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17劃

  • Share this:

成語c17劃

┬優 17+

├優柔寡斷:形容性格自閉的人,做事經常因循遲疑,而不敢作決斷 [清‧汪輝祖【「疑人,則信任不專,人不為用。疑事,則優柔寡斷,事不能成。」】]<韓非子‧亡徵‧「緩心而無成,柔茹而寡斷,好惡無決,而無所定立者,可亡也。」]

├優勝劣敗:形容在大自然界中,由於物競天擇的關係,只有優質條件者才能存活,而粗劣者將會被淘汰出局 [清末‧梁啟超【新民說‧論尚武‧「嗚呼!生存競爭,優勝劣敗,吾望我同胞練其筋骨,習於勇力,無奄然頹憊以坐廢也。」】]

├優游書海:形容好學的人,喜歡陶醉在書堆中,看盡所有益智的好書 [西晉‧陳壽【三國志‧吳志‧樓玄傳‧「言所任得其人,故優游而自逸也。」】]

┬勵 +

├勵精圖治:形容主政者在困苦的環境中,能努力提振精神,而徹底改革國家,以圖精進平治 [諸葛亮集‧誡子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壓 +

├壓肩疊背:形容在會場上因人群眾多,而出現大家互相推擠壓迫的情形 [明‧施耐庵【水滸傳三十九回‧「江州府看的人真乃壓肩疊背,何止一二千人。」】]

├壓軸好戲:形容在戲劇或影片中,到後頭最為精采好看的片段

┬孺 +

├孺慕之私:形容有童心的人,像是幼兒思念其父母時,所說出來的話題一樣,極為誠心懇切 [禮記‧檀弓篇下‧「有子與子游立,見孺子慕者。」]

┬彌 +

├彌月之喜:用以祝賀他人的嬰兒出生後,已達滿月時的喜悅 [詩經‧大雅‧生民篇‧「誕彌厥月,先生如達。」]

├彌足珍貴:形容一般人都有懷舊的情感,對於舊事物感到非常寶貴而珍惜 [南齊‧衡陽元王道度傳‧「衡陽王飄飄有凌雲氣,其風情素韻,彌足可懷,融與之遊,不知老之將至。」]

┬應 +

├應有盡有:形容籌劃工作之應該有的物件,都已準備齊全了,毫無遺漏 [宋書‧江智淵傳‧「人所應有盡有,人所應無盡無者,其江智淵乎?」]

├應接不暇:形容商家因生意興隆,而來不及應付招待客人 [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篇‧「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

├應運而生:比喻勇於開創新事業的人,能順應時勢的需要,而建立起新興的行業 [漢‧荀悅【漢紀序‧「實天生德,應運建立。」】]

├應對如流:形容辯才無礙的人,在面對問題時,皆能回答流利而順暢 [晉書‧張華傳‧「華應對如流,聽者忘倦。」]

├應對進退:用以勸人處世之道,應學習如何與人進行對談,和應付退言的禮節 [論語‧子張篇‧「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

├應聲而斷:形容脆弱的繩索,在眾人聽到撕裂聲後,就已經斷掉了 [西漢‧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弓不虛發,應聲而倒。」】]

┬戲 +

├戲彩娛親:形容事親至孝的子女,以做出各種逗趣的動作,來討好父母的歡心 [二十四孝‧戲彩娛親‧「周老來子,性至孝,行年七十,常著五彩斑斕之衣,為嬰兒戲於親側。」]

┬戴 +

├戴罪立功:形容背負著罪行的人,要以建立功勞來贖清罪名 [明史‧莊烈帝本紀二‧「戊子,罷盧象昇,戴罪立功。」]

┬擎 +

├擎天玉柱:比喻能擔負天下重責大任的有識之士 [明‧吳承恩【西遊記一回‧「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

┬擘 +

├擘肌分理:形容頭腦冷靜清楚的人,分析事理非常精密入微 [梁書‧劉勰傳‧「同之與異,不屑古今,擘肌分理,唯務折衷。」]

┬擠 +

├擠眉弄眼:形容美人用眉眼作暗示,來表達情意。或行為鬼鬼祟祟的小人 [元‧王實甫【破窯記‧「擠眉弄眼,俐齒伶牙,攀高接貴,順水推船。」】]

┬擦 +

├擦身而過:形容兩人在無意間從身旁走過去,而錯失了相見的機會

├擦槍走火:比喻事情發生意外,因為來不及反應處理,而傷到無辜的旁人

┬擢 +

├擢髮難數:比喻作惡多端的大壞蛋,其罪狀多得讓人數不清 [西漢‧司馬遷【史記‧范雎蔡澤列傳‧「擢賈之髮,以數賈之罪,尚未足也。」】]

┬曙 +

├曙後星孤:比喻喪父的孤女,已失去了依靠 [唐‧崔曙【明堂火珠詩‧「夜來雙月滿,曙後一星孤。」】]

┬濟 +

├濟世功深:用以讚揚善心人士的功業之偉大,影響極深遠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三十四卷‧「使之點石成金,濟世利物,然後三千功滿,八百行圓。」】]

├濟世救人:形容懷有慈悲心的大德,發願要救濟世間受苦受難的眾生 [宋代‧太平廣記‧卷二十六‧「你應該趕快立功,濟世救人,輔佐國家,功滿之後,就會再恢復舊職。」]

├濟世經邦:形容雄材大略的君王,能擘劃國家未來的願景,使其昌盛起來,和救濟受苦難的世人 [明‧洪自誠【菜根譚四六‧「濟世經邦,要段雲水的趣味,若一有貪著,便墮危機。」】]

├濟河焚舟:比喻做事有決心的人,能勇往直前,不為自己留退路,有義無反顧的精神 [左傳‧文公三年‧「秦伯伐晉,濟河焚舟。」]

├濟弱扶傾:形容正義之士能發揮愛心,幫助弱小,扶起傾斜受難的國家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但學生自想,生平雖無大德;濟弱扶傾,矢心已久。」】]

┬濫 +

├濫竽充數:用以批評毫無才德能力的人,只是充當其位而已 [韓非子‧內儲說上篇‧「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濫殺無辜:形容毫無血性的惡魔,已失去理性,而任意去殺害無冤無仇的人 [三國‧諸葛亮【「怒不犯無罪之人,喜不從可戮之士。」】]

┬牆 +

├牆壞於隙:比喻大災禍都是由小事端所累積而成的,就像城牆會倒塌,也是從裂縫開始毀壞的 [商君書‧修權‧「諺曰:『蠹眾而木折,隙大而牆壞。』故大臣爭於私而不顧其民,則下離上;下離上者,國之隙也。」]

┬獲 +

├獲益良多:形容由於個人認真學習的結果,而得到很多良好的收獲 [西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蘇則傳‧「既獲益眾之實,且有倍氣之勢,率以進討,破之必矣。」】]

┬環 +

├環肥燕瘦:形容美女的體態,雖有肥瘦不一,但各有其美妙的姿色 [「環」字,為唐明皇之寵妃楊玉環,以體態豐腴為美。「燕」字,為趙飛燕,乃漢成帝之后,以瘦削得名。]

├環堵蕭然:形容家境極為貧寒的人,室內空無一物,其四壁蕭條的樣子 [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

├環環相扣:比喻某件事物的關節相通,彼此緊密連在一起,而不易被解開

┬療 +

├療傷止痛:比喻經歷一場浩劫的人,要恢復生命的元氣,猶如撫平傷口的疼痛一樣迫切 [明‧施耐庵【水滸傳一百零二回‧「都排若要好的快,須是喫兩服療傷行血的煎劑。」】]

┬瞬 +

├瞬息萬變:形容人世間的萬事萬物,變化大又極快速 [清‧曾文正公【批牘署安徽藩司何璟稟陳管見數端伏候裁擇由‧「惟軍情瞬息千變,不知將來能如願以償否耳。」】]

┬瞭 +

├瞭若指掌:比喻掌握機先的人,對事情的現況發展,了解得非常清楚 [論語‧八佾篇‧「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所示諸斯乎?』指其掌。」]

┬矯 +

├矯枉過正:比喻當人改正錯誤時,若因過於急切則反而不能適中,結果又冒犯了另一種錯誤 [東漢‧班固【漢書‧王莽傳‧「矯枉者,過其正。」】]

├矯首昂視:形容狂妄的人,以抬頭仰視,有旁若無人的傲態 [昭明文選‧思玄賦‧「甘泉賦曰:仰矯首以高視。」]

├矯情干名:比喻有人故意違背常理,而特立獨行,只想以此求取好名聲 [宋‧司馬光【訓儉示康‧「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

┬簇 +

├簇擁而上:形容熱情的民眾,猶如蜂群一般圍上來喝采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三十四卷‧「須臾,眾侍女簇擁一美女至前,李元乃偷眼視之。」】]

┬糟 +

├糟糠之妻:形容人在貧賤時,能與丈夫同甘共苦的好妻子 [後漢書‧宋弘傳‧「帝謂弘曰:『諺云: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聞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縮 +

├縮衣節食:形容當人生面臨困境時,則應該省吃儉用,勤耕樸實,以渡過難關 [易經‧頤卦‧「象曰: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縮頭烏龜:用以譏笑膽怯的人,處世態度畏縮不前,不敢去面對現實及承擔責任 [增廣賢文‧「近來學得烏龜法,得縮頭時且縮頭。」]

├縮頭縮腦:形容遇事膽怯的人,生活態度極其畏縮的樣子

┬總 +

├總而言之:形容演講者將總結以上的言論,來加以說明 [東漢‧班固【漢書‧貨殖傳‧「商相與語財利於市井。」顏師古注‧「市,交易之處;井,井汲之所,故總而言之也。」】]

┬縱 +

├縱身一跳:形容人因受到驚嚇,而突然間跳起來 [明‧吳承恩【西遊記一回‧「猴王縱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兩遍。」】]

├縱虎歸山:比喻愚昧的官吏,放縱地方惡霸,而讓他回到自己的勢力範圍內繼續做壞事 [元史‧土土哈傳‧「彼分地在東,脫有不虞,是縱虎入山林也。」]

├縱橫交錯:形容事物或情況極其複雜,彼此交叉又重疊在一起 [宋代‧太平廣記‧卷四百一十二‧「根大像酒瓮,縱橫交錯,互相盤結。」]

┬繁 +

├繁弦急管:形容音樂的節拍很急促,聽了使人振奮心情 [唐‧錢起【瑪瑙杯歌‧「繁弦急管催獻酬,倏若飛空生羽翼。」】]

├繁花似錦:形容春天繁盛的花朵,呈現出非常美麗的景緻 [唐‧李頎【聽安萬善吹觱篥歌‧「變調如聞楊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罄 +

├罄竹難書:形容大惡人的罪行之多,多得寫不完 [舊唐書‧卷五十三‧李密傳‧「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聲 +

├聲光俱佳:形容影劇的聲音效果良好,和畫面的動感鮮明,皆令人滿意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三十二回‧「這回羊統領請他,他曉得羊統領上頭的聲光極好。」】]

├聲名大譟:形容人在一時間成名,而使得聲望和名氣都非常響亮了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十八卷‧「鮮千同在台州做了三年知府,聲名大振,升在徽宁道做兵憲。」】]

├聲色犬馬:比喻自甘墮落的人,整天沈迷在歌舞女色中尋歡作樂,生活非常靡爛 [東漢‧班固【漢書‧王莽傳‧「以輿馬聲色,佚游相高。」】]

├聲明在先:形容彼此在作約定時,已先明白表示把遊戲規則講明在前頭,以免往後大夥爭執不休 [民國‧金庸【倚天屠龍記十回‧「他這番話先將眾人的口堵住了,聲明在先。」】]

├聲東擊西:比喻善用兵學的智者,能先從東方虛張聲勢,以引誘敵人上當受騙;再趁敵人轉移注意力時,由西方進行攻擊,以摧毀敵人的陣地 [唐‧杜佑【通典‧兵六‧「聲言東擊,其實擊西。」】]<三十六計‧聲東擊西‧「敵志亂萃,不虞,坤下兌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聲振林木:形容歌聲之嘹亮高亢,足以振動山林樹木 [列子‧湯問篇‧「秦青撫節悲歌,聲振林木。」]

├聲氣相求:比喻彼此若是志同道合的人,則聲氣會相呼應,當共鳴深處時,必能互相聚求以共事 [易經‧乾卦‧「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

├聲淚俱下:形容悲憤沈痛的慘狀,使旁人連哭聲和淚水都快要流下來了 [晉書‧王彬傳‧「言辭慷慨,聲淚俱下。」]

├聲勢浩大:形容強盛豪壯的軍容,其聲勢和氣魄都非常浩大 [明‧施耐庵【水滸傳六十三回‧「如今宋江領兵圍城,聲勢浩大,不可抵敵。」】]

├聲嘶力竭:形容已陷入死地的人,雖竭盡全力來大聲呼喊,以致喉嚨莎啞,力氣也都用完了 [北史‧高允傳‧「聲嘶股戰,不能一言。」]

├聲譽卓著:形容操守清高的賢德,其名聲極大,又受到遠近的百姓所敬仰 [元史‧王克敬傳‧「以正綱紀為己任,不縱貪墨,不阿宗戚,聲譽益著。」]

┬聰 +

├聰明絕頂:用以稱讚頭腦反應極為靈活快速的小孩 [清‧曹雪芹【紅樓夢八十七回‧「黛玉本是個絕頂聰明人,又在南邊學過幾時,雖是手生,到底一理就熟。」】]

├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用以責備人雖有聰明才智,但卻因一時糊塗,而做出愚蠢的傻事來 [宋‧蘇軾【洗兒戲作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膽 +

├膽大心細:比喻慎謀能斷的人,做事情能勇往直前,毫不畏縮,其心思又有周嚴細密的計畫 [唐書‧孫思邈傳‧「心為之君,君尚恭,故欲小;膽為之將,以果決為務,故欲大。」]

├膽大包天:用以批評惡徒目中無人,膽量極大,隨便任意橫行,毫無顧忌法律的制裁 [宋‧周紫芝【竹坡詩話‧「想君吟詠揮毫日,四顧無人膽似天。」】]

├膽大妄為:形容猖狂的暴徒,其膽量非常大,毫無顧忌地任意橫行而胡作非為 [清‧吳沃堯【痛史二回‧「如此膽大妄為,還了得嗎?」】]

├膽大於身:比喻猖狂的搶匪,膽量極大,在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毫無顧忌地就隨便搶奪他人的財物 [唐書‧李昭德傳‧「臣觀其膽,乃大於身,鼻息所衝,上拂雲漢。」]

├膽小如鼠:形容膽量極為渺小的人,心如小老鼠一般而不敢去過問政事 [魏書‧景穆十二王傳‧「言同百舌,膽若鼷鼠。」]

┬臉 +

├臉上無光:形容人已完全失去了面子,頓時間而無地自容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三回‧「你若與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這就是壞了學校規矩,連我臉上都無光了。」】]

┬膾 +

├膾炙人口:比喻美好的事物,為眾人所稱讚,而廣為傳頌 [孟子‧盡心篇下‧「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

┬臨 +

├臨危不亂:形容處事冷靜的人,當遇上危難時,心情能保持鎮定而不慌亂 [莊子‧秋水篇‧「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難而不懼者,聖人之勇也。」]

├臨危授命:比喻俠義之士看到危難時,毫不畏懼生死,而能主動去承擔起責任 [西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德緒傳‧「拜子僉為左中郎,後為關中都督,景耀六年,又臨危授命。」】]

├臨事而懼:比喻沈穩內練的人,當遇到事故時,能小心謹慎而不敢粗心大意 [論語‧述而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誨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臨河欲魚:比喻癡心妄想的人,凡事皆空自幻想,卻不願意腳踏實地去求取 [西漢‧劉安【「臨河而羨魚,不若歸家織網。」】]

├臨門一腳:用以挽惜事情只差最後一步,就可以順利完成了

├臨財不茍:形容心思正直的人,在看到錢財時,皆不會動心想要去貪取 [禮記‧曲禮篇上‧「臨財毋茍得,臨難毋茍免。」]

├臨淵羨魚:比喻凡事若只會空自妄想,而不願腳踏實地,以實際行動去追求,則將會一無所獲 [東漢‧班固【漢書‧董仲舒傳‧「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臨深履薄:形容人正深入危險的境地中,就必須隨時謹慎小心,而不可輕忽大意 [詩經‧小雅‧小旻篇‧「戰戰競競,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臨渴掘井:比喻輕浮的人,在事前毫無作準備,當遇事時,才要急忙設法去應付,已無濟於事了 [晏子春秋‧內篇‧雜上‧「譬之猶臨難而遽鑄兵,臨噎而遽掘井。」]<朱子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臨機應變:比喻反應機靈的人,能根據當時狀況的需要,而採取必要的措施,來應付各種的千變萬化 [宋史‧蕭資傳‧「蕭資性和厚,臨機應變,輯穆將士,總攝細務。」]

├臨陣磨槍─不亮也光:比喻人在事前毫無作準備,當遇事時,若能急忙設法來補救,則還能勉強去應付一下 [清‧曹雪芹【紅樓夢七十回‧「王夫人便說:『臨陣磨槍,也不中用。』」】]

┬舉 +

├舉一反三:用以稱讚頭腦反應靈敏的人,能由已知的知識,而推得未知的世界 [論語‧述而篇‧「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舉一廢百:形容目光短視的人,為了一件小事情,而荒廢其他重要的工作,真可謂是弊多於利了 [孟子‧盡心篇上‧「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

├舉手之勞:形容有心人只要順著手勢,就可以輕易做到的事情 [宋代‧太平廣記‧卷一百七十九‧「楊國忠依仗自己是有勢力的權貴,誰都懼怕,他要收拾誰,不是舉手之勞嗎?」]

├舉手投足:形容人在平常行為的小細節或小動作 [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轉之,蓋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也。」】]

├舉火為號:形容同夥人在夜晚以舉起火把,來作為彼此連絡的信號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八十二回‧「今晚馮習乘虛要劫孫將軍營寨,約定舉火為號。」】]

├舉世聞名:形容名聲之鼎盛,已使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的大名了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雜藝篇‧「王逸少風流才士,蕭散名人,舉世唯知其書,翻以能自蔽也。」】]

├舉目無親:形容流浪異鄉的孤兒,要面對人地生疏,及得不到親人照顧的悲痛 [宋代‧太平廣記‧雜傳記‧薛調‧「四海至廣,舉目無親戚,未知託身之所。」]

├舉步維艱:用以感歎人生的道路,坎坷曲折,有諸多的艱困難走 [宋代‧太平廣記‧卷四百一十六‧「及夜艾稍醒,聞一巨物行聲,舉步甚重。」]

├舉足輕重:形容名人身處的地位極為重要,其言行舉止,都可以對周遭環境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後漢書‧竇融傳‧「蜀漢相攻,權在將軍,舉足左右,便有輕重。」]

├舉棋不定:比喻三心兩意的人,做事情沒有主見,不能下定決心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奕者舉棋不定,不勝其偶。」]

├舉大事者─不忌小怨:用以說明有志青年若想要闖出一番大事業,就不應與人計較小怨恨,以免壞了大計畫 [後漢書‧王常傳‧「舉大事必當下順民心,上合天意,功乃可成。」]

┬薪 +

├薪火相傳:用以稱頌優良的傳統文化,能相繼傳承下去 [莊子‧養生主篇‧「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薪桂米珠:形容在都市生活皆非常不易,因為物價非常高昂,使得小老百姓的生計困難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五卷‧「但長安乃米珠薪桂之地,先生資釜既空,將何存立?」】]

┬薄 +

├薄己厚人:比喻有德者能以謙薄對待自己,而厚道則廣濟大眾 [宋書‧孝武帝本紀‧「自今諸可薄己厚民、去煩從簡者,悉宜施行,以稱朕意。」]

├薄如紙片:形容蠶絲布的質地細薄,就像紙片一樣輕薄 [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十六‧「薄如柳葉,片片相離;白如霜雪,平治可愛。」】]

├薄此厚彼:形容長官對待部屬並不公平,對此人很刻薄,而對彼人卻很寬厚,有很大的差別待遇 [梁書‧賀琛傳‧「並欲薄於此而厚於彼,此服雖降,彼服則隆。」]

├薄利多銷:形容精打細算的商人,能以低價大量促銷的方式,來賺取厚利

├薄情寡義:用以批評無情無義的男人,無故就惡意拋棄愛人了 [明‧施耐庵【水滸傳三十四回‧「不是我寡情薄義,其實只有這個先父記掛。」】]

┬虧 +

├虧人是禍─饒人是福:比喻當虧欠別人的恩情時,則可能會是一種禍端;若能饒恕別人的過錯,就是一種無上的福報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五卷‧「奉勸人行方便事,得饒人處且饒人。」】]

┬螳 +

├螳臂當車:比喻人雖有雄健的氣魄,但其力量薄弱,則對局世沒有實質的幫助 [莊子‧人世間篇‧「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

├螳螂捕蟬─麻雀在後:比喻目光淺短的人,只想著貪求眼前的利益,卻不顧及身後的大禍患 [西漢‧劉向【說苑‧正諫篇‧「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患也!」】]

┬螻 +

├螻孔崩城:用以警示國家內部所日積月累的弊病,若不深入去慮詳時,就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明‧賀逢聖【「天下事皆起于微。微之不慎,星火燎原,蟻穴潰堤。」】]

┬謙 +

├謙虛為懷:形容正人君子能以謙虛恭敬的態度,與眾人和平相處 [後漢書‧明德馬皇后紀‧「太后誠存謙虛,柰何令臣獨不加恩三舅乎?」]

├謙默自持:形容君子的態度謙卑恭和,而能自我把持 [明‧王守仁【勤學‧「苟有謙默自持,無能自處,篤志力行,勤學好問。」】]

├謙謙君子:形容做人處事均以謙虛卑柔的態度,而能嚴以律己的人士 [易經‧謙卦‧「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謙虛其心─宏大其量:形容正人君子能以謙虛的胸懷,及寬宏壯闊的雅量,與世人和睦相處 [明‧王守仁]

┬講 +

├講信修睦:形容正直的人,重視信義和承諾,又能與眾人融洽相處 [禮記‧禮運篇‧「故禮義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講信脩睦。」]

┬謝 +

├謝天謝地:形容人非常感謝老天爺在冥冥中的幫忙,才能化解一場大危機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虧得兒子崢嶸有日,奮發有時,真時謝天謝地!」】]

┬豁 +

├豁然開朗:形容人突然間放開心胸,通曉哲理的奧密,而領悟出事物的道理來 [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豁達大度:形容心胸開朗通達的智者,其為人豪爽,氣量也非常寬大 [晉‧潘岳【西征賦‧「觀夫漢高之興也,非徒聰明神武,豁達大度而已也。」】]

┬趨 +

├趨之若騖:形容在會場上的盛況空前,使得嚮往趨附的人數非常眾多 [明史‧蕭如薰傳‧「如薰亦能詩,士趨之若騖,賓客常滿。」]

├趨吉避凶:用以勸人只要能心存良善,就可以親近吉祥,而避開兇惡的迫害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六十二回‧「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吾等問於高明之人,當趨吉避凶。」】]

├趨炎附勢:比喻小人只會靠近利益,而趨附有權勢的顯貴,以極盡諂媚的方式去討好或拍馬屁 [宋代‧太平廣記‧卷一百八十八‧「那些趨炎附勢之流,在尋找機會,對他進行阿諛諂媚。」]

┬蹉 +

├蹉跎歲月:形容浮華的年青人,不知愛惜光陰,而白白地消磨掉寶貴的青春時光 [唐‧李頎【送魏萬之京‧「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蹈 +

├蹈常習故:形容思想封閉的人,只會因循舊習,墨守成規,而不知奮發向上,也未能另闢新路 [宋‧蘇軾【伊尹論‧「後之君子,蹈常而習故,惴惴焉懼不免於天下。」】]

┬輾 +

├輾轉反側:形容人為了心事而煩惱不已,在床上翻來覆去而睡不著覺 [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避 +

├避而不談:形容名人為了平息風波,就刻意閃避敏感話題,而不去談論他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三十八回‧「想諸葛亮有虛名而無實學,故避而不敢見。」】]

├避坑落井:比喻運氣不佳的人,真是禍不單行,當閃過一個禍害時,卻又遭遇到更大的災難了 [晉書‧褚翜傳‧「今宜共戮力以備賊,幸無外難,而內自相擊,是避坑落井也。」]

├避重就輕:比喻畏苦怕難的人,逃避艱難繁重的工作,而選擇較為輕鬆容易的事情來做 [唐六典‧工部尚書‧「皆取材力強壯,技能工巧者,不得隱巧補拙,避重就輕。」]

├避實擊虛:比喻軍隊在作戰時,應避免去攻擊敵人最精實的陣營,而是要打擊其較虛弱的要害 [孫子兵法‧虛實篇‧「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

┬遽 +

├遽促芳齡:用以勸人在青春很快就要消逝時,應多加努力用功,以充實自己的生命

┬還 +

├還以顏色:比喻我軍展開大反攻後,使敵人知道我軍的厲害了

├還我河山:比喻我軍在義憤之下,向敵寇追討已失去的故土 [清‧太平天國‧石達開【「忍令上國衣冠,淪于夷狄。相率中原豪傑,還我河山。」】]

├還政於民:比喻當國家實行民主法治後,已將政權交還給人民來作主了 [唐書‧裴炎傳‧「炎謀乘太后出游龍門,以兵執之,還政天子。」]

┬邀 +

├邀功圖賞:形容勢利眼的人,當建立功勞後,就只希望能得到更多的獎賞 [唐‧韓愈【黃家賊事宣狀‧「本無遠慮深謀,意在邀功求賞。」】]

┬醜 +

├醜態畢露:形容人若做出羞恥的事情,則總有一天,必定會曝露出來 [清‧李汝珍【鏡花緣六十六回‧「不過因明日就要發榜,得失心未免過重,以致弄得忽哭忽笑,醜態百出。」】]

┬鍊 +

├鍊石補天:比喻工程極為浩大壯闊,猶如修補臭氧層的破洞 [唐‧李賀【李憑箜篌引‧「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鍥 +

├鍥而不舍:比喻毅志堅強的人,為了理想而能持續努力,絕對不會鬆懈下來 [荀子‧勸學篇‧「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雕刻)。」]

┬鍾 +

├鍾靈毓秀:形容山川靈氣聚集的地方,則容易孕育出俊傑的人才 [清‧曹雪芹【紅樓夢三十六回‧「亦且瓊閨繡閣中亦染此風,真真有負天地鐘靈毓秀之德!」】]

├鍾山龍蟠─石城虎踞:形容軍事地勢非常險要,就像是青龍盤曲據守著,又如猛虎似地蹲姿 [宋‧張敦淫【六朝事跡編類‧「諸葛論金陵地形曰:『鍾阜龍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

┬隱 +

├隱若敵國:比喻有德者威重的儀態,其言論能切中時弊,猶如敵國當前一般 [後漢書‧吳漢傳‧「帝乃歎曰:『吳公差彊人意,隱若一敵國矣!』」]

├隱惡揚善:比喻待人寬厚的君子,能隱藏他人的過失,而讚揚其善行 [中庸第六章‧「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隱隱作痛:形容嬌弱女子在受傷後,傷口不時出現疼痛的感覺 [狄公案二十回‧「童生正要熟睡,聽她隱隱的呼痛。」]

├隱隱約約:形容身影或形體隱藏在暗處,不是很明顯清楚的樣子 [清‧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四十四回‧「當中雖然掛的是竹幕,望進去卻隱隱約約的,看不清楚。」】]

┬雖 +

├雖不滿意─但能接受:形容民眾對執政當局的施政表現,雖然不是很滿意,但是還能夠勉強忍受 [明‧施耐庵【水滸傳三十一回‧「王矮虎一時被宋江以禮義縛了,雖不滿意,敢怒而不敢言,只得陪笑。」】]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比喻人雖有智識謀略,但不如利用良好的時機來一展身手 [孟子‧公孫丑篇上‧「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

┬霜 +

├霜露之疾:比喻生活清貧的人,猶如受到寒霜凍傷一樣痛苦 [東漢‧班固【漢書‧公孫弘傳‧「君不幸罹霜露之疾,何恙不已。」】]

┬鞠 +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形容忠貞的賢臣,能竭盡心力,為國家而賣命做事,直到老死為止 [三國‧諸葛亮【後出師表‧「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颶 +

├颶風匯雨:形容兇猛的狂風,夾帶著大量的雨水而來 [元史‧順帝本紀四‧「秋七月戊子朔,溫州颶風大作,海水溢,地震。」]

┬騁 +

├騁目四望:形容堅守崗位的士兵,以保持機警的眼神,向四處瞭望 [藝文類聚‧言志‧「周九州而騁目,登四岳而永望。」]

┬駿 +

├駿業宏開:用以祝賀在市場上具有潛力的事業,能夠宏大開展起來 [北宋志傳‧楊家將傳五回‧「耿耿陳橋見帝星,宏開宋運際光明。」]

┬鮮 +

├鮮衣美食:形容富貴人家的衣食豐足,多為華麗奢侈品 [舊五代史‧漢‧蘇逢吉傳‧「逢吉性侈靡,好鮮衣美食,中書公膳,鄙而不食,私庖供饌,務盡甘珍,嘗於私第大張酒樂,以召權貴。」]

┬鴻 +*

├鴻基建設:用以歌頌偉大的事業,有穩固而堅實的基礎建設 [舊唐書‧蘄王緝傳‧「天命所祐,縱無封建,亦鴻基永固。」]

├鴻稀鱗絕:形容世上所罕見而稀有的東西

├鴻雁哀鳴:比喻災民在挨餓受苦中,其悽慘的情況,真叫人聞之鼻酸 [詩經‧小雅‧鴻雁篇‧「鴻雁于飛,哀鳴嗷嗷(餓聲)。」]

├鴻圖大展:用以祝人其志願得以伸張,能夠開創一番美好的事業前程,而有蓬勃的發展 [金史‧樂志下‧「惟威震疊,惟德綏寧。神策無遺,鴻圖以興。」]

├鴻篇巨作:形容碩儒的文章,氣勢宏偉壯闊,其為精思巧作而成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今鴻篇鉅製,照耀寰區。」】]

├鴻儒碩學:形容學問淵博而專精,智識高遠又有宏觀遠見的大學士 [唐‧劉禹錫【陋室銘‧「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南史‧賀瑒傳‧「通儒碩學,復見賀生。」]

├鴻鵠之志:比喻有為青年的志向極遠大,猶如飛上萬里高空的鴻鵠鳥一般 [呂氏春秋‧士容篇‧「夫驥騖之氣,鴻鵠之志,有諭乎人心者誠也。」]

┬點 +

├點石成金:比喻人若能善用巧思,也可將毫無價值的東西,化腐朽為神奇,轉變成極為實用的器具 [西漢‧劉向【列仙傳‧「許遜,南昌人。晉初為旌陽令,點石化金,以足逋賦。」】]

├點到為止:比喻沒有恆心的人,學習課業只求得皮毛而已,並不肯下苦心去深入作研究 [民國‧金庸【倚天屠龍記三十七回‧「以武會友,點到為止,雖分勝敗,卻不傷和氣。」】]

├點金乏術:比喻人生的困境極為貧窮,已經到了無計可施的地步 [清‧李汝珍【鏡花緣十三回‧「自從父親獲罪,母病又發,點金無術,惟有焦愁。」】]

├點頭之交:形容彼此只是在禮貌上,粗淺交往的普通朋友

├點點滴滴:形容零星而細微的小事情 [清‧劉鶚【老殘遊記續集九回‧「說著說著,那淚便點點滴滴的下來。」】]

┬黛 +

├黛綠年華:形容女子在最美麗的少年時期 [唐‧韓愈【送李愿歸盤古序‧「粉白黛綠者,列屋而閒居,妒寵而負恃,爭妍而取憐。」】]

┬鼾 +

├鼾聲如雷:形容性情粗曠的人,在熟睡時,打鼾就像雷聲一樣巨大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四‧「五個人多是醉的,看著被臥,倒頭便睡,鼾聲如雷,也不管天南地北了。」】]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