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自己也會犯了這種錯誤,掠奪了讓孩子"判斷"的機會,
每次答應買玩具的時候,總是否決了孩子們自己所挑選出來的,
現在想想,的確,如果每次都是我在做決定,
那孩子們又如何能有嘗試"失敗"的機會?
不過,如果是挑了很貴的玩具,又該如何是好?
(以下節錄自: 城邦文化新手父母出版 )
媽媽告訴小妹:「今天讓妳買一本書喲!」小妹一時不知所措,隨後終於挑了一本書拿到媽媽那兒,媽媽卻連聲說:「不行不行!不能挑漫畫啦!要挑就挑這邊有漂亮圖畫的繪本才對。」結果,最後買了一本媽媽認為應該「給孩子」看的書。 不只是書本,小妹的媽媽喜歡凡事自行決定。每天這樣過日子的小妹,即使被媽媽允許「挑自己喜歡的東西」,她也只能沒精打采地說:「什麼都好,請媽媽幫忙挑吧。」 「枉費我要妳自己挑……」 當媽媽喃喃自語地嘮叨時,小妹卻出其不意回道:「反正我選什麼,最後媽媽還是買下自己喜歡的東西。所以還是一開始就請媽媽挑來得好!」聽到這番話,讓媽媽驚訝不已。 讓孩子大量閱讀好繪本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可是讓孩子「自己決定」也有其必要。既然大人宣稱「今天給你挑本自己喜歡的書」,即使那本書在大人眼中很無聊,也必須考慮到這是為孩子所做的「投資」而讓步。 孩子反覆經歷失敗,才能逐漸養成挑好東西的品味。不給他自我決定的機會,如何能學會自我判斷?害怕小失敗而父母經常代勞,孩子就只能依照他人指示而行動,欠缺自我思考的能力也是想當然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