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5-1劃

  • Share this:

成語c5-1劃

┬世 5+

├世之表率:形容德行高深的人士,可以成為世人學習的榜樣 [東漢‧班固【漢書‧哀帝紀‧「師古曰:『儀表者,言為禮儀之表率。』」】]

├世世代代:形容古老的技藝,經過很多世代的傳承後,依然完整地保存下來 [民國‧金庸【天龍八部四十回‧「其後慕容氏為北魏所滅,子孫散居各地,但祖傳孫、父傳子,世世代代,始終存著這中興復國的念頭。」】]

├世代交替:意指上一代的志業,毫不保留地傳承給下一代

├世外桃園:比喻在現實世界之外,與世隔絕的安樂淨土 [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世事難料:形容人世間的各種情勢變化,讓人很難去預料其結果 [唐‧韋應物【寄李儋元錫‧「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世界和平:用以祈禱世界各地都能得到祥和安靜,而沒有戰爭發生 [孝經‧孝治章第八‧「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

├世風日下:比喻當今的社會風氣逐漸敗壞,已經不像古時候那樣淳樸敦厚了 [憶古錄‧「世風日下,道德淪亡;邪說紛紛,人欲橫流。」]

├世風澆薄:用以感歎社會的風氣敗壞,道德淪亡,人情已日趨淡薄了 [後漢書‧朱穆傳‧「常感時澆薄,慕尚敦篤,乃作崇厚論。」]

├世道人心:形容社會上的道德觀念,和人心的趨向情形 [唐‧白居易【迂叟詩‧「冷暖俗情諳世路,是非閒論任交親。」】]

├世遠年陳:形容歷史的年代,已經非常久遠了 [唐律疏議‧唐律疏義序‧「惜乎世遠年湮,散失已久。」]

├世襲罔替:形容在君主時代,王位皆是由親族一代傳過一代,從來沒有間斷過 [新清史‧高宗‧「授鄂爾泰一等子,世襲罔替。」]

├世變日亟:形容現今的社會環境變化很大 [韓非子‧心度‧「時移而治不易者亂,世變而禁不變者削。」]

├世事不定─悲喜為鄰:用以感嘆人世間的變化無常,有悲歡離合等不同的人生感觸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形容世界非常廣大,什麼樣奇怪或新鮮的事物都有

┬主 +

├主文譎諫:形容善用引喻的人,能借用動物的特性,以寓言的方式來規勸迷途中的青少年 [詩經‧序‧「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主持公道:比喻弱勢族群懇請德高望重的長者,能出面來做公評判決,以認定事理的是非對錯 [民國‧金庸【天龍八部四十八回‧「他掙所著一路行來,來到天龍寺外,唯一的指望,是要請枯榮大師主持公道。」】]

├主敬存誠:形容處世老練的人,能以誠心誠意的態度,來表示對執事的敬重 [禮少儀‧「賓客主恭,祭祀主敬。」易經‧乾卦‧「閒邪存其誠。」]

├主權在民:形容在民主時代,國家大事的決定權,都在於全體人民身上 [清末‧徐枕亞【玉梨魂二十一章‧「承諾與否,主權在我,拒絕之可矣,何為而模棱兩可。」】]

┬乍 +

├乍冷乍熱:比喻在現實社會中,人情轉變極快速,猶如天氣之忽冷又忽熱 [北宋志傳‧楊家將傳十五回‧「落葉蕭蕭風乍冷,雁聲悲切客情孤。」]

├乍見突然:形容人突然間看到新奇的事物,而感到很驚訝的樣子 [唐‧司空曙【雲陽館與韓紳宿別‧「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

├乍暖還寒:形容天氣在突然間,由溫暖轉為陰冷的氣候了 [宋‧李清照【聲聲慢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乏 +

├乏人問津:用以感歎世情之冷淡,沒有人願意去過問孤獨老人的生活起居等問題 [晉‧陶淵明【桃花源記‧「欣然歸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人問津者。」】]

┬以 +

├以一貫之:比喻善於邏輯思考的人,能在眾多的事理或紛亂複雜的現象中,最終仍可歸結出一個根本性的哲理來 [清末‧梁啟超【新民說‧論公德‧「公德之大目的,既在利群,而萬千條理,即由是生焉。本論以後各子目,殆皆可以利群二字為綱,以一貫之者也。」】]

├以一當十:比喻奸詐的老板,以一員工的力量,充當十個人來使用,有壓詐勞工之嫌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九十九回‧「今魏兵來追,必然死戰,汝等須以一當十。」】]

├以人廢言:用以奉勸獨斷者,不要因為鄙視一個人,就連帶得將他所提出來的建言,也都不予以理會了 [論語‧衛靈公篇‧「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以小搏大:比喻弱者扭轉劣勢後,而打倒了強權惡霸

├以工代賑:形容生活貧困的窮人,因為沒錢還債只好用勞動的方式,來抵償所積欠的債務了 [新清史‧世宗‧「丙寅,以浙江杭、嘉、湖三府水災,發帑金四萬兩,命所屬修城濬河,以工代賑。」]

├以火救火:比喻人遇上危難時,若是用錯方法,非但不能消滅禍根,反而助長其威風 [莊子‧人間世篇‧「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以平常心:用以說明處世之道,應以最輕鬆平常的心情,去面對生活上各種問題的挑戰 [宋‧普濟【五燈會元卷四‧「問:『如何是平常心?』師曰:『要眠即眠,要坐即坐。』」】]

├以民為本:比喻有仁慈的主政者,施政的理念,能以人民的福祉為優先考量 [孟子‧盡心篇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

├以石投河:比喻人所負出的心血,猶如石頭已沉沒江海而無法回收了 [列子‧說符篇‧「若以石投水,何如?」]

├以多為勝:形容一般而言,以人數眾多者佔有優勢 [周書‧異域下‧「婦人皆貫珠束髮,以多為貴。」]

├以夷制夷:比喻高明的謀略者,能採用懷柔政策,借用外國人的力量去牽制外敵,自己卻不用費力,就能坐享其成了 [宋‧王安石【文‧「兵法所謂以夷攻夷。」】]

├以死明志:形容堅守貞操的人士,以自刎來表明自己的清白 [民國‧金庸【射鵰英雄傳十七回‧「事到臨頭,若是真的無法脫離,只有以死明志了。」】]

├以卵擊石:比喻兩方的強弱實力相差太多,若以脆弱的力量,去打擊堅實的敵人,有如雞蛋碰石頭一樣,其結果必然慘敗了 [荀子‧議兵篇‧「以桀詐堯,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撓沸。」]

├以攻為守:比喻能洞察機先的戰略家,勢必先採取主動攻擊,作為積極防禦的手段,以避免陷於萬劫不復之中 [南宋‧陳亮【酌古論‧先主篇‧「以攻為守,以守為攻,此兵之變也。」】]

├以言取人:形容領導者若以旁人的言論,來斷定此人品德的好壞,則有失準確性 [西漢‧司馬遷【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以身作則:形容身為領導者,必須先端正自己的言行,親身確實去做到,以作為屬下的榜樣 [詩經‧小雅‧鹿鳴‧「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傚。」]

├以身相許:形容痴情的女子,願意以身體許配給心愛的男人 [民國‧金庸【倚天屠龍記十四回‧「蘇習之聽她這般說,顯有以身相許之意,心中大喜。」】]

├以身許國:形容忠貞的勇士,誓言要用生命來保衛國家的安全 [南史‧羊侃傳‧「吾以身許國,誓死行陣。」]

├以身試法:比喻不畏威權的人,不惜借用身體觸犯,去挑戰法律的公信力 [東漢‧班固【漢書‧王尊傳‧「願諸君卿勉力正身以率下。明慎所職,毋以身試法。」】]

├以和為貴:形容眾人在一團體中,大家若能和平相處,才是一件最為可貴的事情 [論語‧學而篇‧「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

├以治而亂:比喻昏庸無能的君主,不懂得治國之道,非但沒有使國家繁榮起來,反而將國家帶往更加紊亂的局勢中 [西漢‧劉安【淮南子‧詮言訓‧「有以欲多而亡者,未有以無欲而危者也;有以欲治而亂者,未有以守常而失者也。」】]

├以物易物:形容在遠古時代沒有錢幣流通時,則是以物品互相交換,作為買賣的一種方式

├以客為尊:形容貼心的商家,服務周到,能以尊重客人的需求為主要考量

├以歪就歪:比喻應變能力強的人,能以偏差的錯誤,就此順從偏差而行,並無大礙

├以毒攻毒:比喻在現實世界中,必須要以險惡刁鑽的計謀,才能克制狡滑奸詐的小人 [清‧曹雪芹【紅樓夢五十一回‧「這個叫做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

├以框自限:比喻心生膽怯的人,不敢面對險惡多變的真實世界,向外跨出一步,反而把自己拘禁在一小空間內 [金史‧完顏素蘭傳‧「今聖主在上,一視同仁,豈可以一家之民自限南北,坐視困餒而不救哉!」]

├以珠彈雀:比喻愚昧的富豪,把珍貴的極品當作便宜貨來使用,若有所斬獲時已得不償失了 [莊子‧讓王篇‧「今且有人於此,以隋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

├以茶代酒:形容文雅的詩人在相會時,常以清淡溫和的茶香,來代替濃烈斥鼻的酒味

├以蚓投魚:比喻狡滑的詐騙集團,以厚利誘惑貪婪者上當受騙 [北史‧薛辯傳‧「魏收曰:『傅縡所謂以蚓投魚耳。』」]

├以假亂真:形容奸詐的商人,以假商品充當真貨物,而到處推銷行騙 [敦煌變文集‧捉季布傳文‧「因接秦家離亂後,自號為王假亂真。」]

├以偏概全:用以批評視野狹隘的人,只會以偏私的己見,去概說全體的內容

├以淚洗面:形容遭遇不幸的人,因極為悲痛而哭得很傷心的樣子 [南唐書‧「此中日月,惟終日以淚洗面耳。」]

├以訛傳訛:形容謠言之可怕,可以愈傳愈離譜 [清‧曹雪芹【紅樓夢五十一回‧「古往今來,以訛傳訛,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這古跡來以愚人。」】]

├以湯止沸:比喻人若用錯方法非但不能消滅禍根,反而助長其盛勢,就像用熱湯去冷卻沸騰的開水,將是徒勞無功的事情 [呂氏春秋‧盡數‧「夫以湯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則止矣。」]

├以湯沃雪:形容輕而易舉就能完成的事情,就像以熱湯去溶化冰雪一樣快速 [西漢‧劉安【淮南子‧兵略訓‧「若以水滅火,若以湯沃雪,何往而不遂,何之而不用。」】]

├以逸待勞:比喻投機取巧的人,想利用優閒輕鬆的方法,去代替辛苦的勞動,就能獲得豐富的報酬 [三十六計‧以逸待勞‧「因敵之勢,不以戰;損剛益柔。」]

├以儉養廉:形容有德者,能以勤勞節儉來修養高潔的廉恥心 [宋史‧范純仁傳‧「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以德化民:形容聖明的主政者,能以高潔的道德情操,來感化人民的愚昧無知 [新清史‧世祖本紀二‧「帝王以德化民,以刑輔治。」]

├以德服人:形容有道德修養的領袖人物,能以仁、義、禮、智、信等作為根基,使眾人心悅而順從之 [孟子‧公孫丑篇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以德報怨:比喻胸懷大度的人士,能以寬容諒解的心胸,不去計較心中充滿怨恨的人 [論語‧憲問篇‧「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德報?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以暴易暴:形容野蠻粗魯的人,只會用暴力去制止暴力的發生 [西漢‧司馬遷【史記‧伯夷列傳‧「周武王伐紂,天下宗周,獨伯夷叔齊餓於首陽,歌曰:『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以鄰為壑:比喻自私的人,只知謀取暴利,卻把困難和災禍都轉嫁給他人了 [孟子‧告子篇下‧「是故禹以四海為壑,今吾子以鄰國為壑。」]

├以髮試火:比喻人若憑空去冒險,做無謂的犧牲,實在是毫不值得

├以戰養戰:比喻善用謀略的智者,能將占領敵人土地上的所有可用資源,作為支持戰爭之用

├以靜養身:形容德行高深的人,能以平靜的心情,來修養心性品德

├以禮相待:形容雙方都以客氣的禮貌,去對待彼此 [明‧施耐庵【水滸傳九十七回‧「宋江以禮相待,用好言撫慰。」】]

├以莚撞鐘:比喻不明事理的人,若自不量力,將對局勢毫無實質的影響力 [東漢‧班固【漢書‧東方朔傳‧「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莚(草莖)撞鐘。」】]

├以人為鑒─可知得失:比喻謹言慎行的人,能以他人言行舉止的好壞,作為自己行事的參考依據 [唐書‧魏徵傳‧「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

├以力服人─非心服也:用以說明有霸權心態的強者,若常以武力去威服眾人,則將難以得逞 [孟子‧公孫丑篇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以譏諷人所說的話題中,前後互相抵觸,彼此有矛盾之處 [韓非子‧難勢篇‧「人有矛與盾者,譽其盾之堅,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物無不陷也。』人應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如何?』其人弗能應也。」]

├以古為鏡─可知興替:比喻慎事明理的人,能把歷史興盛衰敗的過程,作為自己事業的借鏡 [宋‧永明延壽【宗鏡錄卷十‧「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以仁安人─以義正己:形容有德者能以仁慈來安定人心,用義理來糾正自己的行為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以仁安人,以義正我;故仁之為言人也,義之為言我也,言名以別矣。」】]

├以少勝多─以寡擊眾:比喻弱者不怕惡勢力的威脅,而奮起直追,最後戰勝強敵 [唐‧杜佑【通典‧兵三‧「以多擊少,必取於晨朝,以寡擊眾,必候於日暮:如此則兵多詭伏,將有深謀。」】]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形容文人雅士以文康活動,來結交新朋友;而朋友之間,又能互相勉勵輔助,以精進學業 [論語‧顏淵篇‧「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以正守國─以奇用兵:比喻國軍將士能以正直忠誠的心胸,來保衛國家安全;又運用玄奇奧妙的兵法,達到克敵制勝為目標 [老子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以正兵合─以奇兵勝:比喻國軍若能以正直的信念,則上下就會團結一條心;以奇妙多變的招術,就能戰勝敵人 [孫子兵法‧兵勢篇‧「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以近知遠─以微知明:比喻凡事皆能從小細微的顯著,而推知大環境的劇烈變化 [荀子‧非相篇‧「故曰:以近知遠,以一知萬,以微知明,此之謂也。」]

├以柔克剛─以靜制動:比喻已看清局勢變化的人,能以柔順婉約的氣質,去抗拒剛硬莽動的行為 [民國‧金庸【書劍恩仇錄三回‧「石雙英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不數招已將周綺一柄刀裹住。」】]

├以財交者─財盡絕交:用以說明兩人若以錢財作為結交朋友的手段,則當沒錢花用時,彼此也就會斷絕來往的關係了 [戰國策‧楚策一‧「以財交者,財盡則絕交。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

├以財為草─以身為寶:用以勸人應將錢財視為雜草廢物,而把愛惜身體生命,看成是稀世珍寶一樣 [西漢‧劉向【說苑‧卷十六‧「義士不欺心,廉士不妄取。以財為草,以身為寶。慈仁少小,恭敬耆老。」】]

├以強凌弱─以富壓貧:形容在現實生活中,強者欺壓弱者是經常所發生的事情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比喻人若懷有復仇的心態時,則當別人怎麼對待我,我就會怎樣對待人家 [舊約全書‧埃及記二十二章‧「若有別害,就要以命償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

├以勢交者─勢傾則絕:比喻人若以權勢作為結交朋友的手段時,當權勢沒落後,則朋友也隨之而遠離了 [隋‧王通【文中子】]

├以微巧成─以疏拙敗:比喻明白事理的人,能以精微巧妙的手法,將事情圓滿做成功;若做事鬆散又沒有計畫,就很容易遭受失敗了 [韓非子‧難四篇‧「事以微巧成,以疏拙敗。」]

├以管窺天─以蠡測海:用以批評見識狹小的人,自不量力,不懂得世局變化,卻要用管子看天地之廣大,或用小器皿去衡量大海的寬闊,皆是不切實際的舉動 [東漢‧班固【漢書‧東方朔傳‧「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莚撞鐘。」】]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比喻領導者徵求人才時,若以外貌來評判一個人的品德好壞,則必然有所疏漏而容易失去準確性 [西漢‧司馬遷【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以銅為鏡─可整衣冠:形容用銅面當作鏡子,可以整理服裝儀容,使人穿著更為得體美觀 [唐‧李世民【「以銅為鏡,可整衣冠。以人為鏡,以知得失。」】]

├以權謀私─爭功諉過:比喻在險惡的政局變化中,彼此皆以權勢來謀取私人的利益,到最後必定會因為爭取功勞而互相推卸責任了 [尚書‧大禹謨篇‧「天下莫與女(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付 +

├付之一炬:形容人在一生全部的心血財產,都被一場大火給燒光了 [唐‧杜牧【阿房宮賦‧「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付之一笑:形容新聞焦點人物,在面對別人的評論時,皆毫不在意,只以微笑來回應大家而已 [清‧曹雪芹【紅樓夢三十回‧「別人總沒解過他們四人的話來,因此,付之一笑。」】]

├付諸東流:比喻人辛勤負出的所有心血都已落空,就好像隨著洪水而被沖走一樣淒慘 [明‧高啟【詩‧「世情付與東流水。」】]

┬仔 +

├仔仔細細:形容文理密察的人,觀察事物活動的情形,看得非常清楚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二十七回‧「此時黃胖姑把折稿接在手中,早已仔仔細細看了一遍。」】]

┬他 +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比喻藉用他人的言論,來糾正自己的錯誤,可以彌補其不足 [詩經‧小雅‧鶴鳴篇‧「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蘀。他山之石,可以為錯。」]

├他有來言─我有去語:形容好朋友之間的情誼深厚,經常保持密切的連絡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四十回‧「這等一個『扛七個打八個』的何玉鳳,『你有來言我有去語』的張金鳳。」】]

├他養我小─我養他老:形容父母扶養子女長大成人後,則子女也應有反哺之心,奉養父母到年老

┬仗 +

├仗勢欺人:形容兇惡的暴徒,利用權勢來欺壓弱小的老百姓 [元‧王實甫【西廂記‧張君瑞慶團圞‧「他憑師友君子務本,你倚父兄仗勢欺人。」】]

├仗義執言:形容正義之士,因迫於義憤而勇敢直言,說出一句公道話,絲毫無畏懼權勢的壓迫 [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此人姓范名汝為,仗義執言,救民水火。」]

├仗義疏財:形容有正義感的人,能行俠仗義,捐助錢財去幫助弱小族群 [明‧笑笑生【金瓶梅一回‧「小旋風柴進,他那裡招攬天下英雄豪傑,仗義疏財,人號他做小孟嘗君。」】]

┬代 +

├代父從軍:形容古代孝順懂事的花木蘭,代替年老的父親去當兵打仗,來保衛國家 [花木蘭傳]

├代罪羔羊:比喻只是替人頂罪的冒失鬼而已

├代遠年湮:形容時間已經非常久遠,而年數也被遺忘了

┬令 +

├令人髮指:形容使人感到極為憤怒的事情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樊噲(嚥)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

├令出如山:形容軍隊的行政命令,威嚴持重,一旦頒布出去,非得貫徹執行不可,決無變更 [尚書‧周官篇‧「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

┬仙 +

├仙人道士:形容隱居在山林中的修行者 [黃庭內景經‧仙人章‧「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以為真。」]

├仙凡路隔:用以感歎死去的人,已不能與在世者相見了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三十一卷‧「今三年限滿,仙凡路隔,豈復有相見之期乎!」】]

├仙女下凡:形容美麗大方的少女,猶如從天上而降一般嬌艷動人 [宋代‧太平廣記‧卷四百八十六‧「見她姿態容貌十分艷麗,就像是一位仙女下凡。」]

├仙丹妙藥:比喻能夠醫治各種疑難雜症的上好良藥 [民國‧金庸【鹿鼎記十一回‧「我這靈丹妙藥,靈得勝過菩薩的仙丹,你這可相信了罷!」】]

├仙姿玉質:形容少女的容貌秀逸,肌膚細嫩有光澤的美姿 [宋代‧太平廣記‧卷二百三十七‧「載寵姬薛瑤英能詩書,善歌舞,仙姿玉質。肌香體輕。」]

├仙風道骨:比喻讀書人有品格清高,瀟灑自在,超脫凡俗的氣質 [唐‧李白【大鵬賦序‧「余昔於江陵見天台司馬子微,謂余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

├仙露明珠:形容書法圓潤光滑,有如仙露和明珠一般亮麗 [清‧曾樸【孽海花十回‧「忽然一滴楊枝術,劈頭洒將來,正如仙露明珠,瓊漿玉液。」】]

┬充 +

├充耳不聞:形容自高自大者,故意不理會他人所說的話,而塞住耳朵裝作沒聽到的樣子 [詩經‧邶風‧旄丘‧「叔兮伯兮,褒如充耳。」]

┬兄 +

├兄弟鬩牆:形容親兄弟之間因感情不和睦,而經常吵架 [詩經‧小雅‧常棣‧「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

┬冬 +

├冬扇夏爐:比喻愚昧無知的人,處世皆不看清楚時務變化又不明事理,經常顛倒是非觀念

├冬烘先生:用以譏笑知識淺薄,頭腦老舊,做事迂腐拘謹,又不知通權達變的書呆子 [宋‧葉夢得【避暑錄語卷上‧「唐人言冬烘是不了了之語,故有『主司頭腦大冬烘,錯誤顏標是魯公』之言。」】]

├冬暖夏涼:形容氣候溫和宜人的地方,在冬天時很溫暖,而夏天則很涼爽

├冬溫夏清:形容環境優雅的山林,在冬天時氣候溫和,而夏天則清爽宜人 [禮記‧曲禮篇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出 +

├出人頭地:比喻有志青年經過一番努力之後,終於在眾人之中脫穎而出,有了自己的一片事業天空 [宋史‧蘇軾傳‧「軾以書見歐陽修,修語梅聖俞曰:『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

├出口成章:形容文思敏捷的人,有談吐高雅和舉止斯文的態度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七十九回‧「人皆言子建出口成章,臣未深信。」】]

├出手大方:形容涉世未深的富家子弟,花錢很爽快,絲毫不吝嗇 [清‧曹雪芹【紅樓夢五十一回‧「成年家大手大腳,替太太不知背地裏賠墊了多少東西。」】]

├出水芙容:形容美人的容貌姿色,清秀艷麗,猶如水中長出來的荷花一般高雅 [清‧王士禎【師友詩傳錄‧「古之名篇,如出水芙容,天然豔麗。」】]

├出乎意料。形容事情發生地很突然,已超出眾人的意想之外了 [隋書‧劉子翊傳‧「每朝廷疑議,子翊為之辯析,多出眾人意表。」]

├出生入死:用以讚揚不怕危險的勇士,膽敢進入死地,有冒險犯難的精神 [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

├出言不遜:形容品格低賤的人,說話粗俗惡劣,無故開口傷人又不講道理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遜,何不殺之。」】]

├出身寒門:形容家境清寒,出身背景很卑微的窮人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二回‧「我與汝出身寒微,非張讓等,焉能享此富貴?」】]

├出師不利:比喻人在計畫要開始出任務時,即遭受到嚴重挫敗的考驗 [唐‧杜甫【蜀相詩‧「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出恭入敬:形容做事嚴謹的人,處世態度皆恭敬有禮,待人很客氣的樣子

├出神入化:比喻手藝極其純熟靈巧,已融入到大自然的千變萬化中,而達到神化的絕妙境界了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莊子休鼓盆成大道‧「莊生嘿嘿誦習修煉,遂能分身隱形,出神變化。」】]

├出將入相:用以稱讚官居高貴顯赫,且又文武兼備的大將軍 [舊唐書‧李德裕傳‧「出將入相,三十年不復重遊。」]

├出爾反爾:形容做事輕浮的人,行事或議論經常反覆無常又自相矛盾,不能給別人一個滿意的答覆 [孟子‧梁惠王篇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出雙入對:形容感情極親密的情侶,時常在一起出現於公共場合中

├出類拔萃:形容才能出眾,資質超群的才子 [孟子‧公孫丑篇上‧「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

├出言不當─反受其害:用以說明當說話不能謹慎小心時,就會傷害到自己的誠信問題,而帶來不必要的困擾 [西漢‧劉向【說苑卷十六‧「口者,關也;舌者,兵也;出言不當,反自傷也。」】]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比喻善於謀略者,能夠趁著敵人不注意時,採取攻擊行動,使敵人來不及準備應戰 [孫子兵法‧計篇‧「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出門在外─諸多不便:形容獨自一人在外頭工作生活,則會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清‧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五十六回‧「我終年出門在外,家中沒人照應。」】]

┬刊 +

├刊碑立石:形容有心人將偉人的事蹟或功德,刻在石碑上,以流傳給後世人知道 [西晉‧陳壽【三國志‧吳志‧虞翻傳‧「會稽典錄曰:『上虞女子曹娥,父溺江流,投水而死,立石碑紀,炳然著顯。』」】]

├刊落浮辭:比喻寫作嚴謹的人,刪除文章中浮華而不切實際的辭語 [後漢書‧皇甫張段列傳‧「初,牟氏章句浮辭繁多,有四十五萬餘言。」]

┬加 +

├加油打氣:形容熱情的觀眾們,在精神上為比賽者搖旗吶喊,以增加其聲威而鼓舞士氣

├加油添醋:形容好事者,增加文章原本的內容,而超出原有的風貌了 [民國‧金庸【鹿鼎記二十四回‧「韋小寶加油添醋的說了經過,只把康熙聽得出了一身冷汗。」】]

├加冕有功:形容長官特地獎賞有功勞的人員

├加膝墜淵:比喻心理變態者的愛憎無常,如所愛慕的人,就會想辦法使他生存,而厭惡的人,就會想排斥他 [禮記‧檀弓篇下‧「今之君子,進人若將加諸膝,退若將墜諸淵。」]

├加薪助火:比喻人遇上危難時,若用錯方法去處理,非但不能消滅禍根,反而助長其威風 [戰國策‧魏策三‧「夫以地事秦,譬猶抱薪而救火也,薪不盡則火不止。」]

┬功 +

├功力悉敵:比喻彼此的才學相同,實力也相當 [民國‧金庸【書劍恩仇錄十六回‧「武林中高手相搏,如果功力悉敵,確是常有同歸於盡的。」】]

├功不可沒:形容無名英雄的功勞之大,不可被忽略掉 [唐書‧儒學下‧「夫功不可棄,君不可下,長不可輕。」]

├功不唐捐:比喻人所負出的辛勞,花費的時間,均沒有白費,必能有所獲得 [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

├功同良相:用以表彰功績優良的人士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二十回‧「但是藥鋪門里門外,足足掛著二、三十塊匾額:什麼『功同良相』。」】]

├功名利祿:形容人世間的一切名利和榮華富貴 [宋代‧太平廣記‧卷二百三十五‧「孫伯翳不追求功名利祿,願意作一位寄情於山野之間的隱士。」]

├功成名就:比喻人生若能成就功業,得到好名聲,乃是生命中最為光榮的事情了 [墨子‧修身篇‧「功成名遂,名譽不可以虛假。」]

├功成身退:用以勸人在大功告成之後,已無發揮長才之時,就應立即辭去官職而引退深居,這才是明智之舉 [老子第九章‧「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功利主義:比喻目光短視的人,只顧著眼前的利益,而不能深謀遠慮,為將來設想 [東漢‧班固【漢書‧刑法志‧「世方爭於功利,而馳說者以孫、吳為宗。」】]

├功宏化育:用以表彰教師的功勞極大,如同天地化育萬物一般偉大 [中庸第二十二章‧「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

├功高震主:比喻微臣所建立的功勞之大,足以驚動君主的權勢,對於君位構成很大的威脅 [梁書‧陳慶之傳‧「功高不賞,震主身危,二事既有,將軍豈得無慮?」]

├功敗垂成:比喻人生事業在快要成功的時候,卻遭受到極嚴重的挫敗 [西漢‧司馬遷【史記‧樂毅列傳‧「集解夏侯玄曰:『不幸之變,世所不圖,敗於垂成,時運固然。』」】]

├功業彪炳:用以讚揚強人所建立偉大的事業基礎 [漢‧劉歆【西京雜記卷六‧「文章璀璨。彪炳煥汗。」】]

├功過參半:形容主政者的生平事蹟,被評定為有功勞也有過失之處 [金史‧高汝礪傳‧「凡有以功過言於朕者,朕必深求其實。」]

├功德無量:比喻善心善行的福報,將是無可限量的延伸 [禮記‧王制篇‧「有功德於民者,加地進律。」]

├功不獨居─過不推諉:比喻為人正直的同事,不會將功勞獨自佔為己有;當有過錯時,也不會隨便推卸給他人

├功夫下深─鐵杵成針:用以勉勵人做事只要肯努力下苦功夫,有堅定的毅力和恆心而持久不懈,必定有成功的一天,如同鐵棒也能磨成細小的繡花針一樣 [潛確類書卷六十‧「李白少讀書,未成,棄去。道逢老嫗磨杵,白問其故,曰:『作鍼(針)。』白自感其言,遂卒業。」]

├功成不居─成就他人:比喻胸襟開闊的人,當建立功業之後,並沒有獨自佔有,反而將其成果,去幫助他人的事業成功 [老子第二章‧「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包 +

├包君滿意:形容商家以貼心的服務態度,使客人感到很溫馨親切

├包羅萬象:形容內容豐富,包含各種奇奇怪怪的景象 [明‧施耐庵【水滸傳一百零二回‧「包羅萬象,道合乾坤;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比喻愚痴的人做了虧本生意,而血本無歸

┬匆 +

├匆匆忙忙:形容行程很緊湊,而時間又趕不及 [清‧劉鶚【老殘遊記續集三回‧「三爺說:『那還用說。』也就匆匆忙忙下山回家去了。我送他到大門口。」】]

┬北 +

├北面稱臣:比喻恭敬有禮的人,正式就任官職,甘願屈服在他人底下做事情 [孟子‧萬章篇上‧「舜南面而立,堯帥諸侯,北面而朝之。」]

┬半 +

├半工半讀:形容家境窮苦但用功的書生,只能一面在工廠做苦工,而一面到學校裡進修讀書

├半斤八兩:用以譏諷兩人拙劣的程度,相差不遠 [宋‧普濟【五燈會元‧法恭禪師‧「半斤元來是八兩。」】][孟子‧梁惠王上「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半付祝融:形容美麗的家園,已被大火燒掉了一大半 [清末‧連橫【台灣通史‧自序‧「重以改隸之際,兵馬倥傯,檔案俱失,私家收拾,半付祝融。」】]

├半生不熟:比喻人的技藝尚未完全純熟精練,猶如食物尚未完全煮熟,就不能端上桌面來 [民國‧金庸【鹿鼎記二十二回‧「這招半生不熟,似是而非的招數定然無效。」】]

├半死不活:形容人已毫無生氣,就像快要死掉的樣子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八十七回‧「他強姦她不依,一頓繩子勒的半死不活的。」】]

├半信半疑:形容人對事情產生質疑,雖然有些相信,但某部份則不敢苟同 [清‧成鷲【羅浮采藥歌‧「相逢一一為予說,予心半信還半疑。」】]

├半面之交:形容兩人只有見過一次面的緣份而已 [後漢書‧應奉傳‧「造車匠於內開扇,出半面視奉。」]

├半推半就:比喻人在心中已經默許,只是在表面上故意推辭,裝作不太願意接受的樣子 [元‧王實甫【西廂記‧「一個兒半推半就,一個兒又驚又愛。」】]

├半途而廢:形容輕率的人,做事情沒有恆心,不能堅持到底,經常行走到一半就棄止了 [禮記‧中庸第十一章‧「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

├半新不舊:形容雖是長年所堆放的物品,但依然新穎,還不算太破舊 [清‧曹雪芹【紅樓夢九十回‧「鳳姐把岫煙內外一瞧,看見雖有些皮綿衣服,已是半新不舊的。」】]

├半路出家:比喻不是本業出身的人士,而是在中途才改行,重新開始去學習一技之長 [明‧吳承恩【西遊記三十二回‧「這和尚是半路出家的。」】]

├半截入土:用以感嘆人生的歲月所剩不多,將不久於人世了 [宋‧蘇軾【東坡志林‧「汝已半截入土,猶爭高下乎?」】]

├半截殘缺:形容戰後的國土支離破碎,家園殘缺不全的慘狀

├半壁江山:形容國土淪陷後,只剩下大半破碎不全的殘局而已 [清‧蔣士銓【臨川夢傳奇‧「這半壁江山,卻被老夫斷送了。」】]

┬去 +

├去日苦多:比喻時間匆促,很快就流逝了 [三國‧魏‧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去住兩難:比喻毫無定見的人,現在的心情飄忽,是要離開或住下來,都很難做決擇 [漢‧蔡琰【胡笳十八拍‧「十有二拍兮哀樂均,去住兩情兮難俱陳。」】]

├去苦得樂:比喻人生已脫離痛苦的深淵,而得到快樂的泉源

├去蕪存菁:形容品管嚴格的公司,能做到去除劣質品,而保持優良產品的高水平 [民國‧金庸【笑傲江湖三十四回‧「這數十年來,他去蕪存菁,將本派劍法中種種不夠狠辣的招數,一一修改。」】]

├去邪勿疑─任賢勿猜:形容人若要徹底去除邪惡的念頭,就絕不可遲疑不決;而任用賢才則要充分信任,不可去質疑他的做事能力 [唐書‧魏徵傳‧「若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賢勿猜,可以與矣。」]

├去其害馬─無令敗群:比喻正義之士徹底剷除團體中的敗類,以免破壞全體秩序,而危害到大多數人的權益 [莊子‧雜篇‧徐無鬼‧「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