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常法門的理論與實踐(下)

  • Share this:

【三法印】-無常法門的理論與實踐(下)

學佛,若不能止息煩惱,所學無益!修行,若不能止息痛苦,所修無益!當我們已信解無常、無我,接著要經由實修來與法相應,藉由觀五蘊無常、無我、來破除對身心的執著,而解脫所有的束縛,以證涅槃寂靜。

正觀無常

佛於《雜阿含經》教導我們要:「正觀五蘊無常」又於《八大人覺經》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蘊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 …… 觀察漸離生死。」亦於《心經》上說:「照見五蘊皆空」,只要不執五蘊,便可「度一切苦厄」。由此可知,五蘊是我們觀察的重點,亦是觀照的對象。佛為何要弟子察覺五蘊呢?因為五蘊,已涵蓋人類的一切範圍。現在就五蘊來說明:

一、五蘊含意

一、色蘊:色相也。有內在的身體,和外在的世界,屬於物質現象。二、受蘊:感受也。對境產生感受,有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等三受,屬於心的作用。三、想蘊:想像也。對境而想像事物,屬於心的作用。四、行蘊:造作也。對境產生貪瞋、善惡之念,屬於心的作用。五、識蘊:認識也。對境而了別識知事物,屬於心的本體。所以,色蘊是執行者,受蘊是感受者,想蘊是思考者,行蘊是推動者,識蘊是認識者。

二、五蘊運作

五蘊是眾緣所生,亦是身心活動變化的過程。在《雜阿含經》說:「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行)。」佛說明五蘊的運作:是因「根」、「塵」、「識」三事接觸而起,便生「受」、「想」、「行」。五蘊其實就是,因六根、緣六塵、生六識的運轉。

眼根、色塵、識蘊和合為眼觸,生起眼識,所以能看;耳根、聲塵、識蘊和合為耳觸,生起耳識,所以能聽;鼻根、香塵、識蘊和合為鼻觸,生起鼻識,所以能聞;舌根、味塵、識蘊和合為舌觸,生起舌識,所以能嚐;身根、觸塵、識蘊和合為身觸,生起身識,所以能覺;意根、法塵、識蘊和合為意觸,生起意識,所以能知。

再來探討五蘊的形成,是由「五根」眼、耳、鼻、舌、身,接觸「五塵」色、聲、香、味、觸此為色塵,再加入「意根」而為「法塵」;根是能生之義,所以生「六識」眼、耳、鼻、舌、身、意。有了認識作用,便生起苦、樂、不苦不樂等感受;而引發各種正面或負面,實際或不實際的想法等;經思考之後,便產生身、口、意的行為,由意念決定是否做與不做;不論決定怎樣,最後產生了結果,皆含藏於識裡。

其實五蘊的運作,是剎那就完成。好比,聽到逆耳的話,立刻生氣,瞬間五蘊已運作完畢。耳根(聽到),接觸聲塵(聲音),耳識(話),形成色蘊,而生受蘊(不想聽),引發想蘊(指責我),觸動行蘊(馬上),含藏識蘊(生氣,加深瞋心的種子)。

所以,行者要有定力,讓五蘊的運作稍微緩和,冷靜思考再做行動,方不致於後悔。以上例來說,當你聽到逆耳的話,應靜下心來想想!對方並非要指責於我,而是出於好意,當感謝其教誨,這樣不但不造惡業,還會增長其善根及智慧。

還有,五蘊的過程,不一定始於「色蘊」終於「識蘊」,有時是從其他四蘊所發起的;它不是一直線的流程,而是循環貫通的。當心「識」生起,便經由「色」身,而引發不同的感「受」,產生複雜的「想」法,而付出了「行」動,這些過程最後又儲藏於「識」裡,等待下個緣起。周而復始,念念生滅。

三、觀察對象

《雜阿含經》說:「比丘!若於空閑、樹下、露地,觀察陰、界、入,正方便思惟其義,是名比丘三種觀義。」佛陀教行者可從五蘊、十二入(處)、十八界(另一說是指,地、水、火、風、空、識等六界)三種來起觀。

此三科皆為破,我執而設施。「上根」者,執著於心,應觀五蘊,色、受、想、行、識;共分一色法,四心法。「中根」者,執著於身,應觀十二入,即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與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共分十色法,意根、法塵二心法。「下根」者,執著身心,應觀十八界,即是六根、六塵、六識;共有十色法,八心法。五蘊的展開,即是十二處、十八界,切莫以為不同。

色蘊即是,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十處;受、想、行三蘊即是,法處;識蘊即是,意處。五蘊,分開共十二處。色蘊即是,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十界;受、想、行三蘊即是,一法界;識蘊即是,意界、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界七界。五蘊,分開共十八界。

(一) 觀五蘊無常 觀色無常,近觀能知四大假合,遠觀能知生老病死。觀受無常,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樂受時會起貪,觀無常則息貪;苦受時會起瞋,觀無常則息瞋;不苦不樂受時會起癡,觀無常則息癡。觀想無常,妄想不斷,念念不止,萬緣漸息。觀行無常,貪瞋之心,善惡之念,當處生起,隨處滅盡,三毒不起,執著則無。觀識無常,種子薰行,行薰種子,緣起無常,無常緣起,無明無常,無常則明,轉識成智,破迷覺悟。

再觀,佛說:「諸所有五蘊,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 … 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五蘊無堅實故。」從時間來觀,過去、現在、未來,五蘊是無常、無我;從空間來觀,內心識、外根塵,五蘊是無常、無我;從性質來觀,地水火風,四大粗細,五蘊是無常、無我;從外相來觀,相美相醜,五蘊是無常、無我;從距離來觀,遠近大小,五蘊是無常、無我。五蘊生滅,了不可得。

(二)觀十二入無常 觀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無常;四大和合,假名為身,四大分離,我在何處。觀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無常;色不迷人,人自著迷,心不染塵,塵亦無染。六根所生,貪心無常;六根所生,瞋心無常。六塵所生,貪心無常;六塵所生,瞋心無常。色身觸受,貪瞋無常;塵境觸受,貪瞋無常。內六入處,緣外六入,盡是無常、變異之法。觀十二入,了不可得。

(三)觀十八界無常 六根、六塵、識蘊,三和合生六觸,故有六識。六根六塵無常、六觸六識無常,自身既是無常,緣起五蘊、十二入、十八界豈是常在不變;我身我心及我所有,依報正報,何處是常在不壞。觀十八界,了不可得。

四、觀身心境

若無法依上面三科來觀,可從三處來下手;即是觀身(六根)、觀心(六識)、觀境(六塵)。行者可擇一處來觀,看那一門與你較相應,就應專修,切莫三心二意!接下來我們詳細來說明: (一)、觀身無常-觀息無常 對身執著者,當觀身無常。觀身的方法有幾種: 1 、觀身四大假合,地水火風之變化。 2 、觀身不淨,去除貪愛執著。 3 、觀身變化,痠麻脹痛等,生滅無常。 4 、觀身肢體,行住坐臥、動靜語默,生滅無常。 5 、觀身體呼吸,進出無常。

根據《楞嚴經》二十五圓通記載,專修一門,便能證悟。依愚之人淺見,這五項以身體的呼吸較容易觀察。一呼一吸,一進一出,無常生滅,了然可知。

像周利槃特迦,觀息證阿羅漢,尊者自述:「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調出入息。我時觀息,微細窮盡,生住異滅,諸行剎那,其心豁然,得大無礙,乃至漏盡成阿羅漢。」周利槃特迦尊者,因記性不佳,佛隨教隨忘,所以佛對他不講太多教理,只要他掃地除心垢,專修觀息法門覺察無常。

【觀呼吸的方法】 止法 :正觀呼吸,自然於息;知進知出,緣生緣滅;知長知短,心莫散亂;知粗知細,漸趨於定。 觀法 :知貪知瞋,不取不捨;知行無常,緣起苦空;知法無我,無我所有;調伏欲貪,斷除欲貪,超越欲貪,離欲解脫。

(二)、觀心無常-念佛無常 對心執著者,當觀心無常。 1 、觀受蘊,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生滅無常。 2 、觀想蘊,憶念過去、執著現在、妄想未來,生滅無常。 3 、觀行蘊,知貪、知瞋、知癡,三毒生滅無常。 4 、觀識蘊,我實無我,我實無常。 5 、觀念佛,念念生滅,聲聲無常。

心念無形無相,一彈指就有六十剎那,一剎那便有九百生滅,沒有禪定功夫,難以仔細觀察。依愚之人淺見,這五項以念佛較容易觀察;念佛即念心,觀察念佛,等同觀心無常。

根據《楞嚴經》記載,大勢至菩薩,念佛證無生忍,菩薩自述:「超日月光佛,教我念佛三昧 …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觀念佛的方法】 止法 :正觀念佛,誠敬無雜;一句一句,緣生緣滅;佛號不斷,心莫散亂;清清楚楚,漸趨於定。 觀法 :知貪知瞋,不取不捨;知行無常,緣起苦空;知法無我,無我所有;調伏欲貪,斷除欲貪,超越欲貪,離欲解脫。

(三)、觀境無常-觀音無常 對境執著者,當觀境無常。 1 、觀現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常。 2 、觀我及我所愛恨的一切,盡是夢幻泡影,虛偽無主。 3 、觀得失,得亦會失,失亦有得,得失盡是無常。 4 、觀順逆,順境短暫,逆境暫時,順逆變化無常。 5 、觀聲音,讚我譭我,梵音雜音,剎那生滅無常。

凡夫最常被境界所轉,於二六時中,隨時都會起惑造業,而生煩惱;因心染六塵,轉成六賊,遮蔽清淨的自心。依愚之人淺見,這五項以聲音較容易觀察;因為各種聲音隨時都會生滅,且無空間的局限,是觀境無常的好對象。

根據《楞嚴經》記載,憍陳那比丘,觀聲證阿羅漢,尊者自述:「我在鹿苑,及於雞園 …… 於佛音聲,悟明四諦。佛問比丘,我初稱解,如來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圓,我於音聲得阿羅漢。」

【觀聲音的方法】 止法 :正觀聲音,內外盡聞;忽來忽去,緣生緣滅;忽大忽小,靜心聆聽;忽順忽逆,漸趨於定。 觀法 :知貪知瞋,不取不捨;知行無常,緣起苦空;知法無我,無我所有;調伏欲貪,斷除欲貪,超越欲貪,離欲解脫。

五、觀法緣由

佛於《七處三觀經》提出七個次第:知五蘊 → 五蘊集 → 五蘊滅 → 五蘊滅道跡 → 五蘊味 → 五蘊患 → 五蘊離。

其意思為: 1 、知觀察對象的形成。 2 、知集起是由貪愛而生。 3 、應息滅此貪愛。 4 、滅此的方法。 5 、執著貪愛不捨。 6 、該對象是無常、苦、變異法。 7 、行者當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而解脫。

前四項即是四聖諦,說明苦的事實及滅苦之道,這我們另一個單元再來解說。後三項是正觀此執著的身心,是無常、苦、空、無我、無我所,經由實修來調伏、斷除、超越欲貪,而解脫自在。

以上提出觀察身、心、境的方法,是依此次第而說;分前四項為「止」,後四項為「觀」,是希望行者易於入門,最後能止觀雙運,定慧等持。然修行法門有「易行道」、「難行道」之分,可依個人根機,來選擇最適合自己修行的方法。

六、一門深入

雖然法門無量誓願學,但宜一門深入。進門之後,則門門能通,則是普門。套用《紅樓夢》裡的一句話:「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而飲。」一瓢飲就能解渴,一法門即可解脫。若細數流水三千而不飲,只會渴死於江邊;若認識八萬四千法門而不修,只會沉溺於六道。

涅槃寂靜

所謂真理,必是要符合,本來性、必然性、普遍性、永恆性等條件;真理是永恆不變的道理,不因時間、空間、萬有的一切而有所改變。然「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三法印,便是合於這四個條件,且是可證性。當你正觀無常,領悟無我,必然可證涅槃解脫、寂靜自在。

佛陀說:「若比丘於空露地,若林樹間,善正思惟,觀察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是思惟,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所以者何?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正觀無常即可斷除貪瞋癡,不再執取三界;因無常而建立無我的正見,心便遠離我慢、我見、我愛、我癡等執著,而證得涅槃寂靜。

「涅槃」,不是死亡;而是滅度、無生之義。「寂靜」,是寂滅之義。因滅除諸煩惱,故心得清淨。所以《涅槃經》說:「滅諸煩惱,名為涅槃。」《雜阿含經》亦說:「涅槃者,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因此,涅槃是超越生死,悟入無生之境界,是位解脫自在的聖者。

悟達國師云:

「花開滿樹紅,花落萬枝空;唯餘一朵在,明日定隨風。」

緣生花開,莫說無;

緣滅花落,勿執有。

滿樹紅

萬枝空

花開花落自「無常」,緣起「無我」證「無生」。

萬象真相無常法,

萬法空寂無我相,

萬有無生無不生。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