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印】- 無常法門的理論與實踐(上)
佛教經典來至中國,翻譯有數萬卷之多,其中以《雜阿含經》被近代人稱為 “ 佛教的聖典 ” ,由此可知其重要性。該經共有五十卷,集結一千三百五十九小經,每經的文字不多,是記錄佛教根本教理及修行方法。
該經開宗明義,佛就開示無常的重要性。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 … 觀受、想、行、識無常 … 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 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佛傳授無常法門,弟子若能正觀五蘊無常,就能去除貪愛、執著,而達到解脫自在,證得阿羅漢果。
佛雖這樣說明,但深解無常法則的人並不多,修無常法門的人更是少數,那是什麼原因?
一、無學佛的人,往往誤解無常,認為它是死亡、消極、悲觀、無奈、宿命等。 二、有學佛的人,雖有聽聞無常,但無深入瞭解,所以無常對他們並無影響力。 三、有修行的人,常以個人偏見,將法分大小乘,認為無常法門是小乘非大乘。 佛於《金剛經》上,分明這樣說:「諸法平等,無有高下。」法無大小之分,人卻有利鈍之別。基於上述的幾點因素,以致修此法門的人寥寥無幾,除了南傳佛教的行者以外。
信解無常
多數人只會妄想,好的事情發生在他身上,幸運之神常眷顧於他,樣樣順遂、事事亨通,身體安康、心情愉悅,家庭美滿、事業順利,人際良好、貴人常現,物質不缺、精神飽滿,心靈平靜、隨處自在,所願以償、所求皆應,一切苦厄、災難,盡能遠離。
但試想,所有好的事情都降臨在自己的身上,那麼一切不好的事情要發生在誰身邊?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便是 “ 妄想 ” 。
舉例來說:白天晚上都會交替,無法只要白天不要晚上;晴天雨天都會變化,無法只要晴天不要雨天;花開花謝都會代謝,無法只要花開不要花謝;順境逆境都會變化,無法只要順境不要逆境;成功失敗都會發生,無法只要成功不要失敗;出生死亡都會來臨,無法只要出生不要死亡。
當心靜下來觀察,自然界總總的現象,包括人物、動物、植物、礦物、有情、無情、有形、無形、生理、心理、物理、天氣、大地、萬象、環境、身心、五蘊、六根、十二處、十八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人、事、時、地、物、境界等,都是不停的在變化。由小至大,由大變小;由好至壞,由壞變好;由貧至富,由富變貧;由敗至成,由成變敗;由順至逆,由逆變順;由生至滅,由滅變生;由凡轉聖,由聖應化。
因此,佛陀領悟到世間是變化生滅,無有一事物是永久不變,故說:「諸行無常」的法印。我們是否 “ 已信無常的真相,已解無常的真理 ” ,若不能信解,就無法與無常法則相印。或許,我們還有不少疑惑?提出幾點與大家探討:
一疑:動態的現象是無常,靜態的事物也是無常的嗎?
動態的現象容易觀察,靜態的事物不易看出。以靜態的石頭來說,一般人看不出它的變化。縱使有人搬動它,只看到從甲地到乙地的位置改變,而無法觀察到,它本身也時時刻刻在變化。但以現今的科學是可以證明石頭的組成元素,是由分子而成,分子是由原子而成,原子是由中子、質子、電子集結而成,由此在推至核子、光子、介子到夸克,這些元素是時時在變動的。
雖然肉眼看不見變化,但經由思惟,可以明白無常的道理。先思惟石頭怎麼產生的?本來沒有石頭,是什麼因緣讓它變成。因有微塵聚集而變成細沙,再由細沙變成碎石,最後從碎石變成石頭。
今已形成石頭是否會再變化?過去若是變化,現在豈有不變的道理。我們之所以觀察不到它的無常,表面上是其變化的速度太慢,而實際上是因未證得慧眼,因此看不見它正在變化。
再思惟它後來會變成什麼?既然過去是無常,現在是無常,未來也必是無常。石頭接下來會變成什麼,就要依據其因緣條件來決定,有可能變成建材而成為一棟房子,有可能成為石材而成為雕像,有可能成為碎石,變成細沙或是微塵等。
二疑:無常是否代表死亡?
無常不是死亡,而是變化生滅的意思。古代傳說:「人一往生,便有黑無常、白無常,二人帶亡者走。」因此,誤認無常為死亡,其實是一種譬喻。
黑代表陰,白代表陽;黑為陰間表示死亡,白為陽間表示活著。白為生,黑為滅,無常為變化;生會變滅,滅會變生,緣聚則生,緣散則滅,緣生緣滅,是自然的法則。
正像,博大精深的《周易》,是聖人經由長期觀察自然現象,而集大成。其中的太極圖,就用黑色代表陰,白色代表陽;陰長則陽消,陽長則陰消,陰陽互為消長,來形容世間萬有皆是生滅變易的。
由此可知,不論《佛經》所說的無常,還是《易經》所講的變易,智者所觀察、所覺悟之真理是一致的,只是深淺有差,名詞用語有別。
三疑:無常是消極悲觀嗎?
人生無常是事實,並非消極;一切無常是真實,並非悲觀。無常不屬於積極或消極,無常就是無常;無常不屬於樂觀或悲觀,無常就是無常。
花開不是積極,花謝亦非消極,該花開時便花開,該花謝時便花謝;日昇不是樂觀,日落亦非悲觀,該日昇時便日昇,該日落時便日落。
其實各種感覺都是陷阱,各種名相皆是假名,各種觀念盡是無常。只要捉著一種想法而牢不可破,就會形成主觀的意識形態,不知不覺就會被此法執所困,而掉入爭辯戲論的圈套。
四疑:無常會令人絕望嗎?
無常是一種轉機,是自然界的法則,本是正常的現象,而非宿命不可扭轉,故無須失望。因為無常,才有希望;因為無常,才有機會;因為無常,才能改善;因為無常,才可覺悟。
貧窮的人,因努力而致富;卑賤的人,因上進而尊貴;無知的人,因學習而增長;造惡的人,因懺悔而滅罪;痛苦的人,因放下而快樂;煩惱的人,因覺悟而解脫。若不是無常變化,眾生怎能離苦得樂,由迷轉悟。
因為無常,所以要把握因緣;因為無常,所以要活在當下;因為無常,所以要珍惜一切;因為無常,所以要奮發圖強;因為無常,所以要精進修行。
五疑:無常變化有過程嗎?
空中本來沒有花,水中本來沒有月,既然本來沒有,豈有生滅變化的過程。但已妄執空中有花,水中有月的人來說,權巧方便為其解說,無常變化之現象。
從生理現象來說,它有生、老、病、死的過程;從心理現象來說,它有生、住、異、滅的過程;從物理現象來說,它有成、住、壞、空的過程。其實每個階段都是無常,本來空寂。故《中論》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華嚴經》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圓覺經》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其意思為,本無生滅、本無生死、本無來去,所以《心經》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
六疑:無常跟因緣有何關係?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所有皆是因緣和合而生成,亦是因緣離散而消滅,此聚散、生滅、變遷的現象,就是無常。所以,離開因緣的條件,就沒有無常的現象;有無常現象的產生,就表示有因緣的關係。
因此,無常法則不離因緣,既然有生起,則必然有所滅。若不要讓它消失,就不要造生起的因緣。故佛在《雜阿含經》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凡事皆互為因緣。
既然一切都是因緣假合,所以佛說出無常的真相,表示宇宙萬有無一事物可以恆常不變的。
七疑:既然無常,那麼 “ 迷會變悟,悟也會再迷;凡會成聖,聖也會變凡 ” 嗎?
「平凡」的人,經由不斷學習、努力向上,終於有「非凡」的成就,之後便功成身退,而回歸於「平凡」。雖然平凡的名稱一樣,但其內涵卻是截然不同。前面的平凡是平庸之人,後面的平凡是卓越之人。
「凡夫」之人,經由精進三慧、勤修三學,終於證悟入「聖人」之流,之後再示現「凡夫」,隨緣度化。雖然凡夫的名相一樣,但其迷悟卻是迥然不同。前面的凡夫是迷人,後面的凡夫是覺者,故《金剛經》說:「凡夫者 … 即非凡夫 … 是名凡夫。」
念頭表面上相同,但前念與後念豈會一樣;時間看起來相似,但上一秒和下一秒已是不同。不論,是來或去、是生或滅,雖然重覆的變化,六道不斷的輪迴,但生生世世的流轉,皆無雷同之處。
八疑:佛有時說「常」,有時說「無常」,到底有何用意?
以法義來論,《涅槃經》說:「佛性常住。」《阿含經》卻說:「一切行無常。」兩者是否矛盾?空宗的般若,有宗的唯識,兩者是否衝突?宗門的頓悟,教下的漸修,兩者是否牴觸?
從緣起的現象來觀,是無常生滅;從性空的實相來觀,是常住無生。從質能互換來論,是無常生滅;從質能不滅來論,是常住無生。《心經》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緣起不離性空,性空不礙緣起,空有非二,性相一體,本來不二,豈有矛盾之難。
我們應知,佛說法是為破眾生的執著而已,像《法華經》所說:「吾從成佛已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佛說法四十九年,對不同根機講不同深淺的教理,只是因病施藥、隨方解縛而已。有人因聞無常法義,而證得阿羅漢;有人正觀因緣,而證得辟支佛;有人因悟入佛知見,而證得無上佛道。
名相雖然有所差異,但所講法義皆是一致的。就像四聖諦是十二因緣的歸納,十二因緣是四聖諦的演繹;八正道是三十七道品的濃縮,三十七道品是八正道的開演;緣起性空是三法印的核心,三法印是緣起性空的說明,故《法華經》言:「世尊!演說正法,初善、中善、後善,其義深遠,其語巧妙,純一無雜。」這便是佛的方便善巧智慧。
九疑、無常法是屬於大乘還是小乘?
好樂小法學小乘,志求大法學大乘;不了之義是小乘,了義之法是大乘;獨善其身乃小乘,兼善天下乃大乘;修身自利名小乘,救世利他名大乘;聲聞緣覺為小乘;諸佛菩薩為大乘。
然《金剛經》上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因一切法,皆是因緣所生,實無一法可得,所以諸法是平等一相。有學人認為無常法,是三法印其中的一項,故歸類於小乘法,而一實相印為大乘;又認為修四聖諦法,最終只證得聲聞的阿羅漢果,亦屬小乘法;而六度、四弘誓願為大乘。
智者當知,既然無一法可得、可說,豈有大小二乘之諍,是我們對法不夠透徹,不能究竟了悟實相,故六祖說:「法無頓漸,人有利鈍。」再說,是行者心量的差異,若只是自利而不利人,表示其人還有無明,並非真實的了悟;若障礙突破後,自能隨緣度化。
以四聖諦跟四弘誓願的關係來說:因深知 “ 苦諦 ” ,故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因深解 “ 集諦 ” ,故發願「煩惱無盡誓願斷」;因深修 “ 道諦 ” , 故發願「法門無量誓願學」;因深證 “ 滅諦 ” , 故發願「佛道無上誓願成」。因此,不是法門的問題,是自己瞭不瞭解、發不發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