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寺的師父及信眾快樂、逍遙的一幕~拍到了他們自在的一面~~
寺屋頂一角
特殊的竹籬笆及寶塔
阿育王寺位於浙江寧波的鄞縣,寺中珍藏一座有釋迦牟尼佛頂骨的舍利塔,而聞名於世。 西晉太康三年,有一位劉薩訶的人,病死後有一位梵僧指示他前往會稽找育王塔,不久就奇蹟似地活過來了,便發心出家為僧,法名慧達,他到了會稽卻遍求不見阿育王塔。一日夜裏聽到地下傳來鐘聲,劉薩訶便誠誠懇懇禮拜三日,忽然一座飾有佛菩薩聖像的精緻寶塔從地下湧出。慧達法師從此更加精勤禮懺,並於當地結茅蓬安住下來。到了東晉義熙元年建了塔亭禪堂,梁武帝時興建殿堂,賜名「阿育王寺」。
鐘樓
放生池
第6天住於寧波的市區(伯豪華府大酒店)
好美的花朵
地裡為何會湧出「育王塔」呢?據佛經記載,佛在世時,有一位童子遙見世尊在王舍城乞食,童子很想以麥糗供養佛,但身邊只有細沙而已,童子便恭恭敬敬捧著細沙,放入世尊的缽裏。以此供佛因緣,在佛滅度後百年,人壽百歲時,出世為阿育王,統一全印度,為「鐵輪王」。
這裡的花真的很美~~
東漢末年,從大月氏來中國弘法的攝摩騰,曾告訴漢明帝說:「阿育王塔,震旦有十九處。」震旦是當時外國人對中國的稱呼,共有十九個地方放置阿育王造的舍利塔,現今只有寧波的阿育王寺舍利塔出現在人世間。
早年的阿育王是一位殘暴不仁的暴君,後來經文殊菩薩的感化,懺悔皈依佛法。他為了弘揚佛法,在中國的周厲王時,下令將七寶磨碎成粉,打造八萬四千座塔,然後搜集西域及龍宮所藏的世尊舍利,禮請耶舍尊者舒放五指,從指尖放光八萬四千道,派遣能疾飛速行的「捷疾鬼﹂隨著指尖光明,直到光明盡處,安置一座佛的舍利塔,普遍分布在娑婆世界殊勝吉祥的地方,藉此廣布佛法。
近幾年,來寺瞻仰舍利的民眾漸多,有些人信念不夠,看完舍利,不免猜疑塔中舍利是真是假,甚至口不擇言的交相毀謗。寺裡執事慈悲,不忍眾生造惡口業,態度轉趨保守,不肯隨便讓人瞻仰舍利。
法師說:能見到佛陀的舍利是有很深的善根、福報因緣的,機緣才會成熟。
佛頂骨的舍利~是在2樓,法師很嚴密、謹慎的擇取信眾,真正有恭敬心的信眾才能進入瞻仰,很感謝大陸地陪及台灣領隊蕭照芬小姐用心獲得法師的信賴,我們才能得以如願見佛舍利。 一行人依序排隊,在「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聖號中,輪流跪在舍利塔前,合掌仰望塔中的佛陀頂骨舍利。這座由七寶鑄成的舍利塔,塔身青色,高一尺四寸,方廣七寸,五層四角,四面窗孔,每層雕有佛菩薩像。塔內頂部懸著一個小磬,佛的頂骨舍利就在磬中,圓轉不停,必須很細心窺視才可見到。
也感恩法師用心的介紹與開示,開示我們在生活中做人、做事的秘訣。為甚麼我們不能成佛、不能覺悟?因我們沒有智慧,無明覆蓋我們的佛性。因為我們貪心、執著,執著甚麼?聽到好的心中起歡喜心;聽到不好的起瞋心、生氣。一天苦惱、二天苦惱、三天睡不著,四天恨你、罵你,就這樣!不知不覺回到三餓道的故鄉,忘記佛陀的故鄉了。
必須不管它,好的、不好的隨風飄,貪瞋癡不黏著我們本來清淨的一顆心。在生活中修改不好的習氣,做好人、做好事,才能回到佛陀的故鄉。
遊了第6天,謹此法師說法~太難得了。
正值午休,遊客稀少,在氣氛莊嚴肅穆的古剎裡,佛號念來格外明澈。
一樓舍利塔~佛殿的後面供養著 睡佛 ~我們在此繞佛、念佛~生起恭敬心、感恩的心
來自四方謙誠的信眾在此寶塔用功念佛、繞佛、做功課喔!
莊嚴佛像
千年古剎~有特殊不同的道風~修行者的足跡感受
一行人紛紛談起個人所見舍利的形狀光澤,有人見到紅色,有人見到黑色,有人看到白色,有人則感慨瞻仰時間太倉促,有人則仰角不對,看不清楚。印光祖師在光緒二十一年春三十五歲時,到過阿育王寺拜舍利,將近三個月之久,當時經常隨著瞻仰者前去觀看。看到的色澤像「天臺菩提子」拿紅了的顏色,沒有太大改變。但形狀卻忽小忽大,大如綠豆,小則約減三分之一。十年後,光緒三十一年,印祖再次瞻仰,形狀卻像黑豆大,而顏色像黑豆上生了白霉,緊靠鐘底不動,傳說見到黑色表示不祥,事後印祖回憶說:「意謂或是年必死,然亦無吉無凶。此種皆普通人常見之相,並無感應奇特之事。」所以瞻仰舍利見到那一種顏色,不必視為什麼奇特的感應,只要誠心一片,自有瞻仰功德。 佛舍利出現中土,代表佛法必在中土興盛,普霑中土人民。瞻仰佛陀舍利,如同見到釋迦牟尼佛的真身,更應深信釋迦牟尼佛確實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出生印度,開演了三藏十二部的言教,正是了生死、得解脫的大道。眾生能遇見正信佛法,那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大好機會,而今有幸一睹佛骨舍利,作禮而去之後,因此勤勤懇懇依教奉行,那就合了釋迦佛分布舍利的初衷,也沒枉費來了一趟阿育王寺!
【102、3、10】早上10點於阿育王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