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問題、不同的解答
做網拍時常要到7─11寄送物品,最近店員說:一定要購買她們的盒子寄,因爲常有客戶爲了物品破壞掉而爭執,所以規定一定要用他們的規格盒子。 嘿…!不合邏輯吧!
【 第一】: 不是推廣、鼓勵環保、愛護森林嗎?爲何一定要購買他的們盒子,一個小小的紙盒要5元,不但增添客戶的成本負擔、而是增添他們的利潤。
【第二】: 那如果我們的物品跟他們的盒子不能附合裝箱怎麼辦?物品本身已經有盒子了,還要裝第二層盒子嗎?結果,店員回答不出來.....!當下讓人感覺是一種變相利益的說法與做法,一次又一次的店員都有不同的說法,都說是統一商(上司)規定的,他們也是沒有辦法的。
既然這樣,也只有忍耐配合吧!當寄送完畢後,走出店面只有感慨、生悶氣,爲何如此,帶著疑問離開。有一天的淩晨5點多,也是去寄物品,剛好是這家的經營老板親身當店員(顧店),哈 哈 非常好,我就把這個問題請示老板了。老板就很有自信、肯定、有禮貌的回答說:可以啊!使用自己的盒子可以。我說:可是你們的員工有好幾位都說:不可以耶!
此時,老板就很感愾的說,現在的年輕人都不肯學習、不肯用心,這些問題都有經過培訓、學習的。然而.....嗨,不像我們當初的學習之認真。老板把這個問題馬上處理:留下字條給每位員工知道。耶…!老板這樣誠懇的處理,讓客戶很能滿意接受,難怪他的生意幾乎(迎客滿間)很少沒客戶的時候。
體會:雖然這些是日常生活中的芝麻小事,可是從此生活中去體會也是經驗:
【一】 有疑問要去理解,不要只聽說、只看到,要去深入了解,未了解之前不要散播是非,製造是非。有一連串的爲甚麽?要去了解一連串的爲甚麽?然後解決一連串的爲甚麽?才是根本。
還有,【二】問題要問對人,如果問錯人也不能解決問題。覺得有疑問,就要求真、求證、求切,不要自己馬上下定論,有時會把小事弄成大事就不好。最好是大事縮小變成小事,小事變無事,這就是佛法的目地、佛陀的用意。
【三】現代的年輕人,隨著科技產品的發達,總是把時間浪費再上網、、、、對於真正要學習、有必要的疏忽掉。(10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