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石蕨

  • Share this:

~2013.06

伏石蕨

水龍骨科.伏石蕨屬,多年生蕨類

又名:石瓜子、鏡面草、螺厴草、豆片草、抱樹蕨、飛蓮草、抱樹蕨、抱樹蓮、瓜子草、瓜子金、地連草、風不動

原產地:韓國、台灣、琉球、大陸。從平地到中海拔,都可以看到伏石蕨的蹤跡,附著在岩石或樹上,葉子小巧、肉質,耐乾旱。

用途: 1. 地被植物。

2. 藥用:有消炎、解熱、利尿、止瀉之效,治淋病、痢疾、癰腫、關節炎、瘡癤。性味:全草或帶根全草:甘、微苦、寒。效用:全草:清肺止咳、涼血解毒、潤肺止咳。治肺癰,咳血,衄血,尿血,白帶,關節炎,跌打損傷。

根狀莖細長,橫走,有細且近圓形或卵形的鱗片密附其上;葉疏生,可分成孢子葉與營養葉,營養葉形狀圓形,肉質,孢子葉為線狀,厚革質;孢子囊群沿葉緣連續密生成狹帶狀,棕褐色。靠孢子繁殖。

伏石蕨最愛生長在潮濕地帶的大樹樹幹上,因此也叫做抱樹蕨。

在樹幹或岩石上常見到,有營養葉及孢子葉之分(兩型葉),營養葉較圓,趴伏在樹幹上,負責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孢子葉較細長直立,以利孢子的散佈。

在缺水時,營養葉會掉落只留下根莖,待環境好轉時又可以長出新葉來。

參考資料~

1. http://kplant.biodiv.tw/%E4%BC%8F%E7%9F%B3%E8%95%A8/%E4%BC%8F%E7%9F%B3%E8%95%A8.htm

2.相似植物: 狹萼豆蘭( 蘭科 / 豆蘭屬)

http://tw.myblog.yahoo.com/su-0342/article?mid=14278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