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交趾陶走出去巡迴展~ 發布單位: 台北市立社會教育館 發布日期: 2007-10-05
本巡迴展的14名參展工藝師由曾獲國家「薪傳獎」肯定的呂勝南、高枝明領軍,自去年10月起共安排高雄縣、屏東縣、台東縣、新竹市、台北市、台北縣六場巡迴展,計有嘉義市交趾陶協會理事長呂勝南、高枝明、蕭武龍、陳秋美、陳忠正、謝東哲、呂世仁、黃嘉宏、呂建勳、蔡顯勇、 劉佳玲、劉佳琪、 林進賢、郭峰雄等14位藝師,提供44件作品參展,其中有多 位作者獲得文建會「薪傳獎」、嘉義市「葉王獎」,以及入選國立台灣藝術研究所「台灣工藝之家」,參展藝師以多年創作經驗及技藝、透過巧妙的構思,展現出作品不同的風貌及新意,不過,卻以林進賢作品最為人矚目。
台灣交趾陶的發展始於葉麟趾(葉王),與後期對交趾陶有極大貢獻的林添木,兩人皆為嘉義人,因此嘉義市在86年辦理第一屆交趾陶藝術節,重新整理這項文化資產,並以交趾陶作為嘉義市的文化特色。歡迎各界踴躍前來欣賞交趾陶傳統藝術之美。本展參展藝師以多年創作經驗及技藝、透過巧妙的構思,展現出作品不同的風貌及新意
交趾陶屬於低溫多彩陶,源於漢綠釉,至清代受外銷貿易陶的影響,低溫釉盛行,配釉方式受江西景德鎮上彩的影響,山西的琉璃與法花彩,以及西洋傳入的琺瑯彩影響更具深遠,從早期的單彩、三彩、五彩發展至今日的多彩交趾陶。
交趾陶基本釉色有:白色、古黃、淺黃、濃綠、海碧、寶藍、紅豆紫、胭脂紅、黑色、透明釉為基本釉色,另可調配至上百種釉色。中國從古至今,對陶瓷釉色的追求,無不想達到如玉一般的寶石光澤與質感,交趾陶也不例外。以黃色為例,黃色要求能達到像【琥珀】一樣的質感,綠色如【碧玉】、【翡翠】,藍色如【藍寶石】,紫色如【紫水晶】,紅色如【胭脂】,顏色亮麗卻有脫俗之感,因此交趾陶釉有【寶石釉】之稱。
一般人初見交趾陶作品總會被它炫麗的釉彩所吸引,讓交趾陶巧塑成形的外觀因此更添艷麗,而多彩堆砌的特色,讓交趾陶饒富民間趣味,與百姓生活更為貼近。交趾陶作品有各形各色的造型,當今交趾陶藝師的創作題材已不同於早期的廟宇裝飾,現代藝師們的作品趨向於以祈福教化為創作精神,具有故事場景、人物劇情等內容,大都有祥瑞象徵的寓意,並兼有趣味盎然的小品,故成為適合於一般大眾收藏的藝術品。
譬如,傳統「唐獅」的神態舉止有鎮宅闢邪的作用。迷你陶獅,較之廟前石獅的雄健威嚴,不失遜色。造型飽滿,用色大膽富麗,具盛唐氣象。「角端」形象為獅身,長尾,獨角,四爪,上唇特長,為中國祥獸,傳說對於做錯事的人即用角鬥痛,如做對事就用嘴小龜龍的尾巴舔,有提醒世人多行善事,匡正世俗、端正品貌之意。此外,幾件「彌勒佛」、「達摩」、「鍾馗」、「孔明」等人物作品,都在平淡中見奇趣,淺近而具哲理楹聯表達的人生態度實有超凡入聖意味。
現代作品系列中,「長頸鹿」創作一連四幅,親密、相互依慰的長頸鹿,以各種不同的色彩,拼構成一幅作品,想表達的是藉由不同的釉色,加諸在很熟悉的題材上,凸顯窯燒製品也可以呈現「普普藝術」的風味,更能表現交趾陶豐富美麗的釉色。「普普藝術」(Pop Art)興起於60年代,在歐美廣為流行,它可視為現代工業社會的產物,藝術家借助通俗的大眾傳播媒介,採用繪畫、裝置、拼貼、印刷及現成物堆集等方式進行創作,作品中表現純然客觀、無感情、也無深刻哲理,但卻帶有戲謔嘲諷的意味。
指導單位:臺北市政府 主辦單位:嘉義市文化局 協辦單位: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嘉義市交趾陶協會 詳情請洽:總幹事 劉佳琪 0937-799-931 或
02-25775931 #340 02-25787769 轉社教館輔導組 徐一仁 女士 展出時間:96年10月6日~11月1日 每日9:00~17:00(週一休館) 展出地點:B1 第一展覽室 活動網址: www.tmseh.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