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了解藥物的真相(5/6)—精神病藥物
五、精神病藥物
根据調查顯示,許多的美國人定期使用某些精神病藥品,例如鎮定劑、安眠藥、抗精神病藥品和抗憂郁劑。這些藥物在現今市場很普遍,它們被用來治療許多廣泛的症狀,例如,焦慮、失眠、躁動、恍惚和憂郁。在有些地區,人們視精神治療為畏途,所以也經常犯下自我診治的錯誤,藥物的濫用与誤解,會使健康付出難以彌補的損失,因此進行任何的心理治療及藥物的使用時,深入的研究和謹慎的評估是有必要的。
1、 鎮靜劑和安眠藥
現今繁忙的工作和外來的壓力,常使人們的身体緊繃,進而經常經常人体緊張和激動不安,調查顯示15.6%的人利用鎮靜劑舒解焦慮,這些人當中,有39%每天使用,有78%坦承食用鎮靜劑超過1年。多數鎮靜劑屬于化學科,稱為benzodiazepines,更普遍的名稱包括Valium,Librium,Xanax和Halcium。安眠藥是另一种普遍類型的鎮靜劑,包括被稱為巴比妥鹽、Buspirone、Diphenhydramine,Hydrozyine,Meprobamate的鎮靜劑。盡管它們的知名度已受肯定,但多項研究質疑鎮靜劑和安眠藥的功效。證据顯示,即使最有效的鎮靜劑在使用超過四個月后都會失效,而安眠藥在使用二至四個星期后失去功效。除了效果有限外,鎮靜劑和安眠藥會導至多种副作用,例如低血壓、臀骨折斷、肝病、過敏和呼吸系統方面的疾病。精神治療的效應,還包括心理功能的退化、健忘、孤僻症狀和失調。令人吃惊的是,有數据報:每年大約1万6千宗車禍是歸究于精神病藥品的使用,例如鎮靜劑和安眠藥。
研究也顯示,鎮靜劑的使用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不必要的。事實顯示,在很多研究中,安慰劑對病人的效果,跟鎮靜劑的效果一樣,證明鎮靜劑的治療功效,不能抵消它們的副作用。根据世界衛生組織(WHO),“焦慮是緊張的正常反應,而只有當它嚴重和失常時,才需要藥物治療。”
2、 抗精神病藥物
抗精神病藥物的服用是另一個被誤解和誤診的例子。雖然抗精神病藥原意是治療嚴重的心理病,如精神分裂症,但在美國一項統計數据顯示,有超過75万年齡在65歲的老人定期使用抗精神病藥。這個數据相當惊人,因為只有大約9万2千個超過65歲的老人被臨床診斷患有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藥物的不良效果包括神經受損坏、遲鈍性運動障礙(咀嚼或吞食困難)、失去平衡、肌肉疲勞、精神錯亂和帕金森症。
3、 抗憂郁病藥物
很多憂郁症是由于服用了某些治療其他疾病的藥物而導致,憂郁症跟一大堆藥品有關,包括巴比妥酸鹽、鎮靜劑、外皮類本醇、減肥藥、止痛藥。其他類型的憂郁症可能是由于甲狀腺失調、癌症、肝病或其他類型的病。在治療之前,先确定憂郁症的導因是非常重要的。
抗憂郁病藥物的不良效果包括:低血壓、心律不整、前列腺肥大、反胃、視覺模糊、青光眼加劇、口干、失憶和疲勞。只有在獲得嚴謹和詳細的病歷,以及有關可用藥品及用法說明的完整知識后,抗憂郁藥的安全和功效才能受到确定。
人類的頭腦是身体的動力室,是思想与行為的掌控者,基于此因,我們必須小心的培育及保護它免受有害物質的傷害。營養免疫學提倡一种含丰富植物營養素的飲食法,它可以加強身体的抵抗力,以預防疾病。無論是用來舒解簡單的壓力或者是更嚴重的心理失調症狀,抗精神病藥物會對身体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在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會對身体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在服用抗精神病藥物之前,為有异議的藥品咨詢醫生以及親自進行研究,以确定其必要性和影響,是非常必要的,而如此主動地去進行研究,將避免鑄成重大的錯誤,并改善精神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