跤趾陶的工序~製作流程

  • Share this:

(三)挖空 成形後約需要兩三天(視坯體大小而定),等坯體達到皮革硬度時,必須要挖空 (壓坯成形者不需要挖空)。使坯體呈現空心狀態,厚薄均勻,厚度約 1 至 2 公分,陰 乾或燒製時,才能平均收縮,坯體內之空氣與水份迅速逸出,不致龜裂或爆裂。 (四)陰乾 挖空之後,把坯體放置陰涼乾燥的通風處,視天氣溫度狀況及作品大小,做各項調 整。大型作品厚度大,陰乾時間必須加長,通常陰乾時間過程大約一個月,方可排窯素 燒。

(五)素燒 素燒 調製過的釉料 素燒時必須注意排窯方法外,控制溫度緩慢上升是最重要的,尤其是燒窯前的預熱 烘烤,至少要花費 20 小時以上,攝氏 400度時才能關閉窯門,600 度以前每小時升溫 約 50 至 80 度左右,為求坯體硬度較佳,通常燒至 1100 度(視坯土燒結溫度各有不同)。 素燒坯體若燒結過度,坯體無法吸水,不容易上釉,反之若坯體硬度差,則易損壞 ,當素燒達到預定溫度時,讓窯爐緩慢降溫,溫度降至 100 度左右,才可以微開窯門散熱, 早期露天燒作品,有許多是一次燒成,坯體與釉面溫度相同,因硬度低而容易風化。 (六)製釉 素燒之後步驟為上釉,通常使用毛筆為上釉工具,細細填釉,釉料必須事先製備, 傳統釉彩大致可分為洪坤福系的水彩釉與葉王系的寶石釉。 水彩釉為紅丹生釉,主要原料為紅丹、硼砂與硅石,硼砂為水溶性,須先燒結後使 用。 寶石釉為熔塊釉,熔塊釉製備費時,但其優點為穩定安全,基礎配釉方大致為鉛 白、硼砂、高嶺土與硅石,常用釉色為明古黃、澄黃、胭脂紅、紅豆紫、青綠美、海碧 青、寶石藍、古藍與黑色,煉製熔塊少量時,可在石甘鍋爐進行,當熔塊熔至液狀 時,急速倒入冷水中,使之脆碎,然後在球磨機內研磨。清代及日治時期,陶師曾進口 廣州廣茂昌熔塊釉、越南珠子釉及日本水料釉上彩低溫釉等。 (七)釉燒 釉燒溫度約在攝氏 850 度至 900 度之間,由於各色熔融溫度不一致,必須取其平 衡點,釉燒時間大約 10 小時,為求穩定,通常燒釉是在電窯內進行。作品出窯後, 有時為了增加作品開片之質感,有些作者會將作品浸入稀釋墨汁中後取出,此步驟 稱之為「仿古」。 要燒製一件好作品,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忽略,更不能操之過急,一件作品從配土、 成形到窯燒完成,經過一道道繁複的過程,皆需要無比的耐心,而高超的捏塑技巧與豐 富的燒窯經驗更是成功的關鍵。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