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北市孔廟之交趾陶藝術 臺北孔廟交趾陶概述 原是閩、粵南方祠堂、寺廟建築上流行的裝飾物,釉色多彩,低溫燒成。《臺海使槎錄》 (黃淑璥,西元1715年)所載:「臺南泉漳郊商倡議建水仙宮,廟中亭背、雕鏤人物花草,備極精巧,皆潮州工匠為之。」可見當時已流行此裝飾藝術,而匠師初始也是由唐山的潮、汕、泉、漳來臺灣建設。 臺北市孔廟是於民國十五年(西元1926年)開始整地施工,由知名大本匠王益順所擘劃(王為泉州溪底村木匠世家),號召了泉州各部裝飾名匠參與興築,其木作、石雕、剪粘、陶塑多有精品。其裝飾石雕、木雕、彩繪、泥塑、交趾陶與剪粘等,與一般臺灣傳統建築裝飾藝術一樣,只是不見門楹對聯,因為不在孔夫子面前賣弄文章,就像武廟沒有武將的齣頭一樣(意謂不在關公面前耍大刀):也因為文廟的關係,原本裝飾的樣式就顯得比較莊重樸實,這是和一般臺灣傳統廟宇裝飾的繁複風格顯著差異之處。唯臺北市孔廟原為民間興築,除形制與規格外,亦加入了區域性裝飾風格,即南系閩南地區特有之交趾陶與剪粘裝飾,尤以交趾陶裝飾為臺灣地區孔廟建築裡較特殊的一例:大成殿豐富交趾陶水車堵飾,是臺灣所有孔廟建築所唯一獨具。 大成殿垂脊上的交趾陶梟鳥 交趾陶部主匠 臺北市孔廟的交趾陶,一般公認洪坤福為該部主匠,洪坤福出生於福建廈門鷺江,清末隨廈門的柯訓、柯仁來兄弟來臺製作交趾陶及剪粘,為柯訓入室弟子。當年真團隊除了師兄弟及徒陳天乞、張添發,也聘請了在地的匠師,如黑面仔 (綽號,名不詳,善剪粘) 。 洪坤福人稱 「尪仔福」(洪仔閩南音如尪仔),固因其姓洪外,其捏塑陶偶,栩栩如生,躍然生動,有如 「在戲台上作戲的尪仔」。洪坤福早期的交趾陶偶風格,神似「大戲扮不由,目前大成殿上的陶偶即保存了他來臺早期的作品,找到一些尚存的陶偶有他「重架式 (形),不著細節」的所謂 「外江派」風格。(外江派的風格,陶偶特色動作誇張,抬手抬腿的陶偶在整堵構圖中特別多) 。 裝飾部位孔廟 一般傳統匠師慣稱 「湳搪尪仔」(「廟尪仔」泛指湳搪 [陶瓷]及剪粘的裝飾人物類),在日治中期約西元1930年代一些研究學者或古董收藏家稱為 「交趾陶」,在社會上蔚成一股收藏風潮,名氣大噪,連匠師自己也稱做 「交趾陶」了。交趾陶的製作,從土胚捏塑、第1次素燒到彩繪上釉、第2次釉燒完成,程序非常繁複費工費時,成本特別高,所以一般僅只裝飾在建築體的重要部位、且不受風雨摧殘的位置,其他則再配以剪粘、泥塑…等裝飾手法。 交趾陶以安置位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題材表現,例如 : 彩衣娛親-位於大成殿正面虎邊 「屋脊」部分的交趾陶多以神仙人物、走獸、花鳥吉祥圖案為題材,含有祈求吉祥和避邪的意思。「垂脊」(規帶)大多安置水族魚蝦類,寓意壓制火煞。值得一提的是,大成殿垂脊站滿了七十二隻交趾陶梟鳥,是最為特殊的題材。 「牌頭」的內容通常出現的是武場加亭閣佈置,如四大天王、羅漢、官將等神仙神將,帶有教忠教孝的作用。「山牆鵝頭」俗稱為鵝頭墜,通稱 「懸魚」,多採用道家雜寶的花籃、寶磬,與蝙蝠、獅頭、螭龍等半浮雕的交趾陶,加以彩帶、飄帶、水草為襯托,寓有壓煞避邪、安宅納福的功能,也有做泥塑、剪粘人物堵者。 「墀頭」是山牆靠近屋簷口的部分,形狀凹入如平台斜階,多放置獅、象或神仙人物、帶騎,有美化、鎮邪的作用。另外,三川殿的牆堵,以身堵及裙堵為裝飾重點,其中身堵的面積較大,高度適中,廟宇的拜殿或正殿大門兩側或對看牆,依禮俗設置 「龍虎堵」,以交趾陶塑龍虎堵較為少見。孔廟儀門則以 「祈求」、「吉慶」堵及 「四季平安」堵來表現,也是精采絕倫。 「水車堵」是位在屋身簷下最上方的堵仔,因較少受到風吹日曬,保存也較為完好,多為走獸或人物座騎成行成列排開,但較為繁複多樣,同樣具有忠孝節義的教化作用。臺北孔廟大成殿水車堵以 「四聘」、「五老觀日」來呈現,就數量或表現題材來看,是臺灣少見的,其藝術價值很高。 交趾陶的配置 我們可以由櫺星門 開始 ,先欣賞「孔子問禮老聃」、「孔子師項橐」這二件墀頭交趾陶裝飾作品,接著是「四愛」系列-----「和靖詠梅」、「義之愛鵝」、「淵明採菊」、「李白醉酒」墀頭交趾陶裝飾,以及美麗的龍邊水車堵、虎邊水車堵交趾陶裝飾。然後再順著儀門步口牆堵,觀看 「祈求」、「吉慶」二堵,與「四季平安」系列----- 「春牡丹」、「冬茶花」、「夏荷花」、「秋菊花」四堵博古之交趾陶裝飾。接著來到大成殿內走馬廊 ,逐一仔細品賞「辭宮尋母」、「彩衣娛親」墀頭交趾陶 ,與「四聘」系列「聘子牙」、「堯聘舜」、「聘伊尹」、「聘孔明」及「五老觀日」等五堵人物齣頭之交趾陶,並欣賞十六堵博古之交趾陶裝飾作品。 崇聖祠西側牌頭泥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