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一顆「養不起未來」的炸彈度日

  • Share this:

中國時報【洪凱音╱台北報導】

高齡化的台灣, 不僅要面對少子化的隱憂,

企業要員工提早退休,

等於讓 台灣 社會抱著一顆「養不起未來」的炸彈度日。

根據 主計總處 統計,截至民國九十九底止,

台灣 平均退休(含優退)年齡為五十六.六歲 ,

近十年來僅增長○.五歲,

但民眾的平均餘命卻直逼八十歲,十年來增長二.七歲,若退休、工作人口與壽命之間失衡現象擴大, 台灣將躲不過高齡化帶來的風暴。

根據各國退休年齡統計資料顯示,亞洲

韓國、日本等國的「實際退休年齡」,普遍介於六十八至七十歲 ;

而主計總處解釋,退休是指員工年資符合企業認定的退休條件而辦理退休,並不意味 該類員工已退出勞動市場。

勞委會表示,依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方式推估,幾年前推估 台灣實際退休年齡約為六十一.八歲 , 但若與鄰國或歐美國家相比,

台灣勞動力仍屬過早退離勞動市場,還有再提高的空間。

受近來不景氣影響,為節省人事開支,企業提早優退較高齡員工。

年齡介於五十五至六十四歲的高齡勞工,上網找工作的人數較去年同期成長三成以上。

企業要員工提早退休是不爭的事實,

若 想退而不休要提早規劃退休後的職涯生活,利用現有職場資源建立人脈、精進專業技能或培養第二專長 ;

而一○四人力銀行行銷處協理陳力孑認為,

中高齡勞工在退休後二度就業,閱歷與穩定性是最大的職場優勢。

一一一一人力銀行指出,高齡員工可搜尋的工作機會不少,包括餐飲、居家照護、電訪人員、量販零售的門市人員等,但很多工作是屬「時薪制」;

一○四人力銀行則表示,僅有民代、企業高階主管等較少數的族群, 退休後可以利用過去的經驗、知識、人脈等轉任顧問,協助企業經營管理。

根據調查顯示,

企業平均進用員工年齡上限為四十四歲 ,

恰巧低於中高齡定義的四十五歲,

其中,以 不動產、傳產、製造與服務業等,進用中高齡員工的接受度最大。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