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課:痛風的治療
痛風的治療,大致可分為兩方面來進行。
‧第一是急性期的關節炎,亦即是對於痛風發作的治療:針對發炎症狀,以「對症療法」為主。
發作之前會有預感:在痛風開始發作前,局部會有「預感」存在。因患者不同,感受方式也有差異,例如會有刺痛、灼熱感、腫脹感或明顯的局部部位出現不適等。對於急性關節炎痛風發作的治療,良好的掌握「預感」是很重要的,換言之,在這個預感的時期服用一顆秋水仙鹼,就不會導致嚴重的痛風發作。
‧第二是對於高尿酸血症的治療:則必須服用藥物,以降低尿酸,讓尿酸值維持在一定的範圍值之內,是有關其治療的著眼點。在接受治療時,須注意以下事項:
1. 使血清尿酸值下降,並非是直接對痛風關節炎進行治療,此外,如以藥物療法來治療,那麼在初期可能為誘發痛風的發作。當然因症狀進行程度不同,以及痛風結節的有無也各有差異,但是通常在服藥的幾個月內,集會引起痛風的發作。
2. 痛風治療的最大目標,即是控制高尿酸血症,必須嚴格遵守醫生的指示正確服用藥物在一定的間隔內服用一定的藥量。
3. 治療痛風的藥物:痛風初期服用藥物即可收到療效。
(1) 急性發作的藥劑:秋水仙鹼,是犬番紅花的種子或球根中所提煉而得的生物鹼,自古以來即被視為是痛風的特效藥。可是,這種藥物並沒有使尿酸下降的作用,所以在痛風發作時,盡可能較早的時期服用,如此可顯著的發揮其抑制進展的效果。這個作用能將聚集在痛風局部部位的多核白血球之代謝以某種形式來加以抑制,可以中斷炎症的惡性循環。
(2) 治療高尿酸血症的藥物:縮苯磺丙胺,為尿酸排泄劑的代表藥物,使用歷史已長達四十年之久,在腎臟經由尿酸排泄,能夠降低血中的尿酸。副作用是偶爾會出現胃腸障礙或發疹的情形,但是發生率相當低。
實際的治療方法,當以門診醫師診斷為準。
‧有關治療高尿酸血症的種種問題
1. 持續治療半年後會有鬆懈的傾向:
為什麼需要終生治療呢? 尿酸治療經過半年後,血液中的 尿酸值會變得穩定,就患者方面而言,多半也能夠遵守「藥物」的服用時間及重碳酸的服用,並習慣來院接受治療,其中也有人抱持著不會發作的鬆懈心理而停止服用藥物。事實上,過了一定的期間後,這些人會嘗到再度發作的惡果。只要終止了服用降低尿酸的藥物後,即使再小心的控制,血液中的尿酸值還是會在一個禮拜內急速上升,恢復原來的數值。這是由於尿酸快速沉著於關節,才會造成痛風,也是引起心臟、腦血管障礙的有力誘因。因此,如果任意的停止服用藥物,只會促使痛風提早發作而已。
‧對痛風治療的自我健康管理:
1. 肥胖是造成痛風的原因之一,應以緩慢減量為目標,若體重急速地減輕,會造成尿酸急遽的增加,容易誘發痛風發作。
2. 規律而正確的飲食習慣:觀察痛風患者的飲食型態,發現他們通常忽略早、午餐,而晚餐及消夜就大量攝取,亦屬於「消夜型」的人,這種不僅會肥胖且危害自身間康的飲食型態需矯正。
3. 限制一天的飲酒量:由於酒精在體內會促進尿酸的合成,且其代謝產物也會抑制尿酸的排泄。基本上,我們不對患者做「禁酒」的指導,但從長期的觀點來看,最好不要飲用大量酒精,必須限制一天的飲酒量。最好有兩個禮拜滴酒不沾。
4. 別忘了補充水分:若能充分地部充水分,尿酸就會溶於水之中,以尿的型態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