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之行,雖然未能爭取到馬祖風景特定區管理處的規劃案,但有緣與一群熱衷於聚落文化保存的工作者相處,因此,遺憾中仍感到不虛此行。和你們相處,感受到你們的豐富,卻也為自己在文學方面的貧乏與對歷史的無知感到羞愧與不安,只怪自己平常疏於看書,終於嚐到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坐立難安與不堪。 . 短短二天的時間,還來不及認識馬祖,就因要回台灣開會、簡報而匆匆趕回,對當晚聚會閒談已然留下深刻記憶;雖然對馬祖的未來感到憂心,卻慶幸終究有一群願意致力於聚落文化保存的工作者熱心奔走,我個人雖感事倍功半,卻也不得不佩服你們的熱心與積極投入。近日細讀曹議員贈送之「邊境守望」、「島嶼的飛翔」及「芹壁村參訪筆記」,此種憂心益形加重,雖能感受到你們急於以活動喚醒居民認同的努力,但始終無法認同如此禮遇藝術家的做法,如此說法,不免有幾分不敬及交淺言深的僭越,實因個人認為你們的積極作為應有更好的成果回報。 藝術家進駐、淨灘活動、文藝座談、戶外寫生教學等活動,處處可見你們的用心,但除了被安排的活動形式及藝術家的高傲與形塑之烏扥邦境界外,從三本活動記事當中,我看不到活動結束後應延續之生命力,卻可清楚感受到藝術家與居民格格不入的不協調;因此,我主觀的認定,活動的設計似乎沒有達到預期的居民認同感,所持理由如下三項: . 1. 所有活動記事中,不僅沒有當地居民積極參與的記載,反倒出現文字工作者對當地居民不友善的回應與本位主義的批判,如「毫無建築章法的水泥樓房」、「死板的透天建築物」、「水泥房子粗暴地平地而起」、「看不見自己突兀地醜態、自私自利的賞景者」,無怪乎當地居民對藝術家進駐無法產生認同,難道所謂的聚落文化保存即是以敵對態度面對所有現代建築?無法以較寬容的心承認其存在的事實,進而以設計手法予以美化?只要是當地居民、當地建築都應受到應有的保障與尊重,因為他們才是主角。 . 2. 活化聚落保存及藝術創作的構想為各項活動引進的目的,但藝術家忽略了居民的認同才是活動成功的關鍵。在活動安排中,藝術家被奉為上賓,記事本處處可見藝術家閒雲野鶴般地安逸閒適與理想的創作空間,令人羨慕;卻未見藝術家置於民眾的心思,民眾心聲與對活動的想法及感受,完全無法顯現,顯然地,藝術家與村民的地位差距,早已是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在此種形式結構下,活化聚落保存已成賒談,藝術創作空間倒是獲得相當程度的保障。試想,如此本末倒置的「藝術家思維」,又怎能賦予活動延續的生命力呢? . 3. 藝術的創作與鑑賞源於主觀的認定與訓練;而聚落文化保存卻需以居民角度客觀地審視其生活機能與文化並存的包容性;對問題的切入點已有基本上的差距,加上藝術家特有的鑑賞力及過客般地短暫停留所造成的倍乘效果,似乎已注定了藝術家進駐僅能成為「活動」,無法達到「影響或啟發」的效應,因為,他們的特質已成為與當地居民及文化的隔閡。 . 個人以為,舉辦藝術家進駐等藝文活動的立意甚佳,但若能適度修正活動進程,由文化素質較低之低階居民活動著眼,搭配專業者顧問角色,先行營造居民主動參與活動的氣氛與「習慣」,待時機成熟,漸進地導入較高層次的藝術家活動參與,或許將可事半功倍。因為,「認同」永遠是賦予聚落生命力的原動力。 . 馬祖的未來何在?寄望於大陸三通契機成為中繼站、貨品、漁獲來自於大陸,轉化為「服務業」、與大陸關係複雜程度將超越現階段所能估算、馬祖各項建設不斷進行,但對整體發展方向似未釐清等話題,為當晚談話主軸,中肯而實在;很遺憾地,只要馬祖整體發展方向無法釐清與確認,馬祖的未來將成為遙遙無期的等待,一切的計畫與作為,終將只是夢想,唯一慶幸的是,她不會步上金門後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