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無樹 何處惹塵埃

  • Share this:

菩提本無樹,何處惹塵埃

古時候有一禪宗出家和尚師父,每天必出門砍柴及找些野菜,而他的弟子〈小和尚〉必跟著師父後面幫忙提著東西,有一天 …. 師徒兩走到河邊前,河水雖不深約不到半人高,但有點小急流,此時也來了一姑娘也是要渡河,因姑娘家害怕於是請師徒兩幫忙,「師父!師父!能否幫忙小女子渡河?」,和尚師父幾乎沒考慮沒猶豫的回答:「好的」,於是揹著姑娘家往河對岸涉水而走,小徒弟跟著師父後頭走,心想:「修行人不是男女授受不親嗎?」,到了對岸姑娘從和尚師父背後下來說聲道謝,師父也回禮後繼續往下個行程走,但是!小徒弟跟在後頭心理頭一直在想:「修行人 …. 男女授受不親 ….. 師父怎會 ….. ?」心理一直在這打轉,跟著跟著一個時辰後〈 2 個小時〉,終於鼓起勇氣問師父:「師父!弟子有件事想請教」,師父:「說」,小徒弟:「我們修行人不是男女授受不親嗎?師父剛剛怎會揹著姑娘家渡河,而且身上肌膚 …….. ?」,這時師父拿起手上的小木頭,往小徒弟頭上一敲,小徒弟:「唉喲唯啊!」摸著頭,師父說:「師父我從姑娘道謝後,早已沒放在心上,你還一直揹在心頭,做的人早已放下心頭,而你看的人卻揹在心頭這麼久,該打!」。此則故事大意載錄於蓮生活佛靈修書籍中。

此則故事啟發人,很多本來就無事,是自己惹塵埃,還有事情過去都已過去,何必一直放在心頭,前一秒鐘都已過去了,我們要的回來嗎?當事情發生的時候,馬上檢討得失對錯,好的記住不好的改盡,之後要把整件事情,從心頭裡放下,不要停留於過去,智慧更高的人,會從此則故事得到,三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都已過去,停留於過去就不會進步,未來理想不要訂太高,達不到理想則會摔的越重,只注重於現在不斷的努力才有機會成功,但是!現在的每一秒都往未來前進,也拋開過去的每一秒,總之!只有不斷努力再努力,智慧高的人會融入日常生活好好去領悟,將來必有成就。

菩提代表無罣礙、無煩惱、光明、清靜、等等好的一面之意識,菩提涵蓋快樂及喜悅,但是!快樂喜悅並不能代表得到菩提,菩提能詮釋如下,佛教說空性或佛性,道教說真君或金仙,天主教說天主或天父,基督教說上帝或阿門,回教說阿拉或聖主;樹的意識就是看的到、聞的到、嗅的到、觸的到、等等外在物質現象而讓自我內心感受的到的意識;而塵埃是罣礙、煩惱、沒光明、不清靜、花花世界滾滾紅塵、執著在物質現象而不能自拔者〈能掌控自我習性者除外〉不好的一面等等。

很多人以為為了無煩腦而去尋找快樂,但是!這樣的人萬萬沒想到煩惱最大的根源來至於快樂,把目標理想定方向而擺在心中,達不到目標方向者,自然摔得越重而煩惱在心頭。聰明的人內心應如如不動外顯隨性而為,管它煩惱與快樂,只求現在不斷的努力再努力, 目標不要訂太高而不斷去爭取〈非不擇手段〉,所得到成果自己要概括承受,不要怨天尤人,事後的得失心不要太重,如果成功勿樂極生悲繼續努力,如果失敗檢討缺失下次不再犯,這樣一來心情壓力就不會沉重,感情與事業方面也是如此,舉一反三,久而久之心中自然無罣礙,總有一天會到 ~~~~~~ 菩提。

嗡 嘛 呢 唄 咪 吽 原  光 合十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