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餐首選紫金堂【習慣性流產!中醫助妳保住小生命】
對不容易懷孕的婦女而言,流產是一個可怕經驗,流產常帶給他們許多無奈與挫折感,在門診中常常看到他們痛哭流淚,且擔心下次懷孕會不會再次流產,她們的問題值得大家重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黃貴松表示,中醫對習慣性流產有豐富的診治經驗,且有不錯效果。
37 歲的陳小姐, 99 年至門診就診時,神情焦慮緊張,自述已第 4 次流產且剛做完流產手術,且仍在出血,腹痛、腰痠、倦怠,希望能接受中醫調治,期盼下一胎能順利。
陳小姐平時不容易受孕,從 96 ~ 99 年之間,平均每年只懷孕一次,但皆在懷孕第 8 週時,陰道異常出血,腰痠、身體很疲倦,且陣發性腹痛,至婦產科進行超音波 檢查 時,發現胚胎已無心跳,只好終止妊娠。陳小姐身材瘦小,胃口不佳,常腸胃脹氣便秘,且感到倦怠、頭暈、睡眠不寧,平時 月經 不調,延後來潮,經血來 1 週多才停止,月經顏色不鮮紅,色質較淡且血量不多,並伴有腰痠噁心等。經黃貴松診斷為「習慣性流產」脾腎兩虛、子宮血瘀所致。
他說,治療重點要調補肝腎並要活血化瘀。因患者剛做完 人工流產 手術仍在出血,首先要清理子宮和補腎,防止流產後遺症,服中藥一週後出血已止,腰痠已無。接下來平時給予補脾腎和活血中藥,如人參、黃耆、當歸、白芍、熟地、續斷、菟絲子、益母草等治療。 Uho 健康網友情提供
經治療 1 個月後,月經按時來潮且身體狀況恢復良好,很幸運的在去年 3 月就再次成功受孕,受孕後仍用中藥保胎到懷孕 10 週,且經超音波確定胚胎穩定才停藥。經中藥處理後,陳小姐懷胎過程順利,已在 3 週前順利 生產 ,母子均安,現由黃貴松給予坐月子調理。
另一位 30 歲的蔣小姐家住宜蘭。 98 年 懷孕初期 流產,心裡很難過。 100 年初至門診時,已懷孕 10 週,主訴陰道出血,時多時少色鮮紅、下腹一直收縮疼痛、下墜感,已持續 2 週,此外又感乳房脹痛、胃脹、噁心、便秘、上下皆不舒服,西醫診斷後認為保住 胎兒 機率不高,但因先生是獨子又擔心再次流產,情緒也不穩定。
蔣小姐身材稍胖、膚白、平時情緒緊張,喜食麻辣刺激物,經診斷為「先兆性流產」,中醫認為是肝鬱血熱所致,安胎要清血熱、調情緒為主,以中藥生地、黃芩、黃柏、續斷、阿膠、艾葉、白芍等治療。 3 天後出血已止,腹痛減輕很多,一週後流產現象已無,再次超音波檢查,懷孕狀況穩定,胎兒發育正常而停藥。平時偶爾再給予中藥保胎,蔣小姐經中藥治療保胎後,懷孕過程順利。已於 100 年 8 月初順利生產,母子平安。
黃貴松醫師解釋,所謂流產是指妊娠 20 週前,胎兒 體重 不足 500g ,且尚未具有獨立生存能力被排除母體者。習慣性流產是指自然流產 3 次以上者,目前流產機率逐漸上升,以前是 10 %,現在是 30 %左右,且年紀愈大流產率愈高。
黃貴松提醒婦女,當月經延期不來,經驗孕或 婦科 超音波確定有懷孕時,若出現陰道出血、腰痠、腹痛時,要特別留意可能出現流產現象,要儘速安胎保住小生命。
他還說, 習慣性流產常見的原因有: 1. 胚胎染色體異常。 2. 內分泌因素如黃體功能不足、多囊性 卵巢 、糖尿病等。 3. 免疫因素。 4. 子宮異常如雙角子宮、子宮中隔、 子宮肌瘤 和墮胎後遺症。 5. 母體感染或懷孕過度疲勞。 6. 環境因素如抽煙喝酒污染的問題等。 7. 不明原因約 50 % 。
根據流產腹痛、出血量、子宮頸擴張程度以及胚胎狀況,流產有以下類型: 1. 先兆流產。 2. 無可避免的流產。 3. 不完全流產。 4. 完全流產。 5 過期流產。 6. 習慣性流產。
中醫文獻對流產的描述有: 1. 胎漏、胎動不安、妊娠腹痛:指先兆性流產。 2. 墮胎、小產:與完全流產相似。 3. 胎死不下:與過期流產相似。 4. 滑胎:指習慣性流產。
黃貴松指出,中醫認為 流產有以下原因: 1. 母體因素:氣血衰弱、沖任虛損、陽盛血熱、情志損傷、血瘀、房勞傷腎、外傷、誤服不合的藥物和食物。 2. 胚胎因素如染色體異常、精蟲和卵子品質不良以及外界環境因素干擾 。
中醫對習慣性流產的治療特點為: 1. 重視預防和孕前調治。 2. 懷孕後儘早安胎治療。 3. 注重心理調治。
他進一步說明, 孕前調理是指中醫主張流產後應即時找出原因和調治,以糾正體內失調狀態,為下次懷孕打好基礎。調治之法總以補腎健脾、疏肝養血、消滯化瘀、調補沖任為原則,使腎氣足、氣血旺、沖任調而能攝精成孕,並能養胎、育胎、系胎,使胚胎穩固 。經調理 3 個月之後,一旦懷孕應儘早給予預防性保胎治療,服藥時間應超過以往流產月份再考慮停藥。
懷孕時提早安胎有以下數種類型: 1. 腎虛:懷孕陰道出血、量少、色淡紅、腰痠、腹脹墜痛、頭暈頻尿等,常用藥六汗、菟絲子、艾葉、阿膠等。 2. 氣血虛弱:懷孕陰道少量出血,小腹隱痛,面無血色,倦怠乏力,心悸失眠等。常用藥人參、黃耆、續斷、當歸、黑荊芥等。 3. 血熱:懷孕陰道少量出血色鮮紅,心煩易怒口渴,便秘等,常用藥生地、黃芩、黃柏、山藥等。 4. 肝鬱氣滯:懷孕陰道少量出血,色黯,小腹疼痛,胸悶,乳房嚴重脹痛等。常用藥有柴胡、白芍、枳殼、桑葉等。 5. 子宮瘀血:懷孕時陰道咖啡色出血,且有小血塊,超音波發現子宮內有血塊殘留,常用藥有歸尾、赤芍、川芎、丹參等。 6. 外傷跌倒出血:不慎跌倒後腹脹下墜出血,常用藥有人參、白芍、杜仲、阿膠等。
紫金堂月子膳食資深調養師宜蓁 0932-295-658
月子餐 : 月子餐媽媽教室 、 月子餐外送試吃、懷孕 、 坐月子 、 產後身體調理諮詢
小產餐 : RU486 、 清宮手術 、 人工負壓吸引術 、 術後身體調理免費諮詢
部落格 : http://tw.myblog.yahoo.com/ashley2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