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信論》與禪宗的境界論

  • Share this:

《起信論》與禪宗的境界論 作者:  吳言生 《起信論》的境界論,主要表現為: 離絕一切差別之相,而獲得內證超越的心靈: 此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云何為二? 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 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 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 ……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 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 真如的自性,既不是“ 有 ”相,也不是“ 無 ”相,既不是“ 非有 ”相, 也不是“ 非無 ”相,又不是“ 亦有亦無 ”相。 既不是“ 一 ”相,也不是“ 異 ”相, 既不是“ 非一 ”相,也不是“ 非異 ”相,又不是“ 亦一亦異 ”相。 它超越了一切差別相待之相。 但因眾生有妄念,與真如不能相應。 若能離妄心,則‘ 實無可空者 '。所謂‘ 不空 ' 是指眾生真如心中, 本具真常無漏功德的清淨法。由於此本然存在的清淨無漏法帶有一種 ‘ 實存的喚醒作用 ',驅策眾生邁向‘ 還元 ' 的道路。” 台大《哲學論評》第12期《起信論》云: 所言覺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 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何以故? 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 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 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 所謂覺,就是自性清淨心的本體遠離一切妄念。 “ 本覺 ”是相對“ 始覺 ”來說的。 由於有“本覺” 本心論:清淨心的特質 ,才有“ 不覺 ” 迷失論: 清淨心的迷失,釋恒清《大乘起信論的心性論》: “ 這是說眾生由於‘本覺' 的善性誘導激發,喚起對‘不覺' 無明的覺醒 ─ 始覺, 漸漸回歸本然心源,而證‘ 究竟覺 ' 本覺 。 此處的‘ 依本覺故而有不覺 ',不能依文解意,否則誤以為眾生破無明, 由始覺後,會再由本覺起無明,成佛之後,豈不再還為眾生? 猶如前述的‘ 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 ',本覺僅為不覺的依止因,非造作因。” 通過後天修習,啟發先天“ 本覺 ” 而形成的佛教覺悟, 就是“ 始覺 ” 開悟論:運用種種方法,回於清淨心 。 因此,在這個意義上,“ 以始覺者,即同本覺 ”,本始合一, 即是明心見性境界論:清淨心的體驗 。 這段經文,囊括了禪宗思想本心論、迷失論、開悟論、境界論四個層面, 涵蘊了由本覺到不覺、由不覺到始覺、由始覺到本始合一的禪宗審美感悟生發機制。 《起信論》將始覺劃分為四個層次: 1 不覺:雖能覺知善惡之念,但尚未能覺知煩惱。 2 相似覺:能夠覺知由於人我的執著而有起惑、造業、受苦等異相, 捨離了煩惱和執著,發生類似真覺的智慧。 3 隨分覺:覺悟到一切念境皆空,再離此空相。 覺悟到空相亦無所有,捨離了一切分別的粗念執著相。 4 究竟覺:一念觀心與無念相應,覺知一念無明動心初起之時, 在自心本體中沒有初起之相。遠離最初的一切微細動念,得見心的自性本體, 湛然常住,無有變異。 禪宗受《起信論》的境界論的影響而形成的感悟,約有如下數端: 1.始本合一,明心見性 《起信論》主張始覺本覺合一,這成為禪宗境界論的基本觀念。 禪宗的終極關懷是徹見“ 本來面目 ”,徹見“ 本來面目 ”就是通過始覺複歸於本覺: “ 始覺合本謂之佛,言以如今始覺合於本覺。 ……如禪和家,忽然摸著鼻孔,便是這個道理。” 《大慧錄》卷18 “ 佛無別體,但是始覺,翻前第二不覺,合前第一本覺。 始本不二,唯是真如顯現,名為法身大覺,故與初悟無二體也。”《禪源諸詮集都序》卷4 “日夜推究,只是養育此心。乃至悟得了,便見未發心時亦則不失。 馬鳴祖師謂之始覺即本覺,本覺即不覺,本始不二,名究竟覺。” 《古尊宿》卷33《清遠》。 基於這種觀念,禪宗強調本覺存在於每個人的身上, “ 水中鹽味,色裏膠青。體之有據,取之無形。用時密密,寂處惺惺。 是諸佛之本覺,乃眾生之妙靈。 “ 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者,此即真心,亦雲自性清淨心,亦雲清淨本覺。 以無起無生,自體不動,不為生死所染,不為涅槃所淨,目為清淨。” 世人由於不能認識本覺的存在,而產生“ 不覺 ”。 《神會錄》:“ 眾生雖有自然佛性,為迷故不覺。被煩惱所覆,流浪生死,不得成佛。” 《宗鏡錄》卷19:“ 一切眾生皆本覺成就,以不覺故,認隨染之覺,見勝劣之境, 起忻厭之心,但逐妄輪迴,頓迷真覺。” 只要頓悟佛教真理,即可捨妄歸真,合於本覺。 《原人論》:“ 不覺則迷真逐妄,曆劫輪迴。頓覺則捨妄歸真,隨順解脫。” 《宗鏡錄》卷57:“ 甘心受黑城之極苦,不覺不知。沒命貪夢宅之浮榮,難惺難悟。 若能了最初一念,起滅何從,頓入無生,復本真覺,則塵塵寂滅,六趣之籠檻難羈; 念念虛玄,九結之網羅休絆。” 卷84: “ 故知一切眾生本覺佛智,本自圓具,但以妄覆而不自知。 若了妄空,真覺頓現,如雲開月朗,塵去鏡明。” 始本合一,《起信論》用“ 一念相應 ”來表示: “ 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 一念觀心與無念相應,從此更無所斷,覺知一念無明動心初起之時, 自心本體中沒有初起之相,一切動念都盡,唯有一心在,故云心無初相。 遠離最初的微細動念,就可以顯現不變的自性本體。 始覺達到圓滿階段,與本覺完全契合。 始本合一,此時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2.心性圓明,如鏡皎潔 《起信論》指出本覺的體相有四種重要的義理,它與博大深廣的虛空相等, 猶如一面清淨的鏡子。 一者“ 如實空鏡 ”: 指本覺的體相遠離一切心的境界之相, 沒有任何事物和現象可以示現,所以沒有任何覺照的意義。 二者“ 因熏習鏡 ”: 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覺體具有無量性德,為淨法之因, 能由內熏眾生之妄心,猶如鏡體能顯現萬象。 三者“ 法出離鏡 ”: 謂覺體原埋藏在眾生煩惱之中,名如來藏。 今出離煩惱,純一淨明,猶如淨鏡拂拭而離垢,是無限的清淨。 四者“ 緣熏習鏡 ”: 謂覺體出離煩惱時,隨物應機而有無邊妙用,能與眾生作外緣熏力, 能普遍照耀眾生之心,使之修習善根。 禪宗表徵悟心時經常運用的喻象即是“ 淨鏡 ”: 雪洗寒岩兮,山林氣清。秋生煙水兮,江湖色明。 猶淨鏡兮對諸像,似空谷兮隨諸聲。遊戲因緣三昧用,自然轉處不留情。 要使此心如同“ 淨鏡 ”,就要使虛妄的念頭不起: “ 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故。若心起見,則有不見之相。 心性離見,即是遍照法界義故。” 《起信論》不起虛妄分別之心,就能煥顯真如本覺的無限光明, 使真如自體遍照法界,正可謂“心外無法,遍照義成。 苟有去來相見,則遺正義也” 《林間錄》卷下 。 禪宗所努力修證的,就是使此心如“ 明鏡 ”、“ 淨鏡 ”、“ 古鏡 ”, 使此心 “ 如明鏡當台,胡來胡現,漢來漢現 ”,纖毫畢現地映現萬物的原真, 並進而主張“ 打破鏡來相見 ”,連明鏡映物的心念也予以超越。 3.真如本心,內證絕言 “ 真心無分別 ” 《起信論》 ,故能遍照法界。 以無分別故,色心不二: “ 所謂從本以來,色心不二。 以色性即智性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 以智性即色性故,說名法身遍一切處。所現之色無有分齊,隨心能現十方世界。 無量菩薩,無量報身,無量莊嚴,各各差別,皆無分齊,而不相妨。” 《起信論》 因色身的本性就是本覺心智,所以色身的本體無有形相,故而也是智身。 因智身的本性就是色身的形相,故法身無處不遍。 法身所顯現出來的種種妙色,沒有任何區別和界限,隨著如來藏清淨心能顯示出十方世界。 在這十方世界裏,有無數的菩薩、報身、莊嚴,呈顯出種種差別,卻沒有區別和界限。 色心不二,遂成為禪宗的基本觀念: “ 云何正觀?彼我無差,色心不二。菩提煩惱,本性非殊。生死涅槃,平等一照!” 《永嘉集》 遠離色心等一切虛妄分別,導向了對“ 唯證相應 ”境界的體驗: 非有非無,不老不死。瑩若金波之破夜,湛如玉井之涵秋。 唯證相應,言傳不到。 在內證境界裏,舉凡有無、斷常、生死等一切二元對立蕩然無存。 此時心體瑩潔,如旭日驅除暗夜的陰霾,似玉井涵漾秋色的澄碧。 脫落了言筌與思維, “ 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 ” 《起信論》 , 是一顆淨裸裸赤灑灑圓陀陀的覺悟之心, 《圓悟錄》卷4:“ 非如非異,耀古勝今。非色非心,超宗越格。淨裸裸絕承當,赤灑灑沒回互。” 卷6:“ 迥無依倚,杳絕端倪,非色非心,非如非異 ”, “ 一段光明,非中非外,非色非心。” 這是超越了“凡夫境界 ”、“ 菩薩境界 ”的“ 佛境界 ”。 “不是智知,不是識識,絕思量處凝寂體盡,忖度永亡,如海大流盡波浪不復生, 亦云如大海水無風匝匝之波,忽知匝匝之波。 此是細中之粗,亡知於知,還如細中之細,是佛境界。” 綜上所述,《起信論》對禪宗思想產生著深刻而廣泛的影響。 在本心論上,禪宗受其心真如門的影響,表現為真心本體超越一切、自性清淨遠離垢染; 在迷失論上,禪宗受其影響,表現為對一心二門的參究、 一切分別源於自心、妄執與情識是迷昧之源; 在開悟論上,禪宗受其影響,表現為對無念、無我、不二法門觀念的提倡; 在境界論上,禪宗受其影響,表現為始覺本覺合一、心性如鏡之圓明、真心超越分別。 《起信論》通過影響禪宗思想、禪悟思維,進一步影響到表徵禪悟體驗的詩歌, 從而在中國佛學史、詩學史上,留下了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