塑性跟地上天國的崇拜
蘭克 1795~1885 德國 日耳曼宗教改革史
[ 如其真實 ] 重視個別事件 認為所有事都與上帝有個自連接 影響邁乃克
邁乃克 1862~1954 德國 歷史主義的源起
歷史特性就是無法取代 強調國家在歷史中的重要性 國家完成個人 世界文明的基本單位 歷史發展市國與國達成權力與外交的平衡
黑格爾 1770~1831 德國 歷史哲學
把變遷觀念帶進來的 史家需考慮時間向度 歷史是 [ 世界精神 ] 在人的意識中展現自己 直到人完全醒悟 而過程在正反合的辯證中展開 民族是世界精神展現的工具
卡萊爾 1795~1881 英國 法國革命史 英雄與英雄崇拜
偉人是推動歷史進步的動力 提倡史學即傳記
蒲爾卡 1818~1897 君士坦丁大帝的時代 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文化
對強人霸者重視 支配世人對文藝復興的看法
狄爾泰 1833~1911 十八世紀與歷史世界
知識論 要了解文化實體需通過歷史 依賴人心的經驗 通過經驗了解 第一個肯定啟蒙時代對史學有貢獻的人
艾克頓 1834~1902 英國
主持劍橋近代史 以為史料集全就能有絕對信史 受德國影響 相信自由主義
特微良 1876~1962 英國 英國史
重視英國社會演變 田野調查做的好 對科學歷史否定 希望還原成文學
史賓格勒 1880~1936 西方的沒落
反對知識提倡直覺 反城市與機械 反直線式的因果律 提倡命運和生態式的變化 認為西方文化從古典的阿波羅式文化轉入浮士德式已經開始衰落
湯恩比 1899~1976 英國 歷史研究
認為 [ 文明 ] 用歸納法即可看出 認為人類二十一種文明都有定律
柯靈烏 1889~1943 英國 歷史的理念
認為思想才是研究歷史的觀念 進入歷史人物或事件背後的思想才能了解真相
韓培爾 1905~1997 歷史一般定律的作用
歷史思考與科學思想大致相同 分析歷史哲學的鼻祖
卡爾 1892~1982 什麼是歷史
歷史知識轉移是在乎研究者的關心 不一定要有歷史真理 與克羅齊的所有歷史是當代史呼應
布洛克 1886~1945 封建社會 ( 九世紀到十三世紀初西歐社會 )
把社會看成一統一的有機體 從結構上研究 研究強調從屬關係 社會階級
布勞岱爾 1902~1985 地中海史
長時間變化氣候與農作對歷史的影響
科學發達 精確及可靠的學問知識才有用 ? 所以我們讀到太史公理論也以為他是科學史觀 而黑格爾的哲學已不流行 但黑格爾何嘗認為歷史該像科學 ? 事實上沒有幾個歷史家敢像尼采的蘇魯支一樣說 [ 我帶給你們一種新的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