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府元帥-宋江
田 府 元 帥 - 宋江
『田府元帥』又稱田都元帥,田府元帥俗名宋江。宋江是北宋宣和年間民變首領,後來投降宋朝。此事成為後來章回小說【水滸傳】的原形,廣為人知。而宋江在小說中則是梁山泊起義軍之首,原為山東鄆城縣一刀筆小吏,字公明,綽號呼保義,又號及時雨,與托塔天王晁蓋為生死之交。
歷史上的宋江與【水滸傳】中的一些杜撰出來的人物不同,跟武松、關勝、楊志同樣在北宋歷史上確有其人。很多史書、文人筆記裡頭都記錄了關於宋江的一些零星記載。【宋史】上記載宋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年〉,『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今山東〉,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東都事略】中也提到一名為候蒙的官員,曾向皇帝上書建議『宋江寇京東,蒙上書,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不若赦江,使討方臘以自贖,或足以平東南之亂』。
小說中的宋江在【水滸傳】中,宋江在一百單八將中排名第一,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面目黝黑,身材矮小,有一弟名叫宋清。有研究者認為,小說中宋江的生活原型是元末的農民起義領袖張士誠。
另外清代小說【蕩寇志】描寫宋江起義被鎮壓的故事。
宋江平素為人仗義,揮金如土,好結交朋友,周濟他人,因此稱為『及時雨』,『比作天上下的及時雨一般,能周濟萬物。』
而另一個綽號『呼保義』,則是表示宋江為人謙虛之意。在宋朝,有保義郎一職,是武官中最低的一級。在【水滸傳】第九十回,宋江征遼回朝,就被加封為保義郎。在宋江生活的年代,『保義』已經成為一個使用非常泛濫的稱呼,常用來指稱達官貴人的奴僕,宋江稱為『呼保義』,也就是自呼『保義』,即自謙為奴僕之意。
晁蓋等黃泥岡劫生辰綱事發,而第一個知道的,便是宋江。這也是宋江第一次出場的一幕〈第十八回〉。宋江把官軍追捕的消息告知晁蓋。晁蓋等上梁山後,遣劉唐送來書信〈招文袋〉及五十兩黃金酬謝宋江,宋江只拿十分之一。不料,這書信落在宋江之妾閻婆惜的手中。閻婆惜乘機用這書信來威脅宋江交出五十兩黃金。無奈,爲了梁山好漢著想,宋江怒殺閻婆惜,結果被發配江州,與李逵等一眾好漢相識。可是,宋江在潯陽樓題反詩而被判成死罪,幸好於刑場獲一眾梁山好漢搭救,上了梁山,當了副頭領,次於頭領晁蓋。
在攻打曾頭市時,晁蓋臉中史文恭的毒箭而亡,宋江在眾人的推舉下在報仇雪恨前先坐上頭把交椅。 雖然宋江自己說過,他在文武方面並無過人之處,但因為他仗義疏財,有『及時雨』之譽,在江湖中有一定的號召力。他關懷兄弟,兄弟遇到困難,一定會設法相救。他亦有優秀的組織和軍事指揮才能。所以,他才能當上梁山好漢的首領。在他的帶領下,梁山聚集了一百零八名好漢落草。 後來在宋江的帶領下攻下曾頭市,一度欲遵循晁蓋遺命讓曾頭市一役活捉史文恭的盧俊義為寨主,但是眾兄弟不服以及在盧俊義的推辭下,共同約定兩人以同樣的兵數分別攻打東平府、東昌府,並以破城先後決定寨主,宋江計捉敵將董平後順利攻下東平府,盧俊義不敵敵將張清飛石攻勢在東昌府陷入苦戰,隨後宋盧兩軍聯手也沒能攻下,最後在梁山水陸並進才擊敗東平府,同時奠定宋江為尊、盧俊義為次的領導地位。
多次擊退朝廷的征勦後,宋江後來接受了招安。他深信:我是熱愛國家的,皇帝代表國家,朝廷不負我,我不負朝廷。從一個起義軍的首領,宋江慢慢走到一個服從朝廷的順臣。受招安以後的宋江,把梁山上的『替天行道』大旗改為『順天護國』,充分表現出宋江忠君愛國的一面。
宋朝下令宋江征討田虎、王慶的起義軍,又率軍攻打遼國後,梁山好漢被宋廷徵召去討伐起義軍領袖方臘。戰鬥十分激烈,原本的一百零八位好漢,只剩下廿七個。最後,宋江被佞臣賜酒毒死,結束了他的一生。
後人感念宋江皆立像奉祀,民間又稱為宋江爺。
士論居士 http://tw.myblog.yahoo.com/jw!1xHLjI2TQE4QrY1uhvtFzGHub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