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曲調介紹

  • Share this:

走路調-大部分起程上路或趕路時都會唱“走路調”; 用得最多的,且速度比較快的叫做“緊疊仔”,大多在匆忙趕路、追趕、逃命等情況下使用。 開頭一句大都是“緊來去啊伊.....”,然後再唱出所以趕路的理由。 ●走路調-啟程趕路時所唱的曲調。 ●緊疊仔-吸收自九甲戲的曲調,演唱速度較快。 ●大調-田錦歌的五空曲調改編而成,是最原始的。

雜念仔-由於每首句數不定,每句長短也不一,而且又以近乎說白的方式來演唱,所以才稱為〝雜念仔〞。 〝雜念仔〞的曲調並不固定,而是隨著語言聲調的高低而變化, 所以,聽起來是句句清晰,在戲中,若需要長篇敘述才說清的場合,大都演唱〝雜念仔〞。 演唱方式,通常都是以一句或兩句 〝七字仔調〞為序曲,而後再轉入〝雜念仔〞。開始時的速度都較慢,到後面愈唱愈快, 無形中產生一種步步登上高潮的緊迫感。 因此,雖然它是說唱性質,但卻很具有戲劇性的效果。

哭調-哭調是由於台灣悲劇性的歷史背景,在長期遭受異族統治下所產生的具有民族悲涼情緒的曲調。 多用於哭泣或哀傷的場合,尤其在某種特別悲傷的場合中,它是一曲又一曲連接不斷地演唱,猶如一套組曲。 伴奏的樂器大都以大筒弦及洞蕭為主。 ●廣東怨-由陳冠華先生仿廣東古曲昭君怨所做之曲,後世名之為廣東怨。 ●宜蘭哭-又名正哭,是由宜蘭的本地歌仔所發展,而出具有正統的意思。 ●艋舺哭-艋舺當地名角及當地人最喜歡唱及流行的曲調,故名之。 ●哭調反(彰化哭)-彰化當地最流行的曲調,名之為彰化哭或哭調反。 ●台南哭-台南地區最流行的曲調。

都馬調-在福建漳州的都馬鄉,於抗戰時期,興起以演唱地方民謠為主的都馬戲,其歌調稱為都馬調, 因為曲調經過改良創新,哼起來自然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所以很快的便被全省所有的歌仔戲團廣泛運用。 為了便於和其他歌仔戲有所區分,加上這種改良調是由都馬劇團所引進的,所以就稱之為「都馬調」。 舉凡風花雪月的場面或懷念感嘆時,都常以都馬調演唱,此外,它還被用作長篇敘述以代替「雜念仔」。 伴奏樂器一般都用大筒弦,有時也加入揚琴等樂器,它和七字仔一樣, 是一種即興十分濃厚的樂曲,一般都以較舒緩的速度演唱。

七字仔-七字仔調是以每首四句、每句七字的歌詞結構而得名,又稱為「歌仔調」, 它不但具有濃厚的台灣鄉土色彩,而且使用的次數特多,幾乎在每齣戲中都占有絕對的優勢, 一齣戲如果缺少了「七字仔調」,可說不能稱之為歌仔戲了。 由於它大量的在戲中出現,所以在速度上和樂句的即興上,做了很多不同的變化。 比如在速度方面,就常以不同的快慢表現不同的曲趣和情感。像一般的敘述,就多用中板,憤怒的時候用快板, 悲傷時用慢板。在樂曲的變化上,則多隨個人的即興演出而有所不同,幾乎每一個被唱出的「七字仔調」都不會雷同。 「七字仔調」當它被用作長篇說唱或對話時,也常採用一種半念半唱的方式,俗稱「七字仔白」, 此一方式最普遍的唱法是,第一句唱(也有例外),第二句念白,第三句念白,第四句必唱,在半念半唱時,一般都加間奏。 「七字仔調」在用作單獨敘唱或長篇說唱之外,也常被用作「雜念仔」開頭序唱樂句, 這也顯示了七字仔調的用途是多方面的,也難怪它會成為歌仔戲音樂的重心。 「七字仔調」的伴奏樂器以椰胡(殼仔弦)為主,外以大筒弦、笛子等樂器。現在我們來欣賞幾段七字仔調的示範演出: ●中板七字調-演唱時不快不慢,保持一般速度,做敘述或感懷時常使用。 ●快板七字調-情緒激昂快樂時所用的快節奏曲調。七字調唱頭尾句-頭尾二句以七字調唱之,中間二句歌詞以口白唸之: ●慢板七字調-於哀傷、失戀、憂鬱使用之,速度稍慢;若唱至最慢時則亦稱為七字哭。 ●七字調背調-直接向南管戲曲吸收背詞的一種曲調。 七字調一快一慢-兩人對唱,一人唱快板,一人唱慢板, 讓節奏忽快忽慢,以營造氣氛。 ●七字調綴字-七字調雖以一句七字為多,但有時亦增加綴字,以表現演唱者的功力,或基於劇情的需要而增加唱詞。 ●七字調連段-針對冗長情節劇中二角的對唱,是一唱一答之方式,而且不止以四句表現之。 ●古早七字調-早期歌仔戲的演唱方式。

送哥調-取材自台灣民謠的送哥調,送哥調是在錦歌的基礎上,融合台灣民謠而成的一種曲調。

吟詩調-在戲中每逢書生讀書或有詩句要吟誦時都會唱吟詩調,演唱時由於詩句內容不同, 速度也有差別,較悲的詩句吟得較慢,而且多以洞蕭伴奏,一般性質的詩句要比前者稍快些,而且是無伴奏的。

藏調仔-每當遇到因盛怒而責罵的時候,都用藏調仔。演唱時,有時一個人獨自唱完, 有時兩人對唱,一個質問、責罵,一個解釋、辯駁。

乞食調-乞食調就是乞食時所唱的曲調,由民間乞丐所唱的小調而來。 戲中每遇乞丐求乞或是書生落魄流落異鄉,向人求助時,大都唱此調。

孟姜女調-在歌仔戲的劇情中,每每遇到少婦閨中長嘆或思念心上人的時候,多用到此曲。

江湖調-在市走唱集走唱賣藝時,大都是哼唱“江湖調”亦稱“歌仔”, 如“什細調”中字連福肩挑擔子賣百貨時所唱的曲調,在歌仔戲中亦稱為”賣葯仔哭”。

霜雪調-依歌詞內容之意思而命名的曲調。

瓊花調-在當時為形容當令流行的花卉所做之曲調,由於旋律優美後世更以瓊花調統稱之。

江西調-當時流行歌曲的曲名,因流行而朗朗上口,後人便稱此種曲調為江西調。 二度梅調-由許再添先生所創作的電視歌仔戲主題曲,以該曲調名流傳至今。

資料來源:中華文化天地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