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吃」比「吃什麼」重要
就算是銅板就能買到的漢堡,和心愛的人一起享用,也會變成美饌佳餚; 在高級餐廳邊談分手邊吃飯,則會像在狂風大作的荒野中用餐。
用餐習慣也是大腦必須具備的道具。我不斷強調「使用身體」的重要性,因為這是有效控制大腦的方法。大腦和身體緊緊相連,具體來說,大腦會透過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獲得訊息,但不光如此,它也會從所謂的第六感這種深層感覺中獲得相當多的資訊。
舉例來說,既沒看到也沒聽到,當然也沒碰到或吃到,但是藉由大腦接收到來自深層感覺的訊號,會發生「預感」的直覺。「活用大腦」即是「活用身體」,也是本書的主題「活用習慣」。
用餐是活化大腦最好的習慣之一,探索欲是大腦的基本,而食物是探索欲的基本,因為用餐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而且大部分的人都習慣一天要吃上早、中、晚三餐。以老饕聞名的法國政治家薩瓦蘭,在他的著作中留下這麼一句話:
說說看你正在吃什麼,猜猜看你是個什麼樣的人。──《美味禮讚》,岩波文庫 ,2005年。
我想替他補上一句:「 你正在以『什麼方式』吃什麼食物? 」換句話說,有多享受食物的滋味,對大腦而言是最重要的,可以從中瞭解很多事,像是吃飯的地方、吃飯的對象,以及自己正在吃飯的心情。
極端來說,就是「只要吃眼前的食物就好」,這也是我一貫的主張。薩瓦蘭可能對此會略感驚訝吧。也就是說,「怎麼吃」比「吃什麼」重要。就算是只要一個銅板就能買到的漢堡,如果和心愛的人一起享用,也會變成美饌佳餚;在高級餐廳邊談分手邊吃飯,則會像在狂風大作的荒野中用餐。 對於大腦而言,食物的真正價值來自不同於世俗、倫理與經濟評價的另一個層次。
食物攸關生死,無論是植物或動物都一樣。我們藉由吃維繫生命,所以會經常告訴自己,「享受美味」是第一優先事項。
我小時候最愛吃的食物,是把奶油放在熱騰騰的白飯上,然後淋上一圈醬油的奶油飯。想到這裡,大口吞下第一口奶油飯時那種起雞皮疙瘩的瞬間感受頓時甦醒。對我而言,要遇見比那更美味的美食,需要相當的心理準備, 重點在於「享受美食」的心情 。
紫金堂月子膳食資深調養師宜蓁 0932-295-658 孕用自如
月子餐 : 月子餐媽媽教室 、 月子餐外送試吃 、 坐月子 、 產後身體調理諮詢
小產餐 : RU486 、 清宮手術 、 人工負壓吸引術 、 術後身體調理 諮詢
部落格 : http://tw.myblog.yahoo.com/ashley201136
window.googletag = window.googletag || {cmd: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efineSlot('/22590772197/pc_textbottom', [1, 1], 'div-gpt-ad-1639353180888-0').addService(googletag.pubads()); googletag.pubads().enableSingleRequest(); googletag.enableServices();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3935318088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