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手術治肝癌 傷口小預後快

  • Share this:

+ 作者: 【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6月19日 上午12:42

去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三十年蟬聯榜首,死亡人數高達四萬二千人,其中以大腸癌居首,肝癌及肺癌次之,成大醫院外科部許育甄醫師指出,肝癌治療以手術最佳,以腹腔鏡手術治療肝癌,有傷口小預後快等優點,重點是其治療效果與傳統手術相較,並不遜色。

許育甄醫師說,癌症為十大死因之首,平均每12分21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如果計算罹癌人數,則以大腸癌居首,肝癌及肺癌次之。治療肝癌的原則是「定期檢查、早期發現、及時治療」,而影響治療方式的選擇因素有很多,基本的原則是早期肝癌採「根除性療法」,中期肝癌採「姑息療法」,晚期肝癌採「支持療法」。

外科手術切除肝癌是被認為最具根除性的療法,具有根治肝癌的可能性;肝臟位於人體右上腹腔,屬於實心的器官,很容易出血,還好有肋骨保護。傳統上,開腹式的肝臟手術,會在病人右上腹留下一道長長的傷口,美觀性不佳,手術以後會相當的疼痛,並且會影響呼吸功能,恢復期長。

近年來由於手術技術及器械的進步,外科醫師已經把腹腔鏡微創手術的技巧應用到傳統上相對困難的肝臟手術上。因此病人的傷口變小,術後疼痛與肺部合併症變少了,恢復時間縮短,相對的就可以盡早回復正常生活。

一名76歲張老先生,罹患腦部退化、高血壓及糖尿病已經數十年,近期被診斷出小型肝癌,經過病人與家屬討論後採納醫師的建議,接受腹腔鏡的手術方式將肝腫瘤切除,手術後恢復情形良好,很快的就順利康復出院回家,定期回診配合追蹤檢查,截至目前為止未有其他合併症出現。

另一名28歲周先生,在健康檢查中意外發現肝臟有二腫瘤,位置分別位於左右二葉,加上周先生身材肥胖,如果要採用傳統開腹手術,是必須在上腹部兩側開一個非常大的傷口。但是周先生接受了腹腔鏡手術的方式,成功取出了左、右各一顆腫瘤,手術傷口因而大幅縮小,一樣很快的恢復即出院回家。

許育甄醫師說,由於某些因素的限制,要以腹腔鏡手術來治療肝癌,目前較建議應用於小型,且位於肝臟周邊之腫瘤,如果是大型或是位於較深層部位的腫瘤,仍是以傳統開腹方式較為恰當。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