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c11-4劃
┬羞 +
├羞刀難入:比喻事情既已發生,將難以收拾殘局
┬習 +
├習以性成:形容人在長久習慣的動作,便成為一種習性了 [後漢書‧陳寔(實)傳‧「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於此,梁上君子者是矣。」]
├習以為常:形容每天已經習慣的動作,將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情了 [清‧李汝珍【鏡花緣四回‧「三十餘年,習以為常。」】]
├習閒成懶─習懶成病:用以說明人若學會優閒的享受之後,就會變得開始懶惰,當出現懶散之後,身心就容易生病了
├習勤忘勞─習逸成惰:用以勸人若能勤奮好學,便可忘記勞苦辛酸;如有學習厭倦怠惰時,就會開始變成懶散了 [清‧李惺【西漚外集‧藥言‧「習勤忘勞,習逸成惰。」】]
┬聊 +
├聊以解嘲:形容名人用聊天的方式,來作各種掩飾,以擺脫別人對自己的嘲笑 [漢‧張衡【鴻賦序‧「慨然其多緒,乃為之賦,聊以自慰。」】]
├聊勝於無:比喻器物雖有不如意的地方,但能姑且一用,總比沒有來得好一些 [晉‧陶淵明【和劉柴桑詩‧「弱女雖非男,慰情聊勝無。」】]
┬脫 +
├脫口成章:形容文思敏捷的人,隨口即可說出一段優美文雅的好詩辭 [宋‧蘇軾【黃州再祭文與可文‧「脫口成章,粲莫可耘。」】]
├脫口而出:形容文人雅士的才思敏捷,雖不加思索就能對答如流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八回‧「大約一部之中,至少亦有一半看熟在肚裏,不然怎麼能夠脫口而出呢?」】]
├脫衣露體:形容無知的少女,毫無榮辱心,就在表演的舞臺上脫光衣服露出玉體來 [清‧曹雪芹【紅樓夢九十七回‧「難道他個女孩兒家,你還叫他赤身露體精著來光著去嗎?」】]
├脫胎換骨:比喻人從原本的形式中,完全改變成另外一種展新的風貌 [北宋‧釋惠洪【冷齋夜話‧「黃庭堅曰:『不易其易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窺入其意而形容之,謂之奪胎法。』」】]
├脫然無累:形容正處於得意的人,心情灑脫自在,絲毫不受外在環境所牽累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原首人等也要洒派些,免得他每做對頭,才好脫然無累。」】]
├脫穎而出:比喻才智雙全的人,從眾人之中超拔,而顯出過人的本領來 [西漢‧司馬遷【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使毛遂蚤得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脫韁野馬:比喻未受禮教薰陶的俗子,猶如野馬一般的狂野性情,令人無法駕御控制或馴服
├脫俗超眾─非同一般:形容賢德有文質的氣習,而超脫大眾,比一般人更為優雅高尚 [民國‧金庸【神鵰俠侶十七回‧「只是她秀雅脫俗,自有一股清靈之氣。」】]
┬舵 +
├舵後生風:比喻人生事業皆一帆風順,猶如船後頭有一陣強風,將船兒推向更前方一樣
┬船 +
├船堅砲利:形容國力壯盛的國家,擁有堅固而強大的海軍艦隊 [清末‧連橫【臺灣通史‧施琅傳‧「方得船堅兵練,事事俱備。」】]
├船頭相罵─船尾講話:形容恩愛的夫妻,雖然時有吵架,但吵過之後很快又合好了
┬莘 +
├莘莘學子:形容正在為課業而努力學習的學生 [清末‧連橫【台灣通史‧文苑列傳‧「而二百數十年來,莘莘學子,競為制藝,以趣科名。」】]
┬莫 +
├莫可奈何:形容人因對於問題絲毫沒有解決的辦法,而感到非常苦惱哀怨 [情夢柝十四回‧「對眾人道:『你們只管吹打,我自有賞。』也莫可奈何。」]
├莫名其妙:比喻事情之離奇古怪,使人完全摸不著頭緒,也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清‧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四十八回‧「大家看見,莫名其妙,只得把他退回去。」】]
├莫逆之交:形容彼此是心意相投,意見完全沒有抵觸的好朋友 [莊子‧大宗師篇‧「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人相與友,相視而笑,莫逆於心。」]
┬莊 +
├莊嚴持重:形容道德高深的智者,其態度莊敬嚴肅,穩重老成的樣子 [民國‧金庸【射鵰英雄傳三十一回‧「大殿上佛前供著一盞油燈,映照著佛像寶相莊嚴。」】]
├莊敬自強─處變不驚:用以勉勵世人,要以莊重恭敬的態度,自立自強;當處於變動不安的年代時,也不必感到驚慌失措 [易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荷 +
├荷槍實彈:形容英勇的軍人全副武裝,手持機槍又裝滿子彈,有準備要戰鬥的姿式 [清末‧徐枕亞【玉梨魂二十九章‧「以文弱書生荷槍挾彈、從容赴義者,不知凡幾。」】]
┬處 +
├處之泰然:形容胸襟豁達的人士,毫不在意自己的處境如何,皆能坦然地去面對現實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雍也篇‧「顏子之貧如此,而處之泰然,不害其樂。」】]
├處心積慮:比喻有心機的人,內心早已懷有很深厚的蓄意,想要去陷害他人 [春秋穀梁傳‧隱公元年‧「何甚乎鄭伯?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於殺也。」]
├處約固窮:形容君子的生活簡單樸素,雖然處於窮困,但仍能堅守正道 [西漢‧揚雄【法言‧學行卷‧「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屢空者能久處約之驗。」】]
├處富知貧:用以提醒有錢人,雖處於富貴寬裕的生活,但仍要體認貧窮人家的痛苦和窘境 [明‧洪自誠【菜根譚一八七‧「處富貴之地,要知貧賤的痛癢;當少壯之時,須念衰老的辛酸。」】]
├處亂思治:比喻有志青年若處於動盪不安的年代時,就應該去思考危難,如何整治國家的朝政 [管子‧宙合篇‧「賢人之處亂世也,知道之不可行。」]
├處世從容─則有餘味:形容人生在世,若能從容不迫,達觀進取,則生活上將會有更豐富的收獲 [民國‧陶覺【「處世從容,則有餘味。為人從容,則有餘年。」】]
├處高居勝─必當後危:用以警告世人雖處於優勢,固然很容易得勝,但要考慮到後續的發展問題 [西漢‧桓寬【鹽鐵論‧結和‧「夫偷安者後危,慮近者憂邇。」】]
├處貧如富─處賤如貴:形容達觀進取的人,能安貧樂道,雖處於貧賤清寒,也不會埋怨自己的家世背景比別人差 [春秋‧魯‧顏淵【「處貧如富,處賤如貴,無勇而威,與世交通,終身無患難。」】]
┬蛇 +
├蛇口蜂針:比喻說話極為陰險狠毒的大惡人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二十五卷‧「邊蛇口中草,蝎子尾後針。」】]
├蛇陰蠍毒:比喻世上最為惡毒的人,如同毒蛇毒蠍一樣陰險
├蛇鼠橫行:比喻在地方上的惡霸得勢,而任意胡作非為又專橫霸道 [唐‧白居易【凶宅‧「風雨壞檐隙,蛇鼠穿牆墉。」】]
├蛇蠍美人:形容外表雖然美麗漂亮,但內心卻很陰險的美女 [民國‧金庸【倚天屠龍記五回‧「哼!這年輕姑娘心腸狠毒,甚於蛇蠍。」】]
├蛇入竹筒─曲性不改:用以說明每個人天生固有的本性,將很難加以去改變他
├蛇爬有聲─詭計無影:用以說明大奸人的陰謀詭計,比毒蛇猛獸還要更可怕
┬被 +
├被堅執銳:形容英勇的戰士,身披盔甲,手持尖銳的兵器,來保衛國家的安全 [西漢‧劉向【新序‧善謀下‧「高帝被堅執銳,以除天下之害。」】]
├被髮入山:形容道德清高的人,走避塵俗的迷思,而進入深山中去修行 [韓非子‧外儲說右下篇‧「桓公被髮而御婦人,日遊於市。」]
┬袒 +
├袒胸露背:形容豪放不拘的文人,將上半身裸露出來,有灑脫自在的風姿 [孟子‧公孫丑篇上‧「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於我側,爾焉能浼我哉!」]
┬袖 +
├袖手旁觀:形容人將置身於事外,而不加以過問其事,只是從旁冷眼觀望而已 [唐‧韓愈【祭柳子厚文‧「巧匠旁觀,縮手袖間。」】]
┬袍 +
├袍澤之誼:形容豪傑壯士在軍中當兵時,同袍之間能互相照顧的友好情誼 [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規 +
├規行矩步:形容有德者的行為端正,絲毫不敢稍有超越禮儀規範的舉動 [晉書‧張載傳‧「今士循常習故,規行矩步,積階級,累閥閱,碌碌然以取世資。」]
├規矩準繩:形容心性正直的人,能視規矩如準繩,將其成為生活的章法 [孟子‧離婁篇上‧「聖人既竭目力焉,繼之規矩準繩,以為方員平直,不可勝用也。」]
├規規矩矩:形容行為正當的人,有安分守己的生活態度 [呂氏春秋‧自知篇‧「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
┬許 +
├許許多多:形容人所推測的數量非常眾多 [宋代‧太平廣記‧卷七十四‧「一天夜裡,許許多多的花全都開放,芬香濃烈而又鮮艷。」]
┬設 +
├設身處地:形容有仁慈心的人,能假設自己處在他人的立場,而為他人來著想 [禮記‧中庸篇第二十章‧「體群臣也。」朱熹注‧「體謂設以身處其地而察以心也。」]
┬販 +
├販夫走卒:意指從事小本生意,或替人跑腿的普通人物 [周禮‧地官‧司市‧「夕市,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為主。」]
┬責 +
├責人則明:比喻在責備他人之前,必先明白道理的由來,否則將會讓人難以心服口服 [太平經‧五事解承負法‧「然責人復更明聽。」]
├責言莫多:用以說明長官在責備屬下的忠言,不必囉哩八嗦,只要切中要害,精簡扼要即可
├責無旁貸:形容有擔當的人,能勇於負責,對於自己所應盡的責任,絕不推諉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十回‧「講到護送,除了自己一身之外,責無旁貸者再無一人。」】]
┬貨 +
├貨比三家:用以勸人在購買東西時,要到各家作商品比較後,才不會吃虧上當 [俗語‧「貨比三家不吃虧。」]
├貨賣當時:用以說明一般貨物的價值,是在於市場最有需求時才值錢
├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形容有信譽的商家,其貨品真實,價格實在,即使是老人或小孩也都不會去欺騙他們 [清‧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五回‧「他這是招徠生意之一道呢!但不知可有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字樣沒有。」】]
┬貪 +
├貪小失大:比喻目光短視的人,只因貪圖眼前的小利,卻失去了賺大錢的機會 [呂氏春秋‧權勳篇‧「燕人逐北入國,相與爭金於美唐甚多。此貪於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貪小便宜:形容目光短少的人 ,只會貪圖眼前的小利益而已[清‧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四十一回‧「非但擺架子,還要貪小便宜呢!」】]
├貪天之功:比喻厚顏無恥的小人,完全抹殺別人的辛勤勞動而強奪功績,以佔為己有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
├貪夫殉財:比喻貪愛錢財的人,容易為了迷戀錢財而喪失性命 [漢‧賈誼【鵬鳥賦‧「貪夫殉財兮,烈士殉名。夸者死權兮,品庶每生。」】]
├貪心不足:形容人若有貪求的心態,將永遠都不能感到滿足 [金剛果論‧「世尊曰:愚痴邪見是一毒。貪心不足是二毒。嗔怒忌妒是三毒。」]
├貪生怕死:形容怯懦的人,沒有犧牲奉獻的精神,只會貪求生存而害怕死亡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四十二回‧「喧之逃,非貪生怕死,實欲太叔伸不白之冤耳。」】]
├貪官污吏:形容在政治腐敗時,只知貪財索賄的官員 [元史‧王磐傳‧「貪官污吏,侵害小民,無所控告,惟賴按察司為之申理。」]
├貪者必失:用以說明人若過於貪求而不知滿足時,將會失去更多珍貴的寶藏 [東漢‧班固【漢書‧魏相傳‧「爭恨小故,不忍憤怒者,謂之忿兵,兵忿者敗;利人土地貨寶者,謂之貪兵,兵貪者破。」】]
├貪得無厭:形容貪心的人,盡情索求卻不覺得厭倦,永遠不知滿足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大夫多貪,求欲無厭,齊楚未足與也。」]
├貪贓枉法:形容靡爛墮落的官員,公然違背國家法律,而四處貪取非分之財 [清‧曹雪芹【紅樓夢四回‧「蒙皇上隆恩,起復委用,正竭力圖報之時,豈可因私枉法?」】]
├貪念矇蔽─任人擺佈:形容當人陷入貪財的迷失中時,只有任由他人擺佈捉弄而已 [唐‧薛濤【鏡離台‧「為遭無限塵蒙蔽,不得華堂上玉台。」】]
├貪榮求利─反招羞辱:用以說明人若一心只想貪求榮華富貴,只會帶給自身的羞辱而已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篇‧「或猥婿在門,或傲婦擅室,貪榮求利,反招羞恥,可不慎歟!」】]
┬貧 +
├貧病相連:形容生活貧困的人,則容易生病,而生病之後,將會使人更為窮苦了 [敦煌變文集‧妙法蓮華經講經文‧「悲啼只為身貧病,歡喜還緣遇富饒。」]
├貧嘴薄舌:形容說話輕浮刻薄的人,沒有留一點口德,將會惹人討厭 [清‧曹雪芹【紅樓夢二十五回‧「你們都不是好人!再不跟著好人學,只跟著鳳ㄚ頭學的貧嘴賤舌的。」】]
├貧賤之交:形容兩人同是貧賤時,所結識的好朋友 [後漢書‧宋弘傳‧「帝謂弘曰:『諺云: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聞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貧不可欺─富不可恃:用以奉勸世人,對於窮人不可以去欺負他們,而有錢也不能使人得到永恆的依靠 [明‧洪自誠【菜根譚一七二‧「我貴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帶也;我賤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
├貧不失志─富不顛狂:用以勸人正當貧窮時,不可迷失人生奮鬥的志向;若財運亨通時,也應謙虛為懷,不可狂傲自大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富不必驕,貧不必怨。要看到頭,眼前不算。」】]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用以勸人若身處貧窮時,不可怨天尤人,以諂媚去討好權貴;當有富貴時,也不可有驕傲自大的舉態 [論語‧學而篇‧「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如何?』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貧莫哀恨─賤莫欺心:用以勸人當處於貧窮時,不去怨恨別人;而當身分卑賤時,也不應有虛華的舉態來欺騙自己的自尊心 [治家格言‧陰教四言佳語]
├貧賤夫妻─百事哀怨:形容在現實生活中,處於貧窮卑賤的夫妻,對於諸多事情,將無法如願以償 [唐‧元稹【遣悲懷‧「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貧賤非辱─富貴非榮:用以說明貧窮卑賤並非是一種恥辱,而榮華富貴也不見得是一件特別榮耀的事情 [治家格言‧「貧賤而諂求於人者為辱,富貴而利濟於世者為榮。」]
┬趾 +
├趾高氣揚:形容意氣風發的人,眉梢昂揚,態度傲慢,自以為很了不起的樣子 [左傳‧桓公十三年‧「鬥伯比曰:『莫敖必敗,舉趾高,心不固矣。』」]
┬軟 +
├軟玉溫香:形容美人的肌膚白皙,細嫩而流露芳香 [元‧王實甫【西廂記‧草橋店夢鶯鶯‧「我這裏軟玉溫香抱滿懷,呀,恰便似阮肇到天臺。」】]
├軟弱無能:用以批評懦弱的主政者,其心智膽怯怕事,不敢去承擔國家的重責大任 [宋代‧太平廣記‧卷二百七十五‧「此人軟弱無能,連泥團都不如!」]
├軟硬兼施:比喻一位傑出的管理者,能以懷柔和強硬的手段,同時並用而達到有效管理的目標 [民國‧金庸【書劍恩仇錄五回‧「韓文沖給陳家洛軟硬兼施,恩威並濟,顯功夫,套交情。」】]
┬逍 +
├逍遙自在:形容清閒的人,心情快樂自在,毫無受拘束的樣子 [宋‧普濟【五燈會元一八卷‧「二十四臘,逍遙自在,逢人則喜,見佛不拜。」】]
├逍遙法外:形容犯罪者仍然快樂自在,沒有受到法律的制裁 [春阿氏謀夫案九回‧「所以連奸夫普云,皆各逍遙法外,無人敢惹。」]
┬通 +
├通力合作:形容眾人不分彼此的界限,而能共同努力合作,以完成一件艱巨的任務 [明史‧太祖本紀三‧「春秋耕穫,通力合作,以教民睦。」]
├通天本領:比喻人有極高強的辦事能力 [民國‧金庸【書劍恩仇錄十四回‧「萬矢齊至,縱有通天本領也逃不過去。」】]
├通風報信:意指旁人透露消息給當事者,要他提早作好預防準備 [民國‧金庸【倚天屠龍記三十二回‧「是否想去通風報信,說與你父親知道?」】]
├通宵達旦:形容努力不懈的人,從深夜到天亮為止,都一直在勤奮工作 [舊唐書‧裴寂傳‧「閒以博弈,至于通宵達旦,情忘厭倦。」]
├通病難治:形容一般人經常所發生的老毛病,卻難以根治它 [清‧曾樸【孽海花十六回‧「這叫作『臨時抱佛腳』,也是我們讀書人通病。」】]
├通財之義:比喻彼此講義氣的好朋友,有互相借用錢財,以疏解困境的情義在 [白虎通‧文質篇‧「朋友之際,五常之道,有通財之義,振窮救急之意。」]
├通情達理:形容理智的人,在說話或做事時,能夠通達情理上的圓滿 [清‧石玉琨【三俠五義三回‧「連個謝字也不道,竟有如此不通情理之人。」】]
├通權達變:比喻機靈的人,做事情能識時務,去適應各種環境的變化,隨機應變而不拘泥於古法 [西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先主傳‧「劉備即位前上書漢獻帝曰:『若應權通變以寧靖聖朝,雖赴水火,所不得辭。』」】]
┬連 +
├連本帶利:形容頭腦精明的生意人,能將本金和利息都一起賺回來了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今年他家要連本利都清楚。」】]
├連街合巷:形容房屋建築很密集的社區 [治家格言‧勸世要孩兒‧「勸人生,護鄉村,謹提防,敘四鄰,連街合巷同一命;賊來火發齊聲起,得好鄉鄰勝遠親!」]
├連滾帶爬:形容歹徒因狼狽不堪,而落慌逃跑的樣子 [宋代‧太平廣記‧卷三百五十二‧「游某嚇得渾身冷汗,連滾帶爬出了院門。」]
├連篇累牘:用以譏諷議論的文章太長,而內容重覆又空洞貧乏 [隋書‧李諤傳‧「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
├連鎖反應:比喻當一個狀態發生變化時,其餘的也跟著產生相同的變化 [南齊書‧高逸傳論‧「今樹以前因,報以後果,業行交酬,連瑣相繫。」]
┬速 +
├速戰速決:形容行事快捷的人,猶如騎兵以閃電突擊的戰術,而快速取得勝利 [孫子兵法‧作戰篇‧「兵貴勝,不貴久。」]
┬逐 +
├逐鹿中原:比喻當國家正處於分裂動盪的時候,各地的群雄崛起,紛紛爭相搶奪王位 [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逞 +
├逞暴飾弱:比喻懦弱的人,企圖以強勢暴力的手段,來掩飾自己怯弱的一面 [晉書‧匈奴‧「振鴞響而挻災,恣狼心而逞暴。」]
┬造 +
├造化弄人:用以感嘆命運之神只會故意捉弄人,連當事人也很難決定自己的未來 [唐書‧文藝傳‧「杜審言疾甚,宋之問等省候。答曰:『甚為造化小兒所苦。』」]
├造謠生事:形容喜歡興風作浪的人,憑空假造謠言,故意滋生事端 [孟子‧萬章篇上‧「好事者為之也。」朱熹注‧「好事,謂喜造言生事之人。」]
├造燭求明─讀書求理:比喻好學的人,喜愛刻苦讀書,就是為了追求真理,如同點亮蠟燭,以求取光明人生一樣
┬逢 +
├逢人說項:形容好心人到處稱讚賢德的好處,或替人說情 [唐‧楊敬之【贈項斯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
├逢山開路:比喻不怕挫折的人,當遇到險阻障礙時,能排除萬難,衝破難關,找出一條可行的大道路來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五十回‧「軍旅逢山開路,遇水疊橋,豈有泥濘不堪行之理!」】]
├逢凶化吉:比喻吉星高照的人,雖遇到凶險,但能轉化為吉祥和順的境地 [清‧曹雪芹【紅樓夢四十二回‧「遇難成祥,逢凶化吉,都從這巧字兒來。」】]
├逢場作戲:形容靡爛的官員臨時碰上愉悅的場合,就歡心遊戲,卻不把它當成是一回事 [宋‧道原【景德傳燈錄‧「鄧隱峰云:『竿木隨身,逢場作戲。』」】]
├逢苦不憂─遇樂不喜:用以勸人應以平常心來面對生活,當遇上苦差事時,不覺得憂愁,遇到歡樂事時,也不用太過於高興 [初祖達磨入道四行‧「逢苦不憂,識達故也。」]
┬野 +
├野人獻曝:比喻人所貢獻的功績,非常微不足道,並不值得表彰出來 [列子‧楊朱篇‧「昔者宋國有田夫,常衣縕黂,僅以過冬。暨春東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廣廈隩室,綿纊狐貉。顧謂其妻曰:『負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獻吾君,將有重賞。』」]
├野心勃勃:形容狂妄的人,擁有驕傲自大的企圖心 [左傳‧宣公四年‧「狼子野心,是乃狼也。」]
├野性難馴:形容未開化的野人,性情粗野,行為暴跳,難以被文明所馴服 [汪中【自序‧「余元髮未艾,野性難馴。」】]
├野花閒草:比喻男子在非正式的匹配以外,所愛戀的娼妓 [宋代‧太平廣記‧卷三百四十八‧「澗水濺濺流不絕,芳草綿綿野花發。」]
├野調無腔:形容狂野的人,言語粗俗放肆,聲調雜亂,不知禮節的規矩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一回‧「再見人舉動野調些,言談粗魯些,他便有氣,說是下流沒出息。」】]
┬閉 +
├閉月羞花:形容淑女美麗的容貌,猶如隱閉的月光和含羞的花蕊一樣,帶有羞澀的臉蛋兒 [明‧吳承恩【西遊記九回‧「那劉洪睜眼看見殷小姐面如滿月,眼似秋波,櫻桃小口,綠柳蠻腰,真個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閉目養神:形容身心疲累的人,閉上眼睛後,靜靜地休養精神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二十一回‧「聽了外甥的話,閉目養神了半天,一聲也不響。」】]
├閉門思過:比喻有省思能力的人,將關起房門後,徹底反省自己的過錯 [宋代‧太平廣記‧卷三百七‧「你現在被貶去官職,閉門思過,進行對自己罪過的反省。」]
├閉關自守:形容故步自封的國家,關起機場和港口,不願與外國人通商往來 [易經‧復卦‧「<象>曰: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閉門造車─出不合轍:用以譏諷不識時務的書呆子,只知關起房門埋首書堆,雖去鑽研深奧精微的哲學,但又獨行己見,不願顧及客觀的實際情勢,則將會與現實生活脫節而無所用處 [南宋‧朱熹【中庸或問‧「古語所謂:『閉門造車,出門合轍。』蓋言其法之同也。」】]
┬陳 +
├陳腔濫調:用以批評古板單調的文章或言論,不能切合實際情況的要求 [西漢‧司馬遷【史記‧平準書‧「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
┬陸 +
├陸陸續續:形容客人不間斷地進入到會場來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三十四回‧「正談論間,客人也陸陸續續的來了,於是打住話頭。」】]
┬陰 +
├陰風怒號:形容在冬天的黑夜裡,陰冷鬼異的寒風,大肆狂吹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
├陰盛陽衰:比喻在會場上的女生比男生多 [東漢‧王充【論衡‧說日篇‧「日者,太陽之精也。夏則陽盛陰衰,故晝長夜短;冬則陰盛陽衰,故晝短夜長,氣引之也。」】]
├陰陰沉沉:形容在會場上低沉的氣氛,猶如寒冬一般,有非常陰冷恐怖的感覺 [清‧魏秀仁【花月痕二十四回‧「這會風刮得更大,月都陰陰沉沉的,痴珠驚愕。」】]
├陰晴不定:比喻正在戀愛中的女人,其情緒令人難以捉摸,猶如天氣的變化無常,有時晴天,有時卻下雨一樣 [清‧曹雪芹【紅樓夢三十回‧「伏中陰晴不定,片雲可以致雨,忽一陣涼風過了,唰唰的落下一陣雨來。」】]
├陰間地府:比喻人死後的無明世界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不信死囚牢裡,再沒有個含冤負屈之人?那陰間地府也不須設得枉死城了!」】]
├陰陽怪氣:形容自我封閉的人,其脾氣之古怪,態度很冷漠,令人難以捉摸 [大戴禮‧文王官人‧「考其陰陽以觀其誠,覈(核)其微言以觀其信。」]<民國‧金庸【倚天屠龍記三十回‧「這番話說得陰陽怪氣,但傳在眾人耳中,仍是清清楚楚。」】]
├陰魂不散:形容死去的靈魂,因眷念故居而不肯離去。或批評別人一直緊跟在後頭而不肯罷休 [明‧施耐庵【水滸傳一百二十回‧「今臣等陰魂不散,俱聚於此,伸告陛下,訴平生衷曲,始終無異。」】]
├陰謀詭計:形容大奸人在暗中所策劃的狡詐計謀 [管子‧輕重甲篇‧「陰陽之議合,而得成其天下;此湯之陰謀也。」]
├陰錯陽差:比喻遺憾兩人因湊巧錯過,而不能在同一時間內相碰頭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三十五回‧「那知天下事,陽差之中更有陰錯。」】]
├陰中生陽─陽極歸陰:比喻生命從幽靜中產生光芒,當光輝達到最明亮後,則又轉為暗淡的世界
├陰動生陽─陽靜為陰:比喻生命在黑暗中激發出燦爛的光芒來,當榮耀消逝後,又變為低沉的狀態
┬陶 +
├陶犬瓦雞:比喻毫無實用的東西,就如同陶製的狼犬而不能守夜看家,和瓦做的公雞而不能啼叫司晨 [金樓子‧立言上‧「陶犬無守夜之警,瓦雞無司晨之益。」]
┬陷 +
├陷害忠良:形容卑鄙無恥的小人,借機想害死忠貞的賢良 [後漢書‧臧洪傳‧「將軍舉大事,欲為天下除暴,而專先誅忠義,豈合天意?」]
┬雀 +
├雀屏中選:用以祝賀新好男人被選為最佳的女婿 [新唐書‧竇后傳‧「竇后之父毅以竇后有奇貌,見識不凡,不妄許人。乃畫二孔雀於屏間。凡請婚者,使射二矢,暗中約定中目則許之。射者數十人,皆不合。高祖最後射,各中一目,竇后遂歸之。」]
├雀鼠之爭:比喻目光狹隘的兩人,在進行一場毫無意義的鬥爭 [南齊書‧河南傳‧「肥地則有雀鼠同穴,生黃紫花。」]
├雀躍鼠跳:形容得到意外驚喜的人,有非常高興的心情 [莊子‧在宥篇‧「雲將東遊,過扶搖之枝而適遭鴻蒙。鴻蒙方將拊髀雀躍而遊。」]
┬雪 +
├雪上加霜:比喻運勢不佳的人,接連遭受到許多的災難,使得原本已頹廢的窘境,變得更加困難了 [宋‧道原【景德傳燈錄‧「伊云:『雪上更加霜。』」】]
├雪刺滿頭:形容被剪短的白頭髮,形狀好像雪花一般
├雪泥鴻爪:比喻人生的行蹤不定,聚散無常,其足跡猶如鴻雁留在泥土或白雪上的爪印,皆毫無價值意義 [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雪柏霜松:用以讚譽人品之清高,猶如寒冬中的松柏,不怕嚴酷的冰雪考驗 [宋‧謝枋得【初到建寧賦詩‧「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綱常在此行。」】]
├雪洗恥辱:形容有志之士,立志要為國家徹底洗刷過去莫大的恥辱 [宋代‧太平廣記‧卷二百七十‧「痛快!今天才洗刷掉我的恥辱。」]
├雪壓霜欺:用以感嘆人生在落魄淒涼時,又遭受到眾人的欺壓和嘲諷 [元曲‧岳陽樓‧「受了些風吹日炙,雪壓霜欺。」]
├雪中送炭─雨中送傘:比喻有同情心的人,能在別人遭遇淒涼悲慘的窘境時,給予溫情的援助,就像在寒冬中,送木炭給窮人取暖,或在風雨中,借傘給人避雨一樣 [宋史‧太宗紀‧「淳化四年,雨雪,大寒,再遣中使賜孤老貧窮人千錢米炭。」]
├雪裡埋人─久後自明:用以說明紙包不住火,勸人不可做壞事,否則遲早都會有人知道的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七卷‧「此事必有蹺蹊,久後自明。」】]
┬頂 +
├頂天立地:形容擁有豪邁氣概,頭頂著天腳踩著地,又能承擔重責大任的男子漢 [元曲‧趙氏孤兒‧「我韓厥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兒。」]
┬頃 +
├頃刻之間:形容在極短的時間內 [元曲‧勘頭巾‧「想危亡頃刻參差,端的是垂命懸絲。」]
┬魚 +
├魚水之歡:比喻感情恩愛的夫妻,共同享受性愛的愉悅,如同魚兒得到快樂的泉源一般 [管子‧小問‧「浩浩者水,育育者魚,未有室家,而安召我居。」]
├魚水相逢:比喻夫妻的感情和樂,就像魚兒得到快樂的泉水一樣圓滿 [元曲‧揚州夢‧「魚水相逢,琴瑟和同。」]
├魚目混珠:形容狡詐的奸商,以假貨物充當真商品,來欺騙消費大眾,想矇混過關 [漢‧韓嬰【韓詩外傳‧「白骨類象,魚目似珠。」】]
├魚米之鄉:形容農漁牧耕種的產量,皆非常豐盛的好地方 [明‧施耐庵【水滸傳三十五回‧「我知江州是個好地面,魚米之鄉,特地使錢買將那裏去。」】]
├魚肉鄉民:比喻殘暴無理的惡官吏,無情地剝削農民生存的權益 [後漢書‧仲長統傳‧「魚肉百姓,以盈其欲;報蒸骨血,以快其情。」]
├魚沉雁渺:比喻出外工作的遊子,音信已斷絕,全無消息了 [清‧魏秀仁【花月痕四十二回‧「魚沉雁渺,十分懊惱。」】]
├魚與熊掌:比喻人在兩愛之間,難以作出決擇或取捨 [孟子‧告子篇上‧「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魚爛而亡:比喻國家因為發生內亂,而最後走向滅亡的命運 [前漢紀‧孝惠帝紀‧「百姓一亂,則魚爛土崩莫之匡救。」]
├魚躍鳶飛:形容在天廣海闊中,能自由自在活動的境界 [明‧洪自誠【菜根譚二九一‧「心地上無風濤,隨在皆青山綠樹,性天中有化育,觸處見魚躍鳶飛。」】]
├魚鱗馬齒:形容數量非常眾多 [北宋志傳‧楊家將傳五十回‧「連環寨壘,如山岳之勢;輜重器械,猶魚鱗之多。」]
├魚鹽之利:形容商人自嘆在生意上,只能賺得微薄的利潤而已 [西漢‧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
┬鳥 +
├鳥雀哀鳴:形容人世間淒涼的景象,連鳥雀都會感到悲傷哀怨 [唐‧李頎【古從軍行‧「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鳥語花香:形容春天的風光明媚,到處都是鳥兒歌唱和百花芬芳的景色,非常美麗迷人 [梁‧蕭子範【春望古意詩‧「春情寄柳色,鳥語出梅中。」】唐‧于良史【春山夜月詩‧「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比喻即使是罪大惡極的人也有悔悟之心,能在臨死之前,說出忠懇而良善的話來 [論語‧泰伯篇‧「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用以感嘆當天下太平時,為君主效命的功臣即遭到遺棄,猶如良弓或獵狗已無利用價值時,就任人宰割烹食了 [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句踐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曰:『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鹿 +
├鹿死誰手:比喻在激烈的競賽場中,最後的勝利者,尚未揭曉出來 [晉書‧石勒載記‧「脫遇光武,當並驅於中原,未知鹿死誰手。」]
├鹿乳奉親:形容古代的孝子,假扮小鹿去擠母鹿奶,以事奉體弱多病的老母親 [二十四孝‧鹿乳奉親‧「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雙目,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往深山群鹿之中,取鹿乳供親。」]
┬麻 +
├麻中蓬直:比喻人在優雅高尚的環境中,不需要刻意去調教他,自然就能深受其薰陶 [大戴禮記‧曾子事父母‧「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麻木不仁:用以批評人對世情非常冷酷,反應遲頓又毫無知覺 [明‧施耐庵【水滸傳六十四回‧「看見四處死屍,嚇得渾身麻木,顫做一團。」】後漢書‧班超傳‧「兄年七十,兩手不仁。」]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比喻公司的組織規模雖然微小,但其內部的基本架構,卻一切皆完備無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