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印】- 無常法門的理論與實踐(中)
緣起無我
無常易懂,無我難知。由緣起而無常,因無常故無我。緣生、緣滅的變化,故有無常的現象;一切盡是生滅無常,沒有恆常不變的實體,故為無我。
無我,不是否定自己;無我,不是斷滅消失;無我,不是沒有價值;無我,不是毫無意義;無我,不是沒有作用;無我,不是不必努力;無我,更不是不必修行。
所謂「無我」,即是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實體。要談「無我」之前,應先要瞭解「我」的定義。我們從下列幾點來分析:
一、我的探討
我是什麼,什麼是我?從狹義角度來看,我就是生命的主體,身心為我。從廣義角度來看,若無其他的資源供給,這生命體怎能存在?所以,我就是世界。自古以來,就有各種學說,大略來分:
(一)、哲學論述 「唯物論」者主張,這世界的基本組成為物質,而心是由物質所構造出來的。「唯心論」者主張,心是世界上唯一基本的存在,所有的物質現象都由心所創造出來的。「心物論」者主張,這世界是由心靈和物質兩部分所組成。「物理論」者主張,心靈實為物理的作用,除了物質的作用,包括組織、神經、細胞、分子、原子等作用,除此之外,並沒有任何東西存在於心靈之中。這裡所論述的我,是沒有定論。
(二)、奧義理論 《奧義書》是印度哲學思想的總源頭,記錄諸家之學說,討論宇宙終極的真理,常被婆羅門教與印度教,引用來作為經典。書中有兩個最重要的觀念,是「我」和「梵」。人類的「我」是來自宇宙的我;宇宙的我,即是「梵」。宇宙就是「梵」,梵就是「我」,「梵我同一」是最高真理,這就是《奧義書》主要闡揚的觀點。這裡的我,為「實我」、「神我」之義。其他的外道見解,歸類起來為兩點:一者常見,「我是永恆的」,二者斷見,「我死即永滅」。
(三)、佛教思想 佛教的論點又是什麼?其實,佛陀本無要成立什麼哲學思想,或是任何的學說,主要是教大眾息滅痛苦,實踐解脫之道;只要與解脫生死、滅苦無關的議題,他皆默然不答。佛說「無我」,是要破除當時印度其他宗教和各種學說;人若執著我,其痛苦必隨之而起,所以提出「無我」的思想,其用意是讓人不要執著自我。後代的學者,將佛所說的法,整理歸納為「緣起無我」,或是「緣起中道」,或者「緣起性空」,簡稱為「緣起論」。
總之,醫學偏於唯物論,哲學偏於唯心論,科學偏於物理論,宗教偏於神我論,外道偏於常斷論,佛法則是緣起論。
二、我的定義
人人都在談我,我又是什麼含意?我即是常、一、主、宰的意思。「常」,是不變之義;「一」,是獨立之義;「主」,是自在之義;「宰」,是支配之義。
當明白我的意思,是永恆不變、單一獨立、自主自在、掌控支配的定義之後,接下來觀察你所認知的我(肉體和心靈的組合體)。我們可否「主」、「宰」身體,不生、老、病、死、痠、麻、痛、癢呢?我們可否「主」、「宰」心靈,不生、住、異、滅、憂、悲、苦、惱呢?既然我是各種因素所形成的,那就不是單「一」條件可完成的;而身心時時刻刻在變化,就代表它不是「常」在不變的。
因此,我實「非常」、「非一」、「非主」、「非宰」。我,沒有永恆不變的實體;我,非單一條件組成;我,無法主宰身心的變化。佛因深觀我及世間的一切,故才提出「諸法無我」的法印。
三、我是什麼
所有覺者,都因深入瞭解自己而開悟。當世人說我這個名詞,佛陀隨世間而說我,所以每部佛經的開頭,皆有「我聞」二字。但佛所覺悟的我,跟凡夫所認知的我,是不同的,所以《金剛經》上說:「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世尊為何這樣說?若你有觀照自己,便能了知 “ 我的真相,就是無我 ” ,六祖大師也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但無我不是「斷滅」,而是「超越」對於自我的執著,而達到解脫自在之境。所以佛在《金剛經》上,告誡須菩提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雖說無我,但卻有見、聞、覺、知的作用,故惠能大師徹悟時亦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一)緣起假我 其實,我是五蘊和合而成的假我,只是暫時的我,因緣的我,並非有個永恆不變的我;離開了五蘊,到哪裡去找個真我呢?《金剛經》說:「通達無我法者 … 說名真是菩薩。」
當因緣聚集時,我來到世上;當因緣散去時,我離開人間。我隨因緣而來,亦隨因緣而去;我是什麼,什麼是我?經上又說:「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覺悟者!應了知,實無有人來去生死,這便是「無我」的深意。
(二)莫執無我 佛陀說「無我」,禪師說「無心」。六祖云:「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此三句,重點在於「無」。「無」是不執著之義,並非沒有;若是沒有,即是斷滅。六祖解釋:「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
若是否定了自己,那誰在起惑,誰在造業,誰在受苦,又誰在六道輪迴;同理,誰在聞法思惟,誰在依教奉行,誰在解脫自在,誰在成佛作祖?佛將滅度時,交代阿難說:「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意指以自己為依靠,以法為依靠,莫以其他為依靠。若是沒有我,何來「自依止」?
所以,《中阿含經》說:「行無我、無我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若本有者,便盡得捨 … 若比丘樂彼捨、著彼捨、住彼捨者 … 必不得般涅槃。」若執有我,被有所障;若執無我,被無所礙。若不能領悟佛意,則不得涅槃解脫。因此,《金剛經》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佛所說的法,亦不可執取。
(三)緣起中道 人因不瞭解,五蘊身心的假我,所以誤認於身心中,藏有不變的靈魂,為永恆的我,這便落入「常見」的想法;又有人誤認,人往生之後,根本就沒有我的存在,更不相信鬼神、業力、輪迴之說,這便落入「斷見」的想法。
「無我」不是否認生命的存在,只是說明一切皆是因緣而起,所以我不是永恆的常見,亦非永滅的斷見。《雜阿含經》說:「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 … 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 … 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 … 離於二邊,說於中道。」因緣集起,不可否定暫時存在的我,所以不生「無見」;因緣散滅,不可否定暫時消失的我,所以不生「有見」。
不落斷常、有無二邊,才是緣起中道之正見,故《涅槃經》說:「佛性非常非無常」又說:「佛性非善非不善。」這便是不二之法,亦是緣起中道之意。
四、無我引申
「經」是佛所說,「律」是佛所制,「論」是弟子們將佛法加以說明、演義。凡是不離無常,佛法亦是一樣;佛滅度後,弟子們繼承佛陀的教誨,將佛法廣為宣揚流傳,以致後來產生各種學說,衍生不同派別,甚至有大小乘之分,了不了義之別,或是大乘非佛說的看法。
其實,後人應尊重前人修學的心得,以及他們對佛教的貢獻,而非批評、否認。好比,一棵樹的幼苗,經歷各種因緣,而漸漸茁壯長高,但這棵樹的本質是一樣的;只是你從哪個角度來看待,切勿以偏概全,謗法而不知。佛於法華會上將說法時,亦有五千弟子因不解而退席;這表示,不是佛所說的法,人人都可理解。所以,六祖向弟子說:「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見同行,在別法中,不得傳付,損彼前人,究竟無益。恐愚人不解,謗此法門,百劫千生,斷佛種性。」
當世尊提出「無我」法印時,讓許多人無法理解和認同,且與各種宗教、各項學說有所出入。所以,引來婆羅門教和其他修行者的挑戰,更有無數學者及知識分子的反駁。因為人們都以「自我」為中心,進而從小我至大我、人我至神我、有我至忘我、假我至真我。若是我的概念被推翻,那人類的生存意義及奮鬥的價值又在何處?若「無我」是事實,則不禁令人恐慌,故佛於《金剛經》上說:「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或許,你認為「般若」跟「無我」無關?但靜靜思惟,假若無般若智慧,豈能了知無我的實相!
為了解釋「無我」法印,所以有勞諸位菩薩、歷代祖師大德們,善用各種言語來說明,故演變出其他的名相,所以《法華經》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從原始佛教的緣起無我,到部派佛教的緣起假我,發展至大乘初期的緣起性空說,中期的唯心、唯識論,以致後期的佛性思想及涅槃四德的常、樂、我、淨,最後歸於法界緣起。這些論述,表面來看是有所差異,但深入探討,不外乎要讓我們明白「無我」的真義。瞭解「無我」,才能認識自己,方能識自本心,見自本性。
親自印證
有時疑問會造成障礙,而徒增愚癡;有時疑問會變成超越,而增長智慧。我們對於任何的見解都可以生起疑問!之所以起疑,不是為了反駁或是推翻,而是為了證明這理論是否正確。經由實證,則會開啟智慧;若只疑而不去求證,則會增加傲慢與無明。
佛教是理智的宗教,佛陀更是一位開明的人,佛不反對個人的信仰,也不反對你對他所說的話,產生懷疑。佛於《羯臘摩經》上說:「不因傳說而輕信,不因傳統而輕信,不因謠言而輕信,不因經典記載而輕信,不因邏輯推論而輕信,不因學說推論而輕信,不因符合常識判斷而輕信,不因預設成見而輕信,不因說者外表而輕信,不因師長所言而輕信。」
一般人在這十項中,很容易輕信一項,甚至多項。不是被人影響,就是落入自己主觀的偏見,常常道聽塗說,以訛傳訛,盲從附和;不然就相信經書、權威、專業、輿論、公認、推薦、經驗等;或者因信任而輕信、因喜歡而全信、因尊重而信服、因跟自身的想法一樣而深信。凡事未經考證,不可輕言相信;未經實證,不可草率言之,應要實事求是。佛家教人要「聞法、思惟、修行、親證」,儒家教人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經由學習、思考、分辨、實踐、求證之後,才可確定此理論是否正確,才不致於自誤、誤人。
就像,有多許人總認為他所信的教宗最好,所跟隨的老師最高明,所修的法門最殊勝,所以才會有宗教的戰爭、門戶的對立、法門的高下。我們常聽聞這樣的謠傳:「我師父是一代的明師、我師父是那尊佛轉世、我師父是那位菩薩應化、我師父神通廣大、我師父是位開悟見性者、我師父是帶有天命的人。」這些話聽來值得懷疑,為什麼?
一、 若師父自動說,或是間接暗示你,他是開悟的人,那動機就不單純。不是貪求名利、就是貪圖供養,自抬身價,誑妄不實,此是大妄語。見性之人,又何必自我推銷,《論語》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一位君子都不妄求人要知其道德、學問,更何況一位聖者。好比,芝蘭生於幽林,潛龍藏於深淵,自得其樂,自淨其意。
二、 若師父自動說,或是間接暗示你,他是佛、菩薩再來,那就更荒謬絕倫了。假若是再來人,當他洩漏其來歷,即刻會示現入滅。
在《寒山子文集》有記載:「有一刺史,名叫閭丘胤。於路途中,忽然頭痛難止。正好遇到豐干禪師,豐干便含水,噴在刺史臉上,而治好其頭疼。刺史便問:「天台山有高僧嗎?」豐干回說:「有兩位,一位寒山,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另一位拾得,則是普賢菩薩的化身。」說完,轉頭就走。
刺史立即上天台山,來到國清寺,拜見二位大士,當他說明來意之後,即被寒山、拾得大聲斥喝說:「豐干多嘴饒舌,把我們身分說出!你這人也真是,遇上阿彌陀佛都不曉得,還來找我們?」說完之後,二人大笑而去。從此,再也沒有人見到寒山、拾得、豐干了。
若師父真是再來人,為何講完之後,沒有滅度,還活著好好的呢?那就是普通人。他若反駁說:「告訴大家身分,是要讓人取信,因為眾生難度。」若真是活菩薩,必然有能力瞭解眾生的根機,像《普門品》說:「應以何身得度,即化何身。」又何必用這種方式呢?這表示他沒有能力,只不過是妖言惑眾,拉攏信徒的把戲。
三、 若師父自動說,或是間接暗示你,他是一代的明師,請諸位要三思!所謂「名師」跟「明師」是不同的。「名師」是指知名度很高的人,「明師」是指明心見性的人。難道,一個時代只有他一個人開悟嗎?只有他是「明師」,其他覺者不是嗎?在唐朝時,除了惠能大師開悟,難道沒有其他禪師、大德悟道嗎?
或許,他會這樣說:「雖然那些人悟道,但他們沒有天命,所以不能稱為 “ 一代的明師 ” ,因為我有天命,所以可以帶領各位。」天命是什麼意思?根據中庸說:「天命之謂性。」朱子解釋,性即理也。所以天命,即是天理;而非誰,派誰來度化眾生。
假若他說:「天命,是上天所賦予的使命,要我來幫助眾生,拯救人類。」那麼試問?只有他有力量幫助大眾,其他人就沒有能力嗎?若他再說:「就像五祖弘忍只傳法給六祖惠能一個人。」那請問:「惠能大師可度人,神秀大師就不可度人嗎?」因此,自稱明師的人,肯定不是明師,正所謂「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四、 若弟子揣測他的師父是見性之人,或是再來人,不但無助於師,反害其師。由於自己的無知,輕言胡說,而遭來別人的毀謗、忌妒、排擠,反障其師弘法利生的因緣,故不可不慎重。
再說,弟子還未悟道,怎能知曉師父的程度。唯有開悟者,才能知道誰見性;唯有覺悟者,才能明瞭誰解脫。因此《法華經》說:「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 … 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以為人弟子,當謹言慎行。
以上所論述,並非要各位懷疑你們的老師或師父,而是不要落入門戶之見,認為自己所接觸的法最好,而無形中貶低別人。好比,天下的母親都一樣偉大,不是只有你媽媽了不起!所以,我們應當孝敬雙親,亦要尊重他人;但父母所講的話不一定正確,因此子女要有智慧來分辨。同樣的道理,為人弟子當恭敬己師,亦要尊重他師;但師長所說的道理也不一定正確,故需要自己去求證。佛陀雖說無常、無我的法印,亦要親自修行來印證,這才是正信的佛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