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人~~菩提道

  • Share this:

天空的景象隨實在變

世間事也隨實在變

一切唯心所造,心如水由容器所套

天空真的變化無窮、一剎那間....

就算烏雲密怖也有它的美......

※ 世間人如何提升到~~菩提道

世間人要練習:不好的事知道就好、不造口業、不要造業,眾生的欲望 雖是自然的,但如果能透過修行,在生活中以佛法來排除問題,修正我們錯眇的知見,能夠減少一分就算一分,慢慢減少,業可減不可增,方能消除業障,經過慢慢修行的階斷過程,往菩提道的方向發心。

從初發心~~到菩提心(開悟)是修行的開始~~內心層次的提升,到明心見性(悟知因緣法)~~菩薩證法身、菩薩身影處處現~~佛的國土(法身遍虛空)。 初發心的凡夫必須從此不斷的提升、不斷的進步,練習看透、練習想透,否則只是一桶水不斷的在擾動而已,沒有提升。偈語云: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你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希望這不是口號而已,而是真實的聞思修。

何謂功德?功德何在?道在哪裡?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六祖壇經云: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由此可知,(功於內)出自於內心來利益別人(德於外),所以說,修福的當下須要有一顆純正無邪的心來融合、身心和一,才是真正的功德、功德兩具足,否則有功無德、有德無功。 道在哪裡呢? 有功有德,道 自然而生。頌日:【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效養父母、義則上下相鄰;若能鑽木取火、淤泥定生紅蓮、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錢施;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法;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因此而言,有道、有行、有恩、有義,自然而然道由此生,是嗎?

※  我的想法

人是很麻煩的事,2人以上就很麻煩、人多了更麻煩。眾人殊不知(一切都是因緣 所生法)世間事都是相對性的、沒有絕對性的,唯有佛法才是絕對的。沒有所謂 的好與壞,全是(因緣)的變化來決定好與壞。對我有利者即是好、對我不利者即 是不好、與我無關者則無好無壞,所以說: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道 就在此處去察覺,察覺出來了,就要找出方法來解決。使不好的變好、好的 變為更好,這就是道。(智慧)也就是從此磨練出來的,有智慧得見光明,一切事 情皆得圓滿,是為道也。(無自性)就是會變,會變的就是無常,既是無常即是苦, 了知因緣所生法,才能離苦得樂,是嗎?

看見人家的好是有因緣的、看見人家不好的也是有因緣的。但要認知一點:沒有 永遠的好、也沒有永遠的不好,一切都會隨因緣而改變的,只要因緣改變一切都 會改變。切記!不可隨因緣、無常的變遷而走、切不可隨波逐流。這就是自我調 適的好方法、轉念的技巧喔!不只是人,一切的事物也都是一樣,都是會變的。 物資方面會成住壞空、精神方面會生住異滅。

在平常生活圈裡,做個有主張、有主見、有智慧的人。但不充滿自我、不驕不慢, 注意火氣上升、注意起心動念,免得火氣爆炸,危險!自己拿定主意、握穩方向 盤。不要把自己的人生落入別人的計畫中、或不知不覺落入別人的如來掌中無法 脫身。如果這樣是很可惜的,不能就這樣糊塗過一生。

人與人之間最好有個距離與空間,才有互相分享的機會。參...參....參...(101、11、15)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