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貯設備,近年有許多新發展,因此新名詞也層出不窮,造成不少混亂。
這裡主要討論 SATA 、 PCIe 、 AHCI 和 NVMe 。
SATA 、 SAS 、 NVMe 、 AHCI 、 PCIe 等字眼,
用中文口語來說可能都會用上「傳輸介面」這字眼,
一時間很容易讓人傻傻分不清。
其實這相當容易釐清,
簡單來說就是傳統的 SATA 、 SAS 傳輸介面,
除了各自具備獨立的傳輸控制標準,如 SATA 是對應到 AHCI ,
雙方也各自擁有獨立的連接器、電器特性。
由於外觀相當容易辨識,並不會讓人指鹿為馬,
是過去相當容易區分的方法。
SATA 和 PCIe 這兩個都是傳輸標準。
它們是兩種不同的型式,並不是誰取代誰的關係。
SATA 是自以前的 IDE/PATA 發展而來
而後期又發展了 AHCI 模式,
傳輸的速度上也變快才有了後來的 sata2 、 sata3
並且支持 SATA 獨有的功能,如熱插拔、 NCQ 等。
現在基本上所有 SATA 設備都是 AHCI 模式了。
PCIe 是另一種傳輸標準,由 AGP 、 PCI 、 PCI-x 發展而來。
主要的動力是顯卡的發展。
AGP 就是 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 (加速圖像埠)的縮寫。
由於顯卡需要很大的頻寬和速度, PCI 就不斷升級來滿足要求。
當然,除了顯卡外, PCI 還用於其他的擴展卡,
如網卡(包括有線網卡、無線網卡、 3G/4G 卡等)。
以下是 PCIe 各版本的對比。
注意在同一個版本中,也有不同的速率,取決於產品使用多少條通道( Lane )。
NVMe 其實與 AHCI 一樣都是邏輯設備標準
( NVMe 全稱 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 ,非易失性存儲器標準 ) ,
是使用 PCI-E 通道的 SSD 一種規範,
NVMe 的設計之初就有充分利用到 PCI-E SSD 的低延時以及並行性。
SSD 的並行性可以充分被主機的硬體與軟體充分利用,
相比與現在的 AHCI 標準, NVMe 標準可以帶來多方面的性能提升。
前面說過, AHCI 是為了發揮 SATA 的潛能而設計的,
AHCI 的設計是基於機械硬碟的特性(旋轉式磁性碟片)。
雖然 AHCI 也可以用於 SSD ,但卻不能發揮極致。
所以才會重新設計一個新的 NVMe 協議,希望發揮 SSD 的潛能。
看到這裡…也許你們都已經亂了…
但我們才開始要進入正題,上面的看不懂沒關係,
下面的內容,希望各位好歹花 3 分鐘看一下 ,謝謝!
目前賣最多最多的是 1 …
1. SATA 介面 : 目前大部份的 2.5”SSD 就是這種介面,
只支援 SATA 不支援 PCIe
2. M.2 規格(以前叫 NGFF ,現在統一叫 M.2 了)。
採用這種介面的 SSD ,
會有 SATA 或者 PCIe 兩種型式(也就是 M.2 SATA 和 M.2 PCIe )。
如果採用 PCIe ,又分 AHCI 和 NVMe 兩種傳輸標準。
因此總共有三種。以下為舉例說明 !!
a. Plextor M7Vg M.2 SATA 2280 M.2 介面 /SATA 傳輸 / AHCI 標準
b. Plextor M6e(A) M.2 PCIE 2280 M.2 介面 /PCIE 傳輸 / AHCI 標準
c. Plextor M8PeGN M.2 PCIE 2280 M.2 介面 /PCIE 傳輸 / NVMe 標準
以上的 b 和 c ,有沒有看到 一樣是 pcie ,但是速度卻差這麼多,這就是 AHCI 和 NVMe 的差別。
下圖總結了目前不同的介面和傳輸標準的組合
由於上圖可見, AHCI 和 NVMe 是驅動程式層面的。
由此可見 NVMe 只適用於 SSD ( SSD 和主板也要支持 NVMe 才行)。
AHCI 則適用於機械硬碟和 SSD 。
但是要享受這種高速的快感,
不只是硬體上的支援,還有要看作業系統是否支援!
NVMe 只能使用於 Windows 8.1 與 Windows 10 ( 有內建 NVMe 驅動 ) ,
windows7 以下版本不支援,要看各家是否自行推出驅動程式。
總結…大家在購買 NVMe 時需注意:
1. 軟體需在 windows8.1 以上,才有內建 NVMe 驅動程式。
2. 硬體需有 pcie 介面並支援 NVMe 才能發揮其速度,
並且無法替代 m.2 sata 、無法替代 m.2 sata 、
無法替代 m.2 sata ( 因為傳輸標準完全不同 ) 。
以上資料出於網路…僅供大家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