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c18劃
┬擲 18+
├擲地有聲:形容詩賦的音韻響亮,文詞華美,令人讚嘆不已 [晉書‧孫綽傳‧「嘗作天台山賦,以示范榮期云:『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
┬斷 +
├斷尾求生:比喻人為了化解生存危機,而切斷彼此的關係,以求自保
├斷案如神:形容正直的法官,在判定刑案的過程,非常精準無誤 [狄公案一回‧「世人但喜作高官,執法無難斷案難。」]
├斷章取義:比喻當人引證經書或文章時,僅截取其中的一句或一小段來引用,並未能兼顧全文的本意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
├斷然處置:形容行事理智的人,能以明確果斷,對事故做出適當的處置 [元史‧趙師魯傳‧「古之人君,將有言也,必先慮之於心,咨之於眾,決之於故老大臣,然後斷然行之。」]
├斷腸銷魂:形容人在絕望傷心之際,神魂出現飄蕩散逸的狀態 [宋‧黃庭堅【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是誰招此斷腸魂,種作寒花寄愁絕。」】]
├斷編殘簡:形容受到戰火摧殘的古籍,四處零散而破碎不全 [宋史‧歐陽修傳‧「修好古嗜學,凡周、漢以降金石遺文,斷編殘簡,一切拾掇,研稽異同。」]
├斷線風箏:比喻遊子外出工作之後,數年未歸猶如斷線的風箏,就完全失去連絡的音訊了 [清‧李汝珍【鏡花緣九回‧「飄飄蕩蕩,登時間不知不覺,倒像斷線風箏一般,落了下來。」】]
├斷髮絕交:比喻行事果決的人,以剪掉頭髮來作為與壞朋友斷絕關係的決心
├斷頭將軍:比喻忠貞愛國的壯士,寧可戰死在沙場上,也不願意投降 [西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張飛傳‧「嚴顏曰:『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
├斷斷續續:形容事物演進的過程不連貫,時常出現有間斷性的情形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十四回‧「河岸下斷斷續續洗菜的、浣衣的、淘米的,丑俊不一,老少不等。」】]
├斷簷殘壁:形容戰後淒涼的情景,到處都是破碎毀壞的房舍
┬歸 +
├歸心似箭:形容在外地工作的遊子,渴望趕快回家鄉過年的急迫心情 [明‧笑笑生【金瓶梅五十五回‧「不想西門慶歸心如箭,不曾別的他,竟自歸來。」】]
├歸於平靜:形容世間風雲的紛紛擾擾,最後終將會回歸到沉寂平靜的狀態中 [南史‧劉穆之傳‧「宋武一朝創業,事屬橫流,改易紊章,歸於平道。」]
├歸根結蒂:比喻萬事萬物的最後結局,或物種的根本原由 [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歸馬放牛:形容當戰爭結束後,士兵們都回歸到田園中去耕作,過著平靜的生活 [尚書‧武成篇‧「王來自商,至於豐,乃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
┬甕 +
├甕中捉虌:比喻人所欲得之物,已在掌握之中,就像歹徒已陷入絕境時,將可輕易把他捉拿到案 [元曲‧李逵負荊‧「管教他甕中捉虌,手到拿來。」]
├甕聲甕氣:形容不識字的鄉下人,說話的聲音粗沉難聽
┬瞻 +
├瞻前顧後:比喻做事周嚴謹慎的人,卻因顧忌太多,以致事情便做不成了 [戰國‧楚‧屈原【離騷‧「瞻前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
┬禮 +
├禮尚往來:用以說明當接受別人的厚禮時,也應當以同樣的態度,來回報給對方 [禮記‧曲禮篇上‧「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門義路:比喻待人接物和與人應對進退的禮節,是人生所必要學習的歷程 [孟子‧告子篇上‧「仁,人心也;義,人路也。」]
├禮儀之邦:形容在日常生活上,講求禮儀教化的國度 [舊唐書‧吐蕃上‧「見道宗,執子婿之禮甚恭。既而歎大國服飾禮儀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
├禮繁難行:用以批評古代的禮俗若過於繁瑣時,則將會難以推廣實行 [尚書‧說命篇中‧「禮煩則亂,事神則難。」]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比喻禮、義、廉、恥是個人的基本修為,也是維繫國家內部團結的重要因素 [管子‧牧民‧「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穠 +
├穠纖合度:用以讚美大美人的肥瘦適中,身材比例均勻 [魏‧曹植【洛神賦‧「穠纖得中,脩短合度。」】]
┬簞 +
├簞食瓢飲:用以讚揚有志之士雖處貧窮,過著清苦的生活,但卻能好學不倦而安貧樂道 [論語‧雍也篇‧「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簞瓢屢空:形容憂國志士經常因憂慮國情,而輸財救國,以致時常欠缺生活上的必需品 [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環堵蕭然,不蔽風日,裋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篳 +
├篳路藍縷:形容人在初創事業時的艱辛困苦,猶如乘坐著舊柴車,身穿破衣服,來到荒野上開拓疆土一樣 [左傳‧宣公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簡 +
├簡冊流芳:形容史學家以簡單記錄歷史的概要,而留傳於後世,以作為歷史的見證 [後漢書‧劉盆子傳‧「章懷太子注云:『古者記事,書於簡冊。』」]
├簡明具體:形容卓越的史學家,記述歷史的過程,簡單明瞭,具體而實在 [清史稿‧德宗本紀二‧「各督撫速將糧額幾何,實徵幾何,正耗收米或折色幾何,具列簡明表冊。」]
├簡政便民:形容為政者若能用心簡化政務程序,將可以便利民眾辦理各項事務 [易經‧繫辭上‧「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
├簡單扼要:形容精明慎謀的人,能簡單地抓住事物的重點,並把握住關鍵時刻 [宋‧洪邁【容齋隨筆‧解釋經旨‧「解釋經旨,貴於簡明。」】]
├簡單明瞭:形容行事練達的人,表達事物的流程顯著,使人很容易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簡潔有力:形容處事精鍊的人,寫文章或做事情皆能簡單明瞭,乾淨俐落 [南齊書‧王思遠傳‧「思遠清脩,立身簡潔。衣服床筵,窮治素凈。」]
├簡鍊通俗:形容簡潔精鍊的好文章,連一般人都看得懂了 [西漢‧劉安【淮南子‧齊俗訓‧「故行齊於俗,可隨也;事周於能,易為也。」】]
├簡簡單單:形容流暢的作業程序很單純,其步驟將便利於實行
┬糧 +
├糧斷援絕:比喻前鋒部隊已陷入苦戰中,糧食和彈藥都用完了,又沒有後勤部隊來支援 [隋書‧游元傳‧「軍糧斷絕,此亦天亡之時也。」]
┬繞 +
├繞梁三日:形容歌聲音樂之優美,其餘聲不絕於耳,令人回味無窮 [列子‧湯問篇‧「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賣)歌假(換取)食。既去,而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
┬翻 +
├翻山越嶺:形容遙遠的旅途,必須經過高山湖泊而長途跋涉,極為艱辛困苦 [清‧李汝珍【鏡花緣六十四回‧「意欲趕些針線,可以多賣幾文錢,省得你爬山越嶺,又去砍柴。」】]
├翻天覆地:形容情勢因巨大的變化,而產生劇烈的震撼 [唐‧劉商【胡笳十八拍‧「天翻地覆誰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翻江倒海:形容局勢因受到強大的力量,而使其情勢產生兇猛劇烈的變化 [梧桐葉‧「翻江攪海驚濤怒,搖脫秋林木。」]
├翻來覆去:形容人因有心事而在床上睡不著覺,一直來回翻轉身體 [南宋‧朱熹【朱子全書‧性理五‧「橫說也如此,豎說也如此,翻來覆去說也如此。」】]
├翻然悔悟:形容大惡人受到禪師點化開示後,在轉變念頭時,就已徹底悔改覺悟了 [唐‧韓愈【與陳給事書‧「今則釋然悟,翻然悔。」】]
├翻雲覆雨:用以感嘆世間的人情易變,反覆無常。或男女在床上親熱的行為 [唐‧杜甫【貧交行詩‧「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宋.黃機【木蘭花慢.問功名何處詞:「世事翻雲覆雨,滿懷何止離憂。」】]
├翻箱倒櫃:形容急忙尋找物品的人,徹底翻檢搜查了每一個箱子櫥櫃 [清‧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四回‧「船上買辦又仗著洋人勢力,便來翻箱倒篋的搜了一遍。」】]
├翻臉翻書:比喻性情急躁的人,在生氣時,就像翻書一樣快速,從來不講情份亦冷酷無情 [清‧曾樸【孽海花七回‧「空口白話,你們做官人翻臉不識人,我可不上當。」】]
┬職 +
├職責所在:形容忠實的人,已在自己的職務責任上,做到該做的事情了
├職業神聖─不分貴賤:用以說明任何職業都是神聖崇高的工作,不應有貧富貴賤的差別
┬舊 +
├舊情綿綿:形容懷舊的人對已往甜蜜的時光,產生懷念的心情 [唐‧元稹【遣悲懷之二‧「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
├舊性不改─牽牛落海:用以勸人若不能徹底改掉不好的壞習慣,則即使接受了高等教育,也是一無是處 [舊唐書‧賈隱林傳‧「然陛下性靈太急,不能容忍,若舊性未改,賊雖奔亡,臣恐憂未艾也。」]
┬藏 +
├藏才隱智:形容謙虛為懷的人,能夠隱藏自己的才華和智慧,而不刻意表現出來 [宋代‧太平廣記‧卷三十八‧「過早有了好名聲,一定會帶來損失,你應該自己注意隱藏才能,這才能盡善盡美。」]
├藏巧於拙:形容身懷絕技的高手,能夠隱藏靈巧於笨拙之中,而使人不易察覺 [明‧洪自誠【菜根譚一一六‧「藏巧於拙,用晦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真涉世之一壺,藏身之三窟也。」】]
├藏污納垢:比喻奸臣包容惡人做壞事,就像器皿內累積很多的油污和髒東西一樣,未能清洗乾淨 [左傳‧宣公十五年‧「川澤納汙,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
├藏諸名山:比喻謙虛為懷的人,能將才華隱藏起來,而不輕易展露出來 [魏‧曹植【與楊德祖書‧「雖未能藏之於名山,將以傳之於同好。」】]
├藏頭露尾:形容心虛的人,說話或行為都不敢光明正大,有隱瞞事實的真相 [元曲選‧桃花女‧「勸周公莫便生嗔,將酒禮強勒成親,不爭我藏頭露尾,可甚的知恩報恩。」]
├藏器於身─待時而動:比喻當君子具有潛藏能量而待積極開發培養時,倘若等到適當時機,就可以嶄露頭角,為國家效命了 [易經‧繫辭下‧「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
┬藍 +
├藍田種玉:形容婦女因受孕而懷有胎兒了 [西晉‧陳壽【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恪少有才名,孫權謂其父瑾曰:『藍田生玉,真不虛也。』」】]
┬藉 +
├藉故推辭:形容心有不甘的人,以假借有事在身,而推掉別人所請託的工作了 [宋‧邵雍【觀棋長吟‧「當路斷無相假借,對人須且強推辭。」】]
┬蟲 +
├蟲霜水旱:形容可怕的天然災害,對農作物已造成很嚴重的損失了 [舊唐書‧食貨志上‧「凡水旱蟲霜為災,十分損四已上免租,損六已上免調,損七已上課役俱免。」]
┬覆 +
├覆水難收:比喻當一切事物都已成定局時,將難以反悔或更改了 [晉‧王嘉【拾遺記‧「太公望初娶馬氏,讀書不事生產,馬氏求去。太公封齊,馬氏求合,太公取水一盆,傾於地,令婦收水,惟得其泥。太公曰:『若能離更合,覆水定難收。』」】]
├覆盆之冤:比喻小老百姓所無法洗清的冤屈 [東晉‧葛洪【抱朴子‧辨問‧「豈可以聖人所不為,便云天下無仙,是責三光不照覆盆之內也。」】]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比喻在大難之下或國家群體既已滅亡時,則一般老百姓將很難逃脫災厄而保全性命 [後漢書‧孔融傳‧「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謹 +
├謹言慎行:形容處事謹慎的人,言詞或答辯之間,都能做到小心慎重,未有輕忽怠慢的行為 [禮記‧緇衣篇‧「故言必慮其所終,而行必稽其所敝,則民謹於言,而慎於行。」]
├謹則無憂─忍則無辱:用以勸人做事若能小心謹慎,就不會產生憂慮感;若能忍受惡劣環境的折磨,才不會引來眾人的羞辱 [治家格言‧先正‧「謹則無憂,忍則無辱。靜則常安,儉則常足。」]
┬豐 +
├豐功偉業:用以歌頌偉大的事業成就,將是無人能比 [宋書‧符瑞志上‧「帝王之祚,必有明聖顯懿之德,豐功厚利積累之業,然後精誠通于神明,流澤加於生民。」]
├豐肌弱骨:形容美女的體態輕盈,肌膚清潔豐腴的樣子 [漢‧司馬相如【美人賦‧「皓體呈露,弱骨豐肌。」】]
├豐衣足食:形容生活富裕的家庭,衣食豐足而無憂無慮 [摭言‧「豐衣足食,所往無不克。」]
┬蹣 +
├蹣跚而行:形容身體殘障的人,走路困難,行動很不方便的樣子 [民國‧朱自清【背影‧「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
┬蹦 +
├蹦蹦跳跳:形容活潑好動的小孩 [宋代‧太平廣記‧卷四百二十九‧「老虎蹦蹦跳跳地出了草屋,作出好像下拜的樣子。」]
┬轉 +
├轉危為安:比喻多災多難的國家,在渡過險境後,扭轉危險為安全,而逐漸走向光明大道 [西漢‧劉向【戰國策序‧「出奇策異者,轉危為安,運亡為存,亦可喜,椅可觀。」】]
├轉眼之間:形容在極短的時間內所發生的事情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豈知轉眼之間,灰飛煙滅,泰山化作冰山,極是不難的事。」】]
├轉眼成空:比喻人所辛苦負出的心血,在一下子就化為烏有而成為泡影了 [清‧魏秀仁【花月痕二十五回‧「正是:紅樓原一夢,轉眼便成空。」】]
├轉禍為福:比喻有慈悲心的大德,能運用適當時機,指點迷津,將其禍害扭轉為福報 [戰國策‧燕策一‧「知者之舉事也,轉禍而為福,因敗而成功者也。」]
┬邇 +
├邇之事父─遠之事君:比喻做人的基本道理,應該是在家中能夠孝順父母,出遠門工作後,能夠努力認真做事情 [論語‧陽貨篇‧「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
┬釐 +
├釐正其文:形容文字工作者,審慎校訂文章中錯誤的地方 [晉書‧應詹傳‧「今大荒之後,制度改創,宜因斯會,釐正憲則。」]
┬鎖 +
├鎖精固本:用以奉勸淫逸之徒,要節制情慾,才能確保生命根本的鞏固
┬離 +
├離苦得樂:比喻運勢轉好的人,已脫離苦痛的深淵,而得到快樂的泉源 [維摩詰所說經‧「悲無量心:能拔苦之心也。喜無量心:見人離苦得樂,生慶悅之心也。」]
├離情別緒:形容即將要出遠門的人,在離別時,還眷顧著親友,而有依戀不捨的心情 [管子‧國蓄篇‧「謂之離情。」獨孤及送張少府序‧「尊酒可以慰別緒。」]
├離情依依:形容男女情人在離別分手時,有依依不捨的情懷 [戰國‧楚‧屈原【楚辭‧九思‧傷時‧「志戀戀兮依依。」】]
├離鄉背井:形容貧苦的人必須離開家鄉,而到外地去工作或討生活 [元‧馬致遠【漢宮秋劇三‧「假若俺高皇差你個梅香背井離鄉,臥雪免眠霜。」】]
├離經叛道:形容狂傲的人,言行舉止皆違背正道,而不能遵守規矩 [元明雜劇‧貶黃州劇‧「且本官志大言浮,離經畔道。」]
├離群索居:形容性情孤僻的人,喜歡遠離社會人群,而獨自一人生活 [禮記‧檀弓篇上‧「吾離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雜 +
├雜七雜八:形容物品擺設雜亂,又是毫無用處的東西
┬雙 +
├雙星並耀:用以頌揚兩位俊傑的才子,同時展現出耀眼的光芒
├雙株競秀:形容兩美人在一起爭相比美 [南齊書‧祥瑞傳‧「虞縣楓樹連理,兩根相去九尺,雙株均聳。」]
├雙宿雙飛:形容恩愛的夫妻,同住在一起生活,經常形影不離 [金‧元好問【鴛鴦扇頭詩‧「雙宿雙飛百自繇,人間無物比風流。」】]
├雙管齊下:比喻人在處理問題時,若能以兩種方法同時並用,則可兼收更大的效果 [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五‧「張璪能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幹。」】]
├雙雙對對─萬年富貴:用以祝賀新婚夫婦能恩愛一生,而白頭偕老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三十一卷‧「雙雙粉蝶宿芳叢,對對黃鸝栖翠柳。」】]
├雙囍臨門:形容紅光滿面的人,在家中同時有兩件喜事來臨
┬雞 +
├雞口牛後:比喻一般人寧可在地方上,受眾人所尊敬,也不願意在大都市中被人給冷落了 [戰國策‧韓策一‧「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不為牛後。』」]
├雞毛蒜皮:比喻無關緊要或極輕微瑣碎的事物
├雞犬不留:形容可怕的殺戮暴行,將生靈趕盡殺絕,連雞隻或貓狗也都不肯留下活口 [民國‧金庸【笑傲江湖三十九回‧「殺得恆山之上,雞犬不留!」】]
├雞犬不寧:形容在社區或地方上,受到禍亂所侵擾,而吵得連雞犬都得不到安寧 [唐‧柳宗元【捕蛇者說‧「悍吏之來我鄉,叫囂於東西;隳(毀)突於南北;譁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
├雞皮疙瘩:形容人因懼怕或寒冷,而使皮膚生起像雞皮一樣的疙瘩來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五回‧「公子一見,嚇的一身雞皮疙瘩。」】]
├雞皮鶴髮:形容老年人的頭髮蒼白,滿臉都是皺紋的樣子 [南北朝‧庾信【竹杖賦‧「鶴髮雞皮。」】]
├雞同鴨講:比喻自己毫無主見,只會跟著別人唱和而已
├雞兔同籠:比喻喜歡安靜者,卻和愛爭吵的人同在一起,則彼此必定不能相容
├雞爭鵝鬥:比喻目光淺短的人,彼此只因細故就爭鬥不休了
├雞飛狗跳:形容驚慌紊亂的場面,搞得連雞狗都到處飛跳起來
├雞腸鳥肚:比喻肚量極為狹小的人 [明‧笑笑生【金瓶梅三十一回‧「那鼠腹雞腸的心兒,只好有三寸大一般。」】]
├雞鳴狗吠:形容在純樸的鄉村地方,只要有陌生人驚動雞犬時,就會驚叫不已 [孟子‧公孫丑篇上‧「夏后、殷,周之盛,地未過有千里者也,而齊有其地矣。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
├雞鳴狗盜:用以譏諷愛炫耀的人,只有像雞鳴或狗盜,這種微不足道的本領而已 [宋‧王安石【讀孟嘗君傳‧「嗚呼,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惡足以言得士?」】]
├雞蟲得失:比喻極細微渺小的事物,其得失並無關於宏大的宗旨 [民國‧金庸【射鵰英雄傳三十四回‧「蓋豪傑之士,胸襟如海,雞蟲之爭,非不能為,自不屑為也。」】]
┬顏 +
├顏面盡失:形容虛榮心強的人,因某事不如意,而完全失去光彩了 [清‧曹雪芹【紅樓夢三十三回‧「若外人知道,祖宗顏面何在!」】]
┬騎 +
├騎牛覓牛:比喻迷失自己的人,卻忘記了自己本有的東西,而一味地向他處去尋求 [明‧洪自誠【菜根譚二九七‧「若騎驢又復覓驢,終為不了禪師。」】]
├騎虎難下:比喻當人處事遇到困難時,若為情勢所逼迫,已陷入中途無法進退的兩難中,將是欲罷不能的窘境了 [隋書‧獨孤皇后傳‧「后使人謂高祖曰:『大事已然,騎獸之勢,必不得下,勉之。』」]
┬壟 +
├壟斷巿場:形容有野心的企業財團,意圖想霸佔整個市場的資源 [孟子‧公孫丑篇下‧「有賤丈夫焉,心求龍斷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