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為 見 性 ? 【觀心工夫】 元音老人 所謂 “ 見性 ” 者,明白也。 明白妄心不可得,明白妄心是真心的妙用。 見性是見無所見,沒有一點東西的。 譬如現在你們大家把念頭一斷,什麼也不想, 一切的現象都在你們的視線之 內,但是你們沒有著哪樣東西哪個人, 雖然有許多人很多東西,但見無所見, 不知道誰是張三,誰是李四, 這是什麼,那是什麼,這無念的靈知,能起見聞覺知的功能, 即當人的本性。 如果我分辨出是張三、李四、茶杯、陽傘等等,那就糟糕了,那是著相了。 經云:“ 見見之時,見非是見。” 假如你有所見,那就不是真見, 所以“ 見不能及 ”,“ 見要離見 ”,要離開自己的見,才是真見。 無所見,那就是你們的佛性。 什麼時候能夠了悟這赤裸裸的智慧性,就在什麼時候 “ 得其自性智之見宗 ”。 得其自性智之見宗,即識取了自性,契入了大圓鏡智,見到了宗旨, 也就是明心見性了。 我們當下念一斷,而了了分明,這是什麼?! 捨此,再去別求佛性,就沒有了。不要以為沒有三明六通,沒有同諸佛力用, 就不是開悟、不是佛,並非這一生修行就能有諸佛一樣的大神大用。 第一須開悟見性,就是明白我們一念斷處,了了分明的是佛性。 不是念頭起處是佛性,更不是親見念頭起是佛性。 是看到念頭起,不跟他跑,一念斷處了了分明的是佛性,這點不要弄錯。 還有不著相的念頭是起妙用,著相的念頭是妄想造業,這裡須分別清楚, 不可含糊。 如何見性? 當前念已斷,後念未起時,冷眼瞥著就明白自己本來是佛了。 一念不生,就後際斷。前際者,前念;後際者,後念也。 前後際 “ 啪 ” 地斷了。照体,就是能照一切事物、能起一切妙用之體 ─ 本性。 朗然 ─ 即不著一切相,即如如佛 ─ 這就是佛啊!你看說得多清楚。 要見一真法界,就要把妄心歇下來,在一念不生時,迴光一照, 看到本性光明,這就是自己的本來面目,再不要去求其他什麼神奇玄妙的東西。 要在妄念斷處,認識真心,體驗真心。 若不能一把擒來,就是 “ 當面錯過 ”,那就不能見性了。 所謂見者,不是用眼睛看見什麼,而是體會。 但怎麼見到這一真法界呢?就是當你不思善、不思惡,一切妄念不起時, 迴光一鑒,這個一念不生,了了分明而又非同木石的是誰? 我們無論修什麼宗,都要修至能所雙亡,心法雙泯時,“啪 …”地一聲, “ 大地平沉,虛空粉碎 ”,一無所有而又了了分明的自性本元体才能顯現出來! 內而身心、外而世界一齊化空,虛空也粉碎。 但非斷滅,有個了了靈知在,那就是本性顯現。 我們打坐修行,能夠照見妄念,這是好事,不要起疑惑,應繼續精進修行, 待到功夫成熟,“ 啪… ” 一下子脫開,子光、母光合成一體,一大光明藏也! 抓攝六根,把妄想打斷、身心脫落,本來的佛性就顯現了。 所以,如法修持非常重要,不如法修持就不能見性。 境界好也罷,境界不好也罷;順我的心也好,逆我的意也好; 都不去管它,那就時時刻刻都見性。 人總是妄想紛飛,對什麼都去分別,這個好那個壞,這個是那個非, 這個真那個假……在那裡分別不休。你若能時時刻刻離開 “ 能所、是非 ” 等等分別,不住相、不粘境,一切都不可得,不可得也不可得, 那就是本性時時朗然現前,就是時時不離“ 本定法身見 ”啊! 通過相見性 相不破,本性不能顯現。 著相就錯誤,千萬不要著相。 真空之性(真心)無形相,看不見、摸不著,要由事相(色)來反映、顯現, 如此講就比較徹底了,因此有 “ 事以理成,理以事顯 ”之說。 事以理成即一切事物是由理體而成就的。 這理體 ─ 即我們無形無相的一真法界,在什麼地方可見呢? 在事相上見,由事上顯現,故云理以事顯。 不是在相之外去見性,也不是在性之外取相,相都是我們的妙性所顯現的。 你要知道一切境界都是法身的妙用,通過境界識得真心。 若從究竟說來,假就是真、真就是假,全假即真、全真即假。 若沒有法身,從何顯出報身、化身呢?報化身離開法身能顯現嗎? 就像離開水顯現不出波浪、離開鏡子顯現不出影子一樣, 離開法身也顯現不出報化身。 法身在哪裡呀? 法身就是眼前的森羅萬象啊! 森羅萬象離開了法身就無從顯現,我們透過相來見性,性就是相、相就是性。 分真分假都是我們自己的妄心分別,法身無相,無相而無不相,法身本來就如此。 開悟之後,妄想、妄念、妄心,都翻成我的佛性的妙用了。 今天再給大家下個注解:妄心、妄想、妄念,著相就是妄。 反過來不著相: 所有一切思想都是我們佛性的妙用, 所有一切思想都是成就一切事物的妙用, 都是我們佛性的妙用。 佛性要起妙用,不是坐著守住不動,那是黑山背後,坐在鬼窟裡面, 不能成佛,坐幾千萬年也不能成佛。因為死在那裡不動,不知道怎麼叫佛。 佛就是現在妙用無邊而不著相,能說、能講、能行、能做一切工作,無所住著, 活潑潑的,靈妙真心,這是真佛。 依 “ 妄念緣境、念之隨起 ” 而觀察自心本相。 妄念是從什麼地方來的?緣境而起。 妄念是隨著外境而起現的,這就是妄念的緣起。 依照妄念的緣起來觀察自心本相。 妄念是因境界而有的,假如光有境界,沒有真心,妄念也起不來。 比如,境界是風,真心是水,妄念是波浪。若沒有水,光有風,也起不了波浪。 緣境而起的妄念是因為有真心才能起,所以根据妄念的緣起能夠觀察到自心本相。 就像見波浪即是見到水一樣,從而“ 認知法身自相 ”。 我們的真心 ─ 法身本來是無相的,但是,境界一來,真心緣境界就會起現妄念。 通過起妄念,可以反証真心,可以認知法身無相的自相。光有眼球, 是不能看見東西的。由於本性的妙用,借眼球這個工具生起視覺,才能看見東西。 如果這無相的法身不生起視覺,那就視而不見了。 生病了,腳很痛,哎呀!痛死人了!這也是真心的妙用, 無相的法身通過神經系統這個工具生起触覺,才能覺得疼痛。 若無真心,既不會感覺到痛,也不會喊痛。 通過妄念的緣起,從而認識真心的,這就叫“見”。 “ 有 ” 之當體就不可得,這才是真空。 執著偏空,而不認自性,就沒有力量,就透不過境界。 若認識自性,种种境界不過是自性的妙用。就像鏡中之影、水上之波。 認得鏡子識得水,就不會被影子和波浪所迷惑,一切境界自然很容易空掉。 其實,妄念本身是虛妄不可得的,也沒有什麼滅不滅, 不住著它,便視之為滅。妄念滅後,就 “ 隨妄本淨 ” 了,隨著妄念的消滅, 就是本來清淨的真如法身了。經云:“息下狂心,即是菩提”。 見性不難 這個佛性不在別處,就是現在一念斷處的離念靈知。 當妄念都放下,一點不起的時候,這時候也不是沒有知覺,還是了了分明。 這了了分明的靈知,就是我們的佛性。所以見性不難。 其實,見性一分鐘也不要,當下就能教大家明白見性了。 但是大家往往在這個地方不敢承當。 其實,明心見性不在別處,就在眼前,就在你能見、能聞、能行、能做處, 迴光一瞥,識得這個靈知就是自己的佛性,則一生修學事畢。 一切眾生都能見能聞,所以一切眾生都是佛。 只要在這能見、能聞等八大作用處,迴光一照,認識這能見者是誰,能聞者是誰, 在這上面一見而肯定,再不生疑,進而綿密保任,不要讓它沾染色境,時時空靈。 才有念起,便予覺破;剛將著境,隨即牽轉。 做到內不隨念轉、外不為境遷,何愁不能圓証菩提! 問:一切言談舉止,包括我現在提筆寫信,都是本性的妙用。 其本身 “ 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 ”。 但非同土木草石,而是一種靈知覺性,人人本身具足,悟此則為見性。 對嗎? 答:不對,這只是理解,不是見性。這種理解,遇事不得力,無用。 見性悟道首先要將身心世界化空,悟理後還須在事上透得過, 如遇事透不過,亦不為見性。如果事上透得過,但住於空靈 而不開顯大悲妙用,仍不算真見性。 見性無定所 行也如此、坐也如此、睡也如此、吃飯也如此、做事情也如此, 久久功夫成熟,觸機遇緣,“ 啪!” 地一下子就斷掉了。 執著色相的妄習,是多生歷劫養成的,就是因為它才有了六道輪回, 它像繩子一樣捆住你,使你的佛性不能發顯。 你現在用功修法,就是要把這根繩子磨斷,越磨越細,越磨越細, 最後細如發絲,“ 啪 ” 地一下就斷開了,這就叫做 “ 頓時得解脫 ”。 頓時解脫的一剎那,不一定在座上。我曾再三地對諸位講, 不一定是在座上打開本來,也可能是走路的時候,也可能是在睡覺做夢裡, 也可能是在做事的時候,突然內不見身心、外不見世界, “ 啪 ” 地一下就打開了。 沒有一定的場所,不一定在什麼地方。一定在家裡面嗎? 一定在打坐的時間嗎?都不一定!有時候是在路上,有時候是在公共場所, 有時候是在睡夢當中,它都可能顯現。 功夫成熟了,時節因緣到了,它自然顯現,這叫做 “ 水到渠成 ”。 不可 “ 將心待悟 ” 啊!不能等待開悟,一有等待心就壞了,它就永遠不來, 永遠不得開悟了。最重要的是好好做功夫。做功夫,它自然會來; 不做功夫,它就不會來。你期待它,等著它,有了這個等待心,它也不會來。
3樓坐沙發
【一切的現象都在你們的視線之內,但是沒有著哪樣東西哪個人,雖然有許多人 很多東西,但見無所見,不知道誰是張三,誰是李四,這是什麼,那是什麼,這無 念的靈知,能起見聞覺知的功能,即當人的本性。】 以生活經驗實際觀察,不論有無修行的正常人,在清醒位時 對外境見聞覺知是時時在,同時也分秒不斷地予以了知分別著,這是本能。 如修有一念不生的靈知功夫,心中便只有對境界的純了知性,而不會進一步生起其 他的思量緣慮等心行。這時雖無多餘妄念,看似無念,其實卻有境界的純了知性 這樣可說是「見無所見」嗎? 誰能在清醒時,如文中說的「見無所見」?
多的咧! 文中所言,是否還有個「我」在處於「靈知功夫」? 是這樣嗎?如果沒有個我,你還會在意如上所言嗎? 若是在意,即有得失、生滅相,即是落於無常; 若不在意,雲在青天,水在瓶,全色是見,全聲是聞, 醒夢睡一如,自他一如,則是大自在。
4樓
福樓
要沒有「我」存在,就只有取證涅槃,因涅槃是滅盡六根六塵六識,當然沒有我了 除此外,在眠熟、悶絕等五無心位,意識心斷失,對身內、外境無覺無知 都還不能說沒有我,因意根仍在,會繼續觸知法塵變化,隨時令人醒來 人一醒來,識陰覺知心必定相應而住於色聲等五塵,所以般若經才會將第八識真心 稱為「無住心」,只有祂是永遠離五塵境的「無分別心」;但意識覺知心 卻是一現起就與六塵相應而予以了知、分別;實際上,是由於先有六根觸六塵,方生意識覺知 若沒有六塵境,意識覺知心不會生起;所以意識「我」不可能離六塵、不住六塵 而你的意識既必與六塵境相應,就是有所住,就是有所得,離了就有失,有得有失 不論你在不在意,都不能免於得失生滅無常,頂多就是感覺上的粗重或微細而已 結論是:真正如上所說,斷了意識覺知心而不覺知「我」存在的「無我」,乃至取涅槃時 的「無我」,這兩種情況下,當然沒有「心」來在意任何言說;捨此,有覺知心 存在就不可能是絕對的「不在意」,一如、自在之說,只是境界上的相對性感受 不是佛門裡所指第八識真常心恒常性、絕對性的如如自在樈界。
「意識既必與六塵境相應,就是有所住,就是有所得, 離了就有失,有得有失不論你在不在意,都不能免於得失生滅無常。」 佔在人位說法,往往會出現如上言語,有相對、有得失、有來去; 往往會據理力爭,為主義、團體、宗主拋頭顱,灑熱血; 往往會善惡分明,有潔癖,嫉惡如仇; 往往會是理論的巨人,卻又極易淪於事修的侏儒; 往往金剛經講得口若懸河,卻又無明地落於我人眾生相。 據說有潔癖的人,其實是最不懂得「清淨」二字的, 因為,在其所思所念當中,反倒是日日時時與「骯髒」為伍的! 這一切的發生,往往只是因為: 從來不明白,何謂「絕對」、「一如」; 因為早已被有為、相對的理論困死了!
不願見真理被誤解錯會,依佛法揭明之法界事實據理力爭 乃佛子應為佛法正義而行之事,為所應為而已,別無複雜妄想心思 如有法義上不如理如法之處,虛心接受批評指教 佛法的修證,應不離「人位」說起;佛也是觀學人根器,常從基本人天善法開示 而後方講解脫道阿羅漢法;至開講佛菩提道時,就將有使人成佛之自性的第八識 如來藏種種體性,詳為敷演宣示:無六塵分別、清淨性、如如性、不生不滅、自在性 絕待性、無得失來去、無我性…,當然也無人我眾生相 因第八識如來藏的種種體性、功德、內涵是唯證乃知,故甚多學人、法師就難免誤會 佛法的修行,以為是要將主掌分別覺知的意識心,修成對人事物無所分別的第八識 要將自己的意識覺知心,修入無分別、絕對、一如、無相、無人我相… 那豈不是修行有成時,就成了無情木石之時;稍用心一想,便知其錯謬 佛說眾生有八個心識,前七識掌六塵境見聞覺知並作主,第八識則在六塵外起作用 這就要學人去悟道實證了;實證了實相法後,就不會講錯法了,因實相就唯一相嘛! 若未能證悟,跟隨真善知識修學,具有正知見後,也很容易了解人家說法正訛 不致被人誤導,早晚可悟;這樣,學佛才真功不唐捐
「若未能證悟,跟隨真善知識修學,具有正知見後, 也很容易了解人家說法正訛不致被人誤導,早晚可悟; 這樣,學佛才真功不唐捐。」 您跟隨真善知識修學之後,所得的正知見就像您這樣嗎? 您嘛幫幫忙! 「修入無分別、絕對、一如、無相、無人我相… 那豈不是修行有成時,就成了無情木石之時。」 釋迦佛在金剛經所說的無四相、一合相, 竟然不如您們的真善知識嗎?真是這樣嗎? 釋迦佛是無情木石嗎? 如果您不肯改變上述說法,請原諒我只能說: 您已著魔了,而且著得很深,老天保佑您!
6樓
6樓
無分別、絕對、一如、無相、無人我相…… 是有情眾生第八識真心之法爾如是體性 是要去明心證悟祂,而後能加以領會驗證的祂的境界法相 祂有這樣的本然境界,不是要學人修成那個樣子、變成那個樣子 佛也不是那個樣子。莫誤會說要把修證對象的体性,當成修證法門與標的 金剛經所說也是祂「無四相」,不是要學人去修成不識不知人我的「無四相」 而祂是一切法出生及支持運作的根源,所以有「一合相」 這樣說會著魔嗎
各樓層的對話,就留待看家自評吧!
7樓
7樓
版主的心量,令人讚嘆 留著各樓層的佛法義理相關內涵對話 將大大有益於此園地佛友道業 功德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