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情、長青樂

  • Share this:

志工情、長青樂 50年代的農業生活,隨著工業的進步,演變到目前的百年新科技時代,電腦、手機、交通、旅遊、、、種種的興盛,影響了親子間的隔閡。又隨著醫學的進步、保健食品、養生觀念、、、等思想、觀念的提升使年齡增長,因此銀髮族人口的增加。子女為上班、為家計、為事業忙碌奔波、、、少有時間陪伴家中的老人與照顧,這些都是高科技的時代,加強親情的淡薄的只要原因之一。

子女的忙碌總是會疏忽了家中老人的無聊,無奈到甚麼程度,他們的孤單、寂寞無法釋放,【有話無處說】的情形下有多少老人得到了憂鬱症、焦慮症、自閉症不在少數。陳艾妮作家、也是演講家,他對母親的愧對就是最好的例子:母親每天都買了一袋麵包回家,怎麼唸他、阻止他,甚至交代員工不要吃他母親的麵包,否則會越買越多。當母親離開世間時,才知道為了跟麵包店的老闆娘聊天,不好意思才每天都買麵包;原來母親每天去逛公車,漫無目標的來回,就是如此的無聊,叫我怎不後悔對母親生前的疏忽呢?人總是失去了才知道擁有的可貴。是嗎?

因為如此,社會局結合了本會的宗旨、理想、觀念參與師父的遠見實現了【人間有愛、關懷據點】在美濃飄揚。理事長與秘書長帶領著一群有雄心、毅力、信心、勇氣的志工穿梭在美濃的大街小巷,與社區長輩虛寒問暖、獻上無限的關懷,從拒訪、排斥、逃避轉化為歡迎、接受、感動。所以說:每個人都有無限的可能,不要輕視自己,只要有心去經營,沒有辦不到的事,我們理事長、秘書長就是最實在的典範。我們總是煩惱他們過勞,結果越做越有勁,因為他們有一顆為眾生的歡喜心,實現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悲願,看一切的老人都是我的父母親,是辦理【長青學苑、關懷據點】的最大動力,感動嗎?我非常感動。因為如來的家業不是一個人可擔當的,然而靈雲寺的三寶弟子擔當了如來的家業。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我們志工團隊的每位志工夥伴,都能秉承理念,各自演好自己的角色,隨著師父的腳步【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以平常心、無所求的心把愛飄揚在需要的角落。長輩們一生為愛、為婚姻、為家庭、為經濟的辛勞,希望我們的用心,能建立長輩們內心安詳的世界、幫讚晚年的尊嚴與人格的完整,發揮最後的生命價值及意義瞜!

林秋菊於100、11、7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