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14-2劃

  • Share this:

成語c14-2劃

┬稱 +

├稱心如意:形容人對事功的成果,感到非常滿意,已完全符合自己的心願了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九回‧「這件事交給姐姐,保管你稱心如意!」】]

├稱兄道弟:形容彼此的情感非常親熱,而以兄弟互相稱呼之 [清‧李綠園【歧路燈五十四回‧「你兄我弟稱呼,大嚼滿酣的享用。」】]

├稱體裁衣:用以勸人在做事情之前,應先衡量能與事實相搭配的物件,以符合實際的要求 [南齊書‧張融傳‧「齊太祖曰:『今送一通故衣,意謂雖故,乃勝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減,稱卿之體。』」]

┬竭 +

├竭盡所能:形容有毅力的人,用盡自己所能夠做到的方法,來完成一件艱巨的任務 [禮記‧祭儀篇‧「竭力從事,以報其親。」]

├竭澤而漁─焚林而獵:用以批評目光短視的人,若一味過於貪求,只圖眼前的利益,卻仍不知滿足,當資源枯竭而欲求更多的利益時,則早已是一無所得了 [呂氏春秋‧賞義篇‧「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林而獵,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後將無復。非長術也。」]

┬端 +

├端木遺風:比喻用意深遠的先人,所遺留下來的良好典範 [列子‧楊朱篇‧「端木叔,達人也,德過其祖矣。」]

├端人飯碗─服人家管:比喻在現實環境中,若依靠在他人底下而過生活,就必須受到別人所管束 [清‧曹雪芹【紅樓夢五十八回‧「他乾娘也忙端飯在門外伺候。」】]

┬管 +

├管中窺天:用以批評目光狹小的人,並未能看清楚全局的風貌,只是看到少部分而已 [東漢‧班固【漢書‧東方朔傳‧「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莚撞鐘。」】]

├管窺蠡測:用以批評人的視野狹小,見地膚淺,如同用管孔去看天空,以瓢子來測量海水,皆未能真正了解實際的情況 [莊子‧外篇‧秋水‧「子乃規規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辯,是直用管窺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

├管中窺豹─時見一斑:比喻見識狹隘的人,只有看到物態或事理的少部分而未見整體全貌 [晉史‧王獻之傳‧「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算 +

├算無遺策:比喻老謀深算的智者,計謀非常周密嚴謹,絲毫沒有誤差或遺漏的地方 [南史‧梁簡文帝紀論‧「自謂安若太山,算無遺策。」]

┬精 +

├精打細算:形容精明能幹的商人,懂得衡量支出及成本的計算,必定做到節約而不使其揮霍浪費

├精光飽綻:形容氣宇非凡的壯士,有精神飽滿和容光煥發的相貌 [北齊書‧神武帝紀上‧「目有精光,長頭高顴,齒白如玉,少有人傑表。」]

├精忠報國:比喻義勇的戰士,能竭盡忠誠,去報答國家的恩惠 [宋史‧岳飛傳]

├精於此道:形容好奇心強的人,對於這一門學問,非常有研究 [舊五代史‧高祖本紀下‧「豫章有僧號上藍者,精於術數。」]

├精明能幹:用以誇讚精通事理的人,辦事能力快捷又乾淨利落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六‧「傳說林公精明,能通天上,辨出無頭公案,至今蜀中以為美談。」】]

├精采絕倫:用以讚嘆表演節目非常驚險刺激,已超脫眾家之門 [宋代‧太平廣記‧卷一百七十五‧「一首詠荔枝的詩尤其精采。」]

├精金良玉:比喻人品之純潔而溫和,猶如精煉的金屬,和質地美好的翠玉 [北宋‧程頤【程道明先生行狀‧「純粹如精金,溫潤如良玉。」】]

├精挑細選:形容追求完美主義者,對商品看得非常仔細,又作慎重的挑選

├精疲力盡:形容人的精神非常疲憊,力氣也都早已用完了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三十六回‧「湍制台被他鬧的早已精疲力倦。」】]

├精益求精:比喻好學的人,不斷努力求取上進,追求完美的最高境界 [論語‧學而篇‧「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朱熹注‧「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精神不死:比喻偉人雖已逝世,但其容顏和精神,還是永遠留存在人們的心目中 [晉‧袁宏【後漢紀‧孝明皇帝紀下‧「以為人死精神不滅,隨復受形,生時所行,善惡皆有報應。」】]

├精神百倍:形容人的精神因高昂抗奮,而情緒也為之振奮起來 [清‧李汝珍【鏡花緣九回‧「方才吃完,陡然精神百倍。」】]

├精神抖擻:形容革命軍人的精神振奮,全身充滿旺盛的戰鬥活力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一百十二回‧「二人抖擻精神,戰到三四十合,不分勝負。」】]

├精誠團結:比喻在大敵當前時,眾人更需要精心誠意,團結在一起,以共同抵禦外侮 [王幼學云‧「謂精誠所感,鹽炭不求而自致也。」]

├精辟獨道:形容技藝高超的工匠,有自己獨特精巧的風格 [宋代‧太平廣記‧卷二百七十六‧「他們跟我談論國家興亡之事,天地宇宙之理,觀點都十分精辟絕妙。」]

├精緻典雅:形容工藝品非常精巧細膩,又優雅美觀 [清‧曹雪芹【紅樓夢七十三回‧「一個五彩繡香囊,其華麗精緻,固是可愛。」】]

├精衛填海:比喻人因深冤積怨,而無法平息,以致用某種方式發洩出來 [山海經‧北山經‧「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東海。」]

├精雕細琢:形容塑像的手工細膩自然,雕琢十分精美 [禮記‧學記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精神不運─神智不清:用以說明當人的睡眠不足或精神疲憊時,則頭腦容易反應遲鈍,而思考力也會因此而降低 [莊子‧外篇‧天道‧「此五末者,須精神之運,心術之動,然後從之者也。」]

├精微之理─廣遠之境:比喻德高望重的智者,畢生都在探究精密微妙的哲理,和追求廣闊深遠的心靈境界 [舊唐書‧懿宗列傳‧「王高標峻尚,雅操孤貞,有咸一之用,弘體二之德,學究深遠,理實精微。」]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用以勸人做事情只要有至誠的恆心和毅力,不管遇到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而達成圓滿解決問題的目標 [西漢‧劉向【新序‧雜事篇‧「熊渠子見其誠心,而金石為之開,況人心乎?」】]

┬綽 +

├綽綽有餘:形容辦事能力超強的人,對於單純的事故,皆有極為寬裕的財力,足以應付得宜 [孟子‧公孫丑篇下‧「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無進退,豈綽綽然有餘裕哉!」]

┬綠 +

├綠草如茵:形容原野上的一片綠草,如同鋪上席子一樣光鮮亮麗 [民國‧金庸【射鵰英雄傳十六回‧「坐在地下,靜候黃蓉到來,好在遍地綠草似茵,就如軟軟的墊子一般。」】]

├綠意盎然:形容在原野的森林中,四周都是綠色的植物,非常濃厚鮮明 [清‧俞吟香【青樓夢一回‧「月地花開留客醉,紅情綠意惹人迷。」】]

├綠葉成蔭:比喻女子已經結婚,而兒女成群了 [于鄴【揚州夢記‧「自是尋春去太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緊 +

├緊要關頭:形容事態已經到達最急迫的時候,而眾人皆緊張萬分 [民國‧朱自清【經典長談‧春秋三傳‧「只是平心靜氣的說,緊要關頭卻不放鬆一步,真所謂恰到好處。」】]

├緊迫盯人:形容跟監者的目光,一直注視著他人的行蹤,而一刻也不肯放鬆 [狄公案四十九回‧「小人一路而來,因差事緊迫,行路匆匆。」]

├緊追不捨:形容獵人一直追趕著獵物,而始終不肯放棄 [清‧石玉琨【三俠五義三十九回‧「展爺不敢緊追,恐有暗器,卻退了幾步。」】]

├緊張兮兮:形容人因情緒激動,而顯出過分緊張的神態

├緊鑼密鼓:形容事情已順利進行,雖然很忙碌緊湊,但卻極有秩序的樣子

┬網 +

├網開一面:用以懇求法官大人能寬恕罪犯,以原諒肇事者的過錯 [西漢‧司馬遷【史記‧殷本紀‧「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

┬綱 +

├綱舉目張:比喻當國家的憲政綱法既已推舉出來時,則條文等細小枝節,自然也隨之而建構完備了 [東漢‧鄭玄【詩譜序‧「舉一綱而萬目張。」】]<呂氏春秋‧用民‧「用民有紀有綱,壹引其紀,萬目皆起;壹引其綱,萬目皆張。」]

┬綺 +

├綺年玉貌:形容既年青又貌美的少年郎 [北周‧宇文逌【庾信集序‧「綺年而播華譽,齠歲而有俊名。」】]

┬綢 +

├綢勿搭布─窮勿搭富:用以勸人若自身是貧窮卑賤,則最好不要與富貴人家扯上曖昧的關係

┬綿 +

├綿綿細雨:形容天空突然間降下細微的毛毛雨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二十八卷‧「催花雨下,那陣雨下得綿綿不絕。」】]

├綿裹藏針:比喻大奸人的外表看似溫和,但其內心卻是非常狡詐陰險 [元曲‧曲江池‧「笑裏刀剮皮割肉,綿裏針剔髓挑筋。」]

├綿綿不絕─必有亂結:比喻某些事物的影響力,雖然輕微又不惹人注意,但若不能當機立斷,終止它繼續惡化下去,則到最後必定會釀成很可怕的大災禍 [三國‧諸葛亮【治亂‧「綿綿不絕,必有亂結;纖纖不伐,必成妖孽。」】]

┬聞 +

├聞一知十:用以稱讚稟賦聰慧的小孩,智商非常高,領悟力和推理能力都很強 [論語‧公冶長篇‧「子謂子貢曰:『汝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聞之鼻酸:形容一般人在聽到悲慘的故事後,心裡頭也會感到很傷心和難過 [西漢‧劉向【說苑‧善說篇‧「天下有識之士,無不為足下寒心酸鼻者。」】]

├聞名於世:形容才華洋溢的人,在世界各地都享有盛名 [宋代‧太平廣記‧卷九十八‧「抱玉禪師以道行高深聞名於世,住在長安城內,拜他為師的門人弟子數以千計。」]

├聞風響應:形容眾人聽到義舉的感召之後,都紛紛起來響應此項活動了 [舊唐書‧越王貞傳‧「天下聞風,莫不響應。」]

├聞香下馬:形容老饕客聞到好吃的香味後,就特地前來品嘗一下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十一卷‧「公孫下馬聞香醉,一飲不惜費萬錢。」】]

├聞善則拜:形容愛好古禮的人士,當有聽到仁義等善行時,就會特地向他表示敬佩之意 [孟子‧公孫丑篇上‧「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

├聞雷泣墓:形容古代的孝子,不忍心聽到死去親人的墓園,被雷公打擊的聲音 [二十四孝‧聞雷泣墓‧「魏王裒,事母至孝。母存日,性畏雷。既卒,殯葬於山林,每遇風雨,聞阿香響震之聲,即奔墓所跪拜。」]

├聞聲而來:形容人在聽到怪異的聲音後,就快速跑過來查看了 [清‧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五十三回‧「出來做生意要喊的,他們就聞聲而來了。」】]

├聞雞起舞:比喻胸懷大志的青年,能時時警惕自己,在天亮雞鳴時,就起床來練功,即時奮發向上 [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形容人看到以前所從來未見過的新奇事物 [西漢‧揚雄【法言‧淵騫‧「七十子之於仲尼也,日聞所不聞,見所不見。」】]

├聞音知鳥─聞言知人:比喻只要用心觀察一人的言行舉止,就能了解他的人格特質 [西漢‧揚雄【法言‧問神篇‧「魯備四代之樂,季札得以遍觀,故聞音知政如此。」】]

├聞善而慕─知過而懼:用以勸人當聽到好人好事時,則應表示羨慕敬佩;若知道自己所犯下的過錯後,就要心生懼怕而感到愧咎了 [宋‧陸九淵【陸象山集‧語錄‧「聞善而慕,知過而懼。」】]

├聞過則愧─不執無過:用以勸人當聽到好心人糾正自己的過錯時,其內心應該感到慚愧才是;做事情若不去固執己見,就不會犯下重大的錯誤了 [孟子‧離婁篇下‧「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聞譽勿喜─聞毀勿怒:用以勸人當聽到他人對自己讚美時,則不用太過於高興;若聽到別人對自己毀謗時,也不必太在意而去怨恨他,一切皆應以平常心來看待 [民國‧陶覺【「聞譽勿喜,且慮其或無;聞毀勿怒,且慮其或有;方是為己之學。」】]

┬聚 +

├聚少離多:形容忙碌的現代人,因工作繁忙而與家人相聚的時間很少

├聚沙成塔:比喻累積少數可以成為多數,而能產生一股更巨大的力量來 [法華經‧方便品‧「乃至童子戲,聚沙成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

├聚氣成光:比喻在大自然界中,人若能聚合精氣,便可以形成一種極光現象 [藝文類聚‧隱逸下‧「生資聚氣之跡,死寄玄牝之門,視榮辱其猶塵埃。」]

├聚蚊成雷:比喻小人如蚊群聚集在一起出言傷人,其聲勢之浩大,足以讓受害者站不住腳跟 [東漢‧班固【漢書‧中山靖王傳‧「夫眾煦漂山,聚蚊成雷。」】]

├聚眾成群:形容廣大而眾多的人群聚集在一起 [列子‧說符篇‧「至期日之夜,聚眾積兵,以攻虞氏,大滅其家。」]

├聚散無常:用以感嘆人生的團聚或離散,都沒有一定的規則可尋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三十二回‧「九哥,且莫講人生聚散無常,只你此番來京,可是算得到拿得穩的。」】]

├聚精會神:比喻人以全心集中精神的方式,而專心致志在事業上 [漢‧王褒【聖主得賢臣頌‧「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會神,相得益彰。」】]

├聚觀如堵:形容圍觀的人群非常眾多,已經堵成一座城牆了 [禮記‧射義篇‧「孔子射於瞿相之圃,蓋觀者如堵牆。」]

┬腿 +

├腿酸腳麻:形容人因長途行走後,而使得兩腳都已經又酸又麻了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二十卷‧「丫鬟站勾腿酸腳麻,只得進去回覆。」】]

┬與 +

├與日俱增:比喻繁華熱烈的盛況,每天都在持續興旺當中 [新清史‧聖祖本紀四‧「朕老矣,夙夜匪懈、履薄臨深之念,與日俱增,敢自滿假乎?」]

├與世浮沉:比喻毫無主見的人,每天隨著世俗而上下漂浮,亦與之同流合污 [西漢‧司馬遷【史記‧游俠列傳‧「豈若卑論儕俗,與世浮沉,而取榮名哉。」】]

├與古為徒:比喻作風保守的人,凡事皆效法古禮,亦以古人作為借鏡 [莊子‧內篇‧人間世‧「成而上比者,與古為徒。」]

├與民同樂:形容賢明仁慈的君主,能與屬下及全國人民共享歡樂的果實 [孟子‧梁惠王篇下‧「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與生俱來:形容資賦優異的人,在一出生時,就具備有特殊不凡的才能 [西漢‧揚雄【法言‧學行卷‧「縱欲之念亦與生俱來,驗之於日用之視、聽、言、貌、思而其端立見,故必有以節之,使五事皆得其正。」】]

├與狐謀皮:比喻人若與惡霸合夥作生意,則所能收回的利潤,將會非常稀少 [符子‧「欲為千金之裘,而與狐謀其皮。」]

├與時俱進:比喻積極進取的人,能隨著時代的進步,而努力精進學業 [易經‧益卦‧「天施地生,其益旡方。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與國共生:形容熱血沸騰的青年,能與國家坎坷的命運共存亡 [金史‧移剌瑗傳‧「將士聞之,相視哽咽,皆願赴難與國同生死。」]

├與眾不同:形容優美的佳作,有展新的面貌,與一般人有不一樣的風格表現 [清‧曹雪芹【紅樓夢十七回‧「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比喻有肚量的人,若能給與別人方便的門路,就等於是自己也能得到許多便利的好處 [施惠【幽閨記‧皇華悲遇‧「自古道: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用以勸人若與朋友交往,則最重要的是說話要守信用,絕對不可以爽言失約 [論語‧學而篇‧「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舞 +

├舞文弄法:比喻大奸人利用法律的漏洞,而故意搬弄文字去敗壞國家法紀 [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吏士舞文弄法,刻章偽書,不避刀鋸之誅者,沒於賂遺也。」】]

├舞文弄墨:形容大奸臣故意賣弄文才,想借此來扭曲事實的真相 [隋書‧王充傳‧「善敷奏,明習法令,而舞弄文墨,高下其心。」]

├舞弊非法:比喻大奸人故意尋找法律的漏洞,以借此來逃避法律的約束 [清‧魏秀仁【花月痕五十回‧「猾吏奸胥,悉設個法箝制之,使無舞弊。」】]

┬蓄 +

├蓄勢待發:形容人已經將事情做好充分的準備,只等待出發的那一刻到來 [民國‧金庸【倚天屠龍記二十八回‧「此刻她和謝遜相對而立,一個是劍拔弩張,蓄勢待發,一個卻似成竹在胸,好整以暇。」】]

┬蒙 +

├蒙頭大睡:形容身體疲累的人,用毛巾把額頭蓋起來,準備好好睡一大覺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四十五回‧「蔣干只是不應,蒙頭假睡。」】]

┬蓋 +

├蓋世無雙:用以讚嘆才能或技藝超群的人,在世界上已經找不到第二個了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蓋棺論定:比喻一個人在生前的好壞,只有等到他死去之後,才能評斷他對國家社會的貢獻和意義 [晉書‧劉毅傳‧「大丈夫蓋棺事方定。」]

┬蒸 +

├蒸沙作飯:比喻不可能出現的結果,就像是用細沙將永遠無法煮成熟飯一樣 [楞嚴經‧「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祇名熱沙。」]

├蒸蒸日上:形容人生事業正在向上興旺發展,每天都有傑出的業績表現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五十二回‧「調度有方,還怕不蒸蒸日上嗎?」】]

┬蒼 +

├蒼老面黃:形容婦人逐漸衰老時,面容已經變得蒼黃許多了 [清‧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一百八回‧「面目蒼老了許多,嘴上留了胡子,顏色亦十分憔悴。」】]

├蒼松翠柏:比喻人品之高潔,如蒼翠的松柏一樣,已經做到清廉脫俗了 [清‧劉鶚【老殘遊記二回‧「朝南一望,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字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

├蒼蠅貪甜─死在蜜裡:用以提醒世人若太貪愛錢財時,將會被錢財給害死,就像是貪吃的蒼蠅,最後被黏在蜜糖中一樣無法脫身

┬蜜 +

├蜜月之旅:形容新婚夫妻度過一段甜蜜而美好的旅行

┬蜻 +

├蜻蜓點水:比喻輕浮的人,做事情只會敷衍了事,做到一小部分就結束了 [唐‧杜甫【曲江對酒其二‧「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裹 +

├裹足不前:比喻對環境感到陌生的人,在遇事時,因心中有所顧忌,就停下腳步來而不敢向前進了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裸 +

├裸身露體:形容人光著身體,而沒有穿衣服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九十回‧「人多不穿衣甲,盡裸身赤體,面目醜陋。」】]

┬語 +

├語出驚人:形容藝高人膽大的勇者,說出令人驚訝的論調

├語妙天下:比喻演說家善於言談,說辭美妙動聽,沒有人能與他相比 [東漢‧班固【漢書‧賈捐之傳‧「君房下筆,言語妙天下。」】]

├語重心長:比喻有德者雖然用以疾言厲色,但說話的態度誠懇,情意亦深長 [清‧劉鶚【老殘遊記續集六回‧「師父二字語重,既是有緣,我也該奉贈一個口訣,讓您依我修行。」】]

├語帶玄機:比喻智者故意保留說辭,以在說話中帶有玄妙的禪機,以便使聽者有所領悟

├語無倫次:形容人因酒醉或神智不清,說話顛三倒四而沒有條理秩序可言 [北窗錄‧「醉後失德,語無倫次。」]

├語驚四座:形容外表毫不起眼的人,所發表出來的言論,卻讓在場的人士都感到非常驚訝

┬認 +

├認真負責:形容腳踏實地的人,做事情很認真謹慎,又肯負責到底 [清‧曹雪芹【紅樓夢九十四回‧「如今二哥哥認真念書,舅舅喜歡,那棵樹也就發了。」】]

├認祖歸宗:形容失散多年的人,如今已經找到自己的宗族親人了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十五回‧「見了他,跪不迭的磕頭,認爹爹認祖宗個不了!」】]

├認賊作父:用以責罵不明事理的少年,卻盲目地跟著大惡徒學習做壞事 [女媧石十三回‧「諸君,諸君,還要認賊為父。」]

├認認真真:形容生活勤快的人,做事情非常認真負責,從來不敢偷懶怠惰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三十回‧「等明年開了春,可要認認真真的用起功來了。」】]

┬誓 +

├誓不兩立:用以表示帶有雪恥心的人,誓言決不與仇敵同時並存於天地之間 [三國‧諸葛亮【後出師表‧「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

┬誤 +

├誤人子弟:用以譏諷不稱職的教師,因未能盡到職責,而耽誤了別人子弟的美好前途 [清‧趙翼【答友‧「誤人子弟由輕獎。」】]

├誤入歧途:形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因被世俗的紊亂所迷惑,而走入險惡的人生道路中 [荀子‧正論篇‧「是特姦人之誤於亂說,以欺愚者。」]

├誤打誤撞:比喻福星高照的人,在無意間巧發奇中,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清‧曹雪芹【紅樓夢六十二回‧「不過是誤打誤撞的遇見了,說約下了可是沒有的事。」】]

┬說 +

├說一不二:比喻說話誠實守信的人,決不輕易違背自己的諾言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四十回‧「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卻是從來說一不二。」】]

├說三道四:形容長舌婦喜歡說別人的閒話,在言詞中又亂添加一些內容進去 [清‧翟灝【通俗編‧言笑‧「女論語:『莫學他人不知朝暮,走遍鄉村說三道四。』」】]

├說文解字:形容愛好古文的專家學者,致力於研究中國文字的源由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迒蹄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

├說好說歹:形容苦口婆心的師長,用盡各種方法,來規勸迷途中的青少年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二十卷‧「一路上說好說歹,不止一個,都跟來看。」】]

├說來話長:形容事情的經過很複雜,一時間也無法說得很清楚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五十一回‧「說來話長,等我慢慢的講。」】]

├說長道短:形容長舌婦喜歡到處去批評別人的壞話 [東漢‧崔瑗【座右銘‧「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

├說話算話─不能變卦:用以相約在說話時要遵守信用,謹守諾言,不能中途反悔

┬豪 +

├豪放不羈:形容大文豪瀟洒的性格,狂放而不受拘束 [北史‧張彝傳‧「張彝少而豪放,出入殿廷,步眄高上,無所顧忌。」]

├豪門巨宅:形容大富豪的門庭,有壯觀而美麗的大庭院 [魏書‧世宗紀‧「以貴族豪門崇習奢侈,詔尚書嚴立限級,節其流宕。」]

├豪雨成災:形容狂大的雨水,已造成一場非常可怕的大水災了 [孟子‧滕文公篇上‧「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

├豪情萬丈:形容為人豪爽又重義氣的男子漢 [清‧魏秀仁【花月痕六回‧「已是眉飛色舞,豪情勃發了。」】]

├豪傑之士:形容有豪邁柔情的傑出人士 [孟子‧盡心篇上‧「待文王而後興者,凡民也;若夫豪傑之士,雖無文王猶興。」]

├豪華氣派:形容富貴人家的生活器物,皆十分講究,極為昂貴奢侈 [民國‧金庸【射鵰英雄傳八回‧「王府中這般豪華氣派,只看得眼也花了。」】]

┬貌 +

├貌合神離:形容彼此只有在表面上的合作關係,並無具體的合作表現 [民國史十六年‧「免貌合神離,強合而暗鬥。」]

├貌若天仙:形容清純少女的玉貌,就像仙女一般美麗動人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四十卷‧「顏如瑩玉,神清氣爽,貌若神仙。」】]

┬賓 +

├賓主盡歡:形容在宴會中的氣氛融洽,主人和賓客都很高興的樣子 [清‧曾樸【孽海花六回‧「須臾席散,賓主盡歡。」】]

├賓至如歸:比喻以客為尊的商家,招待客人極為熱情周到,就好像回到家裡一樣,有溫馨而親切的感覺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賓至如歸,無寧菑患?不畏寇盜,而亦不患燥濕。」]

┬赫 +

├赫赫有名:形容在當今社會上,名聲非常響亮而顯赫的大人物 [清‧曾樸【孽海花十三回‧「那位至交,也是當今赫赫有名的直臣。」】]

┬趕 +

├趕盡殺絕:形容殘暴的惡魔,手段非常狠毒,迫使全部的無辜者都被殺光光 [明‧陸西星【封神演義三十三回‧「匹夫趕盡殺絕,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祿?」】]

┬輔 +

├輔車相依:比喻兩者因互相依賴而存在,以致彼此將密不可分 [左傳‧僖公五年‧「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輕 +

├輕而易舉:比喻人極容易就能做到的事情 [孟子‧梁惠王篇上‧「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朱熹注‧「一羽,至輕易舉也。」]

├輕車簡從:形容古代廉潔的君王出遊時,僅帶了少數的行李和侍從,以免惹人非議 [西漢‧劉安【淮南子‧人間訓‧「令尹輕行簡禮,其辱人不難。」】]

├輕信易惑:比喻人若不先分辨是非,就隨便聽信他人的謠傳,將會很容易受人所迷惑 [新清史‧世祖本紀一‧「小民無知,輕信惶惑,逃散作亂者,往往而有。」]

├輕則失根:比喻人生態度若一直輕薄浮華,必定會喪失威嚴穩重的基礎 [老子第二十六章‧「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輕重緩急:用以勸人對於事故的處理,應先規劃出其優先順序來 [孟子‧梁惠王篇上‧「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

├輕描淡寫:形容文章或說話僅以淡墨鉤勒輪廓,簡單描述事物的過程,並未加以渲染擴大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十七回‧「不想這位尹先生是話不說,單單的輕描淡寫的。」】]

├輕裘緩帶:形容讀書人的舉止儒雅,有從容不迫的儀態 [晉書‧羊祜傳‧「在軍常輕裘緩帶,身不被甲,鈴閤之下,侍衛者不過十數人,而頗以畋漁廢政。」]

├輕輕鬆鬆:形容做事能力超強的人,應付各種問題時,表情很輕鬆快活,絲毫沒有負擔的樣子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八十回‧「輕輕易易的照數打發了銀子,大家還好好的作揖走散。」】]

├輕諾寡信:比喻輕易就答應別人的人,往往不能遵守信用而去實現他的諾言 [老子第六十三章‧「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輕聲細語:形容在公共場合中,兩個人為了不影響他人,而以小聲交談或說話 [清‧魏秀仁【花月痕二十一回‧「采秋輕聲道:『他今日出城,到底去什麼地方?』」】]

├輕舉妄動:形容行為輕浮的人,容易不經慎重考慮後,就冒然採取行動了 [雲間集‧「不得輕舉浮蹈,不得妄想妄動。」]

├輕薄少年:形容行為輕飄隨便,做事草率的少年郎 [東漢‧班固【漢書‧尹賞傳‧「雜舉長安中輕薄少年惡子,無市籍商敗作務。」】]

├輕薄短小:形容現代高科技的產品,皆體積小而重量輕

├輕則寡謀─驕則無禮:比喻人生態度若輕浮不定,則做事就會缺少計畫;人若有驕傲自大的舉動,就會顯得缺乏禮教的素養 [春秋‧左丘明【國語‧周語中‧「師輕而驕,輕則寡謀,驕則無禮。無禮則脫,寡謀自陷。」】]

├輕敵必驕─驕則必敗:用以說明當人輕視敵人之後,必然會有傲慢的心態,若是驕傲者,就很容易遭受失敗了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六十九回‧「正是:自古驕兵多致敗,從來輕敵少成功。」】]

┬辣 +

├辣手摧花:比喻暴徒以殘酷的手段,傷害弱女子,就像是無情地破壞美麗的花朵一樣令人痛心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三十三卷‧「大娘子又過得好,怎麼便下得這等狠心辣手。」】]

┬遠 +

├遠交近攻:比喻強權在外交上的一種謀略,先與遠方的國家和好,而攻打鄰近的國家,最後再將其一網打盡 [戰國策‧秦策三‧「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三十六計‧遠交近攻‧「形禁勢格,利從近取;害以遠隔。」]

├遠走高飛:比喻嚮往自由的人,脫離嚴酷的束縛後,而遠走他處到一個沒有人知道的地方去生活 [後漢書‧卓茂傳‧「凡人之生,群居雜處,故有經紀禮義以相交接。汝獨不欲修之,寧能高飛遠走,不在人間乎?」]

├遠近馳名:形容名氣極大的人,不管在遠方或鄰近都享有盛名 [狄公案十三回‧「方才張老板說,寶號開設有年,馳名遠近。」]

├遠道而來:形容熱情的友人,特地從遙遠的地方,趕過來慶祝佳節 [莊子‧外篇‧天道‧「吾固不辭遠道而來願見,百舍重趼而不敢息。」]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形容人以含蓄的口吻,說明目標物就在眼前不遠的地方

┬遣 +

├遣詞用字:意指演說者能依據當時的情況,適切表達運用的詞語

┬遙 +

├遙不可及:比喻目標或境地極為高遠,非一般人所能到達 [明‧笑笑生【金瓶梅四回‧「橫波美目雖後來,羅襪遙遙不相及。」】]

├遙不可知:形容思想的境界極為高深,非一般人所能從其中領悟到精奧的哲理

├遙遙無期:形容工程進度一再被拖延,而沒有完成的期限 [戰國‧楚‧屈原【楚辭‧九章‧悲回風‧「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遙遙其左右。」】]

┬酸 +

├酸甜苦辣:用以感歎對人生的各種感觸,及艱辛困苦的體驗 [昭明文選‧京都中‧「文穎曰:五味之和。酸甜滋味,百種千名。」]

┬酷 +

├酷哥辣妹:形容服裝怪異新潮,行為特立的青少年男女

┬銅 +

├銅筋鐵骨:形容身體強硬結實的壯漢。或志節堅毅,能擔當大任的有為青年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三十卷‧「任你銅筋鐵骨的好漢,到此也膽喪魂驚,不知斷送了多少忠臣義士。」】]

├銅頭鐵額:形容驃悍的戰士,身體強壯結實,頭額如銅鐵一般極為堅硬 [西漢‧揚雄【法言‧淵騫篇‧「黃帝攝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造五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

├銅牆鐵壁:比喻軍事防禦極為堅固。或志節堅定而不可摧 [明‧施耐庵【水滸傳四十七回‧「宋江自引了前部人馬轉過獨龍岡後面來看祝家莊時,後面都是銅牆鐵壁,把得嚴整。」】]

├銅山西崩─洛鐘東應:比喻彼此的志趣相合,聲氣相通,在言論上能互相產生共鳴的作用 [南朝‧宋‧劉敬叔【異苑‧「此蜀郡銅山崩,故鐘鳴應之耳。」】]

┬銘 +

├銘之座右:比喻讀書人將用以激勵或警惕自己的佳話,隨時都放在身邊 [唐‧白居易【紫藤‧「願以藤為誡,銘之於座隅。」】]

├銘心鏤骨:比喻感恩的情懷極為深入,猶如刻在心骨上,永遠都不會忘記 [唐‧柳宗元【謝除柳州刺史表‧「銘心鏤骨,無報上天。」】]

┬銜 +

├銜華佩實:用以稱讚某件事物,其外表和文質都一樣非常美好 [南朝‧劉勰【文心雕龍‧徵聖‧「然則聖文之雅麗,固銜華而佩實者也。」】]

┬閨 +

├閨房之秀:形容相貌清秀而賢淑高雅的美麗少女 [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篇‧「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顧家婦清心玉映,自是閨房之秀。」】]

├閨房之樂:形容恩愛甜蜜的夫妻,在閨房內盡情享受性愛生活的樂趣 [治家格言‧戒淫‧「樂圃朱善曰:閨房之樂,本非邪淫,妻妾之歡,雖無傷礙。然而樂不可極,慾不可縱。慾縱成患,樂極生悲,古人已言之矣。」]

┬韶 +

├韶華虛度:形容生活沒有目標的人,白白浪費美好的青春時光 [北宋‧柳永【西平樂‧「寂寞韶華暗度。可堪向晚,村落聲聲杜宇。」】]

┬頗 +

├頗具盛名:形容在社區地方上,還算是滿有名氣的人 [隋書‧何妥傳‧「今三調、四舞並皆有手,雖不能精熟,亦頗具雅聲。」]

┬領 +

├領導統御:比喻強者帶領眾人,統治事物及管理流程的能力 [易經‧師卦‧「<彖>曰:師,眾也;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

┬魂 +

├魂不守舍:比喻人的神智恍惚,而心不在焉的樣子 [西晉‧陳壽【三國志‧魏志‧管輅傳‧「魂不守宅,血不華色,精爽煙浮,容若槁木。」】]

├魂不附體:比喻人因驚嚇過度,而使得身心都不能自主活動了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八回‧「侍從將一紅盤托張溫頭入獻,百官魂不附體。」】]

├魂飛天外:比喻好色之徒因沉迷於女色,使得心生動搖而不能自持 [清‧曹雪芹【紅樓夢一百五回‧「王邢二夫人等聽得,俱魂飛天外,不知怎樣才好。」】]

├魂飛魄散:形容人因受到極度驚嚇後,而出現痴呆的表情 [明‧吳承恩【西遊記四十一回‧「可憐氣塞胸膛喉舌冷,魂飛魄散喪殘生。」】]

┬鳴 +

├鳴鼓而攻:比喻有識之士喚醒群眾的自覺意識,並且起來聲討有罪過的大惡人 [論語‧先進篇‧「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求也,非我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鳳 +

├鳳友鸞交:形容兩人是非常知心的好朋友 [清平山堂話本‧風月相思‧「何時識得東風面,堪成鳳友鸞交?」]

├鳳毛麟角:形容世上極為稀少而珍貴的寶物 [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篇‧「敬倫風姿似父。桓公雍曰:『大奴固自有鳳毛。』」】北史‧文苑傳序‧「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鳳凰于飛:用以祝賀新人的婚姻美滿,夫妻和諧,一生皆能相親相愛 [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初,懿氏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謂鳳凰于飛,和鳴鏘鏘。』」]

├鳳眼圓睜:形容大美人的眼睛,非常圓大又漂亮 [清‧曾樸【孽海花十回‧「那非常標致的女洋人夏雅麗姑娘,柳眉倒豎,鳳眼圓睜。」】]

├鳳鳴九霄:比喻才學高深的人士,必然會有傑出的表現 [詩經‧大雅‧卷阿篇‧「鳳凰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兮,于彼朝陽。」]

┬鼻 +

├鼻如懸膽:形容鼻子的模樣,很像是懸吊著的膽囊一樣 [清‧曹雪芹【紅樓夢二十五回‧「鼻如懸膽兩眉長,目似明星蓄寶光。」】]

├鼻青臉腫:形容不幸遭受意外的人,臉上受到很嚴重的愴傷 [清‧石玉琨【三俠五義四十四回‧「趁著軍官作下揖去,不能防備,這一腳定然鼻青臉腫。」】]

├鼻息如雷:形容人在熟睡時,鼻子發出像雷公一樣巨大的鼾聲 [唐‧韓愈【石鼎聯句詩序‧「道士倚牆睡,鼻息如雷鳴。」】]

├鼻塌嘴歪:形容人品相貌皆不端正的人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三十九回‧「那裡禁得蕭雲仙的彈子打來,打得鼻塌嘴歪,無處躲避。」】]

┬齊 +

├齊人之福:用以譏笑人憑空就能得來的艷福 [孟子‧離婁篇下‧「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

├齊心合力:形容大家團結一條心,以發揮巨大的力量,共同完成一項艱鉅的任務 [清‧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二十二回‧「要上下齊心協力的認真辦起事來,節省了那些不相干的虛糜。」】]

├齊聚一堂:形容分散多年的老朋友,又重新聚集在一起談天說地了

├齊頭並進:比喻肯奮發向上的人,和眾人的腳步一起同時精進學業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