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是台灣蠶絲的重要產地.而獅潭郷則是苗栗蠶業製品主要的輸出地.
感謝位於獅潭郷永興村的 泉明生態教育蠶業農場 提供了經驗分享.
農場主人涂泉明先生首先以兩大壺的桑葉茶及蠶沙茶〈蠶寶寶的便便煮的茶〉招待大家.
再以專業生動、淺顯易懂的導覽解說方式,讓大家親自參與並了解平面手工蠶絲被的製作過程.
當然基本的桑葉種植、育蠶、養蠶也都詳加介紹.讓大夥對蠶業生態有更深入完整的認識.
“天蠶變”的小說您可能看過.真正的野生天蠶就在台灣老樟樹上吐絲結繭.您看過嗎?
或許阿關的天空小,第一次開眼界,有一點大驚!
涂先生教大家辨識蠶絲的方法.真品以火燃燒可聞到類似毛髮燒焦的味道.否則便是偽製品.
手工蠶絲要經過一個半小時的悶煮.還要不時的攪拌.再經陽光的曝曬.乾燥後方能製成被子.
涂先生雇用喜憨兒工作,很有愛心.據說有一次喜憨兒因遊客甚多,開心過了頭不小心燙傷了手.
起泡的手在敷藥的過程當中,很痛~卻沒聽他哀叫一聲.這事讓雇主心疼也很感動~
涂先生也喜歡收集早年的農具與日用品.排列整齊供遊客欣賞懷舊.
哇!這個手工碾米的磨子.阿關還是第一次見識.原理跟米漿磨子一樣.差別在碾米的容具是用竹編製成.重
量較輕,不會把稻米軋碎,順利脫殼.
小時後只看過磨米漿的磨子.採用石頭打造,重量較重搖磨時一邊放米一邊加水,白色米漿就從圓縫裡流
洩出來....相信這是許多三、四年級生都很鮮明的記憶!
末了
謝謝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