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 當年在世 ,為了弘 法利生
也 曾遭 人毀謗 辱罵
但是 佛陀皆 默然不 作回應
當我們 被人責罵、侮辱 ,或是別人無 理取鬧時
該 如何 面對 呢?
在此建 議要學習佛 陀保持「默 然」的態度
不 要作 「回 應」
等到 對方罵完之 後,要能夠沒 有瞋恨心
依然 保持心 平氣和 的態度
如此 修行的功 夫才會不 斷精進
這, 也才是 正確的 作法
在『四 十二章經 』當中,佛陀曾 舉例說明:
『子以禮 從人,其人不 納,禮歸子乎? 對曰,歸矣』
也 就 是 說 :
如果 有人把禮物 送給你,而你 不接受
那麼那 個送禮的人 ,一定要把禮 物收回去
同樣 的道理,佛 陀也告 訴我們:
『今子 罵我,我不 納,子自持 禍歸矣』
這 也就 是說 明:
別人 惡口辱罵 我 們,或是惡 言相向
我 們若 不接 受
那麼 , 這個災難還 是要回到罵 人的自身上
因此 ,只要我們把 心量拓開,能 夠包容別人
則別 人的毀謗、辱 罵,如同 「舉火焚空」
終 將自熄 ,還會燒 到自身
亦 如「 仰天 吐痰」
吐出來 的痰,最後還 是會掉到自 己的臉上
又 如 「逆風 揚塵」
抓一 把泥土 撒向 他人
一樣會 讓逆風 把灰塵撒到 自己身上
這就 是『惡本 還身』的 道理
我們修 行,就是要學 習這份平 靜的心
不受八風 (利、衰、毀、 譽、稱、譏、苦 、樂)所影響
而能 隨時保 持內心 的詳和
並且抱 著:「與人為 善,成人之 美」的態度
以歡 喜心 來讚嘆 善人
另 一 方 面
要「以善 待惡,以德 報怨」的胸襟, 來面對惡人
如此, 必能超越人生 的煩惱,痛苦 的困境
體會 人生自 在清靜的 本質
時時 提醒自己, 並與大家互 相勉勵
載 自佛 學與 人生 , S h e 編 輯 整 理
生活中 ,每個人的 思維、做法 都不同
想傳 達好意, 但不是人人 都能懂
明月 照沉鐘 ,浮生宛 如夢
世界 在掌中, 愛,是心的最 高峰
給別人 尊重,體 會另一種寬 容和感動
對別 人包容, 讓自己也能 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