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不滅這念心就是道、就是佛
眾生就是有眾多的生滅,
無論是好的生滅、壞的生滅,都是一個夢。
善業是好夢;惡業是惡夢。
作夢就屬於眾生境界,佛菩薩是不作夢。
所以,塑一尊菩薩像,
稱作菩薩,就落入境界了。
什麼是文殊菩薩?
智慧才是文殊。
什麼智慧?
空的智慧,就是《佛經》所說: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有這念無住心,就見到如來,
就是文殊菩薩。
修一切善,無善不修;
斷一切惡,無惡不斷,
當下就是普賢菩薩。
起大慈悲心,戒殺放生,能所俱空,
願代眾生受苦,好事給他人,
壞事自己承擔,慚愧懺悔,
現在就是觀音菩薩。
人家不願意做的事,自己承擔起來,
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不捨一眾生,
就是地藏菩薩。
佛法是人生的真理。
聽到這個法,自己要吃這個藥,
要捨除過去的邪見、執著,
否則左耳進右耳出,跟自己毫無關係。
大眾平時都很忙碌,自利利他,
「 修一切善,無善不修;
斷一切惡,無惡不斷;
度一切眾生,無眾生不度」,
這是自己的菩薩願行。
佛經云:「修無修修,念無念念」,
因此,求而無求。
但是,我們還是要修心,假使不修,
心當中的煩惱沒有辦法轉過來,
所以一定要修心。
修了以後,執著善法、功德,
又落入妄想、法執,
所以要修無修修──修了以後,
沒有能修、所修,
最後歸於當下不生不滅這念心。
不生不滅這念心就是道、就是佛,
所以說無佛道可成。
明白這個道理,就是悟道。
悟到這個道理,安住在這個地方,
在動靜閒忙中保養,就稱為修道。
修,只是把妄想、無明、昏沉修掉,
不是有什麼可得,因為有得就有失,
有生就有滅。
完全沒有妄想、昏沉,
完全能夠作主,達到寂滅,
一切都是現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