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再忍多久???

  • Share this:

不是每一件事都可以以愛包容。 有此事已經侵犯了「包容」的底線, 不該繼續被縱容。

「婚姻暴力」這種夙昔在台灣社會被視為「家務事」的暴力行為,最近因為廣告及 宣傳曝光在大家面前,大多數的我們才恍然發現,原來有這麼多婦女,長期生活在「求 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暴虐之下。事實上,沒有身受其害的人,還是沒辦法揣度受虐者 的慘狀。 在我看了一本書《我痛!》(張老師文化)之後,我發現我之前對婚姻暴力的想像 還過於天真。書中的六個案主,都受過長期的虐待,有的甚至是「被殺」。「後來我先 生還拿刀殺我……因為到後來一直吵,我說要離婚……趁我睡覺時,他就拿刀坐在床邊 開始砍我,我這個大骨頭被他砍斷、手臂被刺穿、頭上也受傷……我說不要登報,爸媽 都會沒面子……他好像也嚇到了,有後悔一段時間。但是一年後,他又覺得為了殺我這 件事,出門被人家指指點點,他很不滿,竟然還叫我到他祖先牌位前去下跪,要我認 錯……」 你覺得匪夷所思吧?這根本是謀殺,而受虐婦女竟然可以忍下去。為什麼沒有人起 訴謀殺犯?「面子」比性命重要嗎?是否與旁觀者的勸合不勸離有關?是否社會或親友 對離婚婦女隱隱的歧視讓她們抬不起頭來?她們有人會說,為了孩子忍辱負重。但據統 計,會打老婆的人有相當高的比例會對孩子施與肉體虐待!(即使沒有,也是精神虐 待),你為什麼忍下去?

不能一味地指責這些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婦女缺乏勇氣,看看我們的社會做 了什麼。社會價值觀在婦女還沒被虐殺之前,還是會勸大家「床頭吵、床尾和」,我們 的法律沒有歐美的「保護令」,來庇護身心受殘的婦女免於再遭到暴徒傷害,縱容那些 大聲說「你跟我離婚,我就殺你全家」的男人;我們的警察沒法像抓現行犯一樣,破門 而人管「家務事」,只能在門外聽見哀嚎。 當然,一個女人的勇氣也是必需的,女人也常縱容男人的犯罪行為,只是癡心等著, 天打下一個雷他就會改變。這些案主有的在新婚之夜就開始遭到毒打,卻接連生下一堆 孩子一起受累;等她仟悔「他第一次這樣做,就不該原諒他」時,她已經年近五十了。 大半人生,在哀嚎中度過,「愛」改變了什麼?書中還提及,有一位十二歲男孩的母親, 親眼看見兒子被丈夫活活打死卻無力挽救,因為如果她去救,自己就會被打死。為什麼 你要忍到這個時候,忍到此時,儘管你「不作為」,也是幫兇。 受虐婦女脫離暴力,需要勇氣、社會鼓勵,也需要「法」力。愛只能感化君子,施 虐者絕對需要制裁。 有時你很難理解法官的腦袋在想什麼?有個被長期施虐的女人在基金會協助下訴請 離婚,丈夫的傷害罪成立,離婚卻被駁回——這種判法,與「共犯」何別? 我認為,對於婚姻暴力,我們的社會在現階段所采取的方式,叫作「縱容」。我們 的社會沒有法律幫忙對抗家庭施暴者,我們的傳統繼續滋養施暴者,我們的受虐婦女也 常以各種「無可奈何」的理由縱容施暴者。

縱容並不等於包容。 不是每一件事都可以以愛包容。有些事已經侵犯了「包容」的底線,不該繼續被縱 容。 據台北市社會局的統計,北區婦女服務中心每年接到的五千個電話中,有三千個是 來投訴婚姻暴力的。某婦女基金進行全國性的問卷調查,高達三成五的女人表示被虐待, 一成一說她們被毆打;而台大社會系教授馮燕則顯示,三成五的婦女曾經歷婚姻暴力。 施虐男人會覺得「她不聽話,我就應該教訓她」,以「比力道」來展現他的「大丈 夫」威風,是父權社會遺毒,基本上是「強凌弱」的行為。我一直覺得,對女人施虐的 男人和對孩子施虐的父母,無疑地都具有「欺善伯惡」的劣根性,如果他們的施虐對象, 比他們高大而孔武有力,他們必定不敢揮下那一拳。據一些研究報告表示,他們在情緒 上、心理上、人際關係上都缺乏自信,有百份之百在幼年曾遭暴力虐待——受虐者在身 體「長大」之後,轉而成為施虐者,不過是一種惡性循環。一遇到生活壓力無法消除, 他們就變成了一只咆哮的禽獸。據另一項研究指出,高學歷者,並不能保證他們沒有虐 妻行為。

婚姻暴力已經不是能用「夫妻溝通」、好好講就能消弭的行為,請名人上電視諄諄 教誨說「暴力不能解除問題」這是對症下錯藥,真正有力的方式是法律,真正能防微杜 漸的則是社會傳統觀念的改變。你別再重男輕女,別再相信床頭吵床尾和了吧! 我們的教育更該教女孩子,如何選擇一個身心健全的對象;如何多加觀察了解他, 再決定是否要與他步入禮堂,而不是只是在口頭上問「你愛不愛我?」我們也該教女孩 子,什麼可以忍,什麼不能忍,不要催眠式的要她們認命,「愛你的敵人」;我們也該 教所有男男女女,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如何面對困境;教男人如何尊重女人……,除 了教科書,我們要學的太多了。 有些原則值得一再省思。美國心理學家Sokol等人就曾提出一個暴力傾向測試,讓 女孩來檢驗男友: 1他有沒有酗酒或嗜藥的積習? 2他幾乎沒有朋友? 3他在工作上是不是一直問題很大? 4他需要你,是因為需要你的拯救? 5他的占有欲簡直不可理喻? 6他是否在短短的交往之後,就催促你給他承諾? 7他會無緣無故猜忌? 8他試圖孤立你,期待你親友全無? 9他的自我評價混淆不清? 10他是否脾氣暴躁,不耐任何挫敗? 如果一個男人在與你交往時已經侵犯了這些「底線」,除了趕快溜之大吉之外,你 無法讓暴力遠離。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