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山觀音佛祖誕 二月十二~十九日 六甲鄉龍湖村赤山龍湖巖 觀音菩薩 赤山龍湖巖位在六甲鄉往珊瑚潭水庫的途中,為明鄭參軍陳永華 所建,諸羅縣志即載:「龍湖巖在開化里赤山庄,明官陳永華建」。 相傳陳氏有一日路經此地,「偶聞兩僧誦經而有所領悟,又鑑本地右 一環山,前臨龍湖潭,碧蓮浮水,花木幽生,堪稱勝境,乃決意建立 佛寺於此,奉祀觀世音菩薩,為台灣第一古寺。」(該寺治革誌)康熙 年間,延請福建高僧參徹禪師(又名擇參禪師)到此傳法講道,後人尊 為第一代祖。 陳永華死後葬於柳營鄉果毅村大潭山,民間傳說此地為「龍蝦母 穴」,與龍湖巖的「龍蝦公穴」東西相對遙望;這與「南瀛一尾龍」 的說法稍異,一般都相信台南縣的地脈,有一條龍盤踞其間,龍頭在 龍湖巖,龍喉在麻豆水堀頭(麻豆代天府發源地),龍身則在南鯤鯓廟 ,其實,這三座寺廟皆是本縣的人群廟,以「龍」串連而成一個完整 故事,倒頗為恰當而有趣。 赤山龍湖巖主神觀音佛祖,俗稱「觀音大媽」,相傳祂是康熙初 期被洪水由永康洲仔尾沖來的一塊青斗石,由於外貌酷似觀音,農人 胡劍刀發現後,好奇而用牛車載回,可是經過赤山巖時,再也拉不動 ,後來經「跌杯」請示,始知佛意在此住錫,遂迎奉入寺。 「佛祖」是觀音菩薩通俗化升格後的民間泛稱,亦佛亦道,神格 頗高,是台灣民間的強勢信仰,每年二月十九日觀音聖誕時,主祀佛 祖的各地寺廟,都會舉行或大或小的祭祀活動;自然成為各地的「祖 廟」或「權威廟」,因此,每年前來謁祖或朝拜的各地進香團,自是 絡繹不絕,人山人海。 龍湖巖的香期,在二月十九日前五、六天,就已經開始了,但高 潮還是在十七、十八和香期間的假日。進香團如同其他地區一樣,主 要是神轎、陣頭和香客,目前的朝聖路線是:經六甲入山門,進香畢 ,由後門向官田方向離去,以避免交通堵塞。而在十九日的前後,六 甲鄉的十二個村落,也同時舉行輪流宴客,以慶佛誕。 龍湖巖自開山以來,重修七次,今天規模,是民國五十二年間六 甲和官田兩鄉廿二村共同修建,寺園景觀華麗清幽,綠蔭宜人,目前 已是南台灣重要的觀光聖地。 值得一提的是,巖前左側那棵三百年樹齡的大榕樹下,豎有一塊 乾隆四十七(一七八二)年立的「孫大爺開租碑」,這是赤山父老紀念 地方官孫大爺奏准減輕田賦的「感謝狀」,極具歷史意義,亦具古蹟 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