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里程」 ("Food Mile") ,指的是我們嘴巴和食物原產地之間的距離 。
里程高,表示食物經過漫長的運送過程,一路上交通工具所消耗的汽油,和隨之而生的二氧化碳,破壞了環境。 沒想到吃什麼東西,還跟二氧化碳扯得上關係!「食物里程」要低,大家要盡量吃「本地生產」的食物。夏天的芒果,台灣最好,很少人會去吃進口芒果。會買進口水果,是因為想吃當季台灣沒有的東西。所以 要減少「食物里程」,首先要吃「當季」的東西。 當季的食物新鮮、便宜 ,何苦違背自然,折騰荷包,去吃大老遠跑來的祭品? 快樂的秘訣,是做最自然的事。 很多的煩惱,都是因為我們違背自然。半夜不睡覺、冬天打赤膊、一男劈二女、與陌生人 3P 。生命有它固定的節奏,最舒服的姿態是跟著它一起流。 鄰家的青梅竹馬很美,幹嘛去追俄羅斯的美眉? 順天應時,你活得白白胖胖。扭轉乾坤,你會害死了很多人。 「當季」和「當地」,除了新鮮和少污染, 另一個好處是活絡了本地經濟 ,改良了都市與農村的關係。「愛台灣」不用上街頭,在家裡吃台灣水果就可以。 所以不想製造冤大頭的污染,我們得多吃沒有加工、就近生產的食物。 食物的「 民族主義 」 在台灣,「食物里程」的觀念還不普遍。但我最少可以做的,是在鄰近的市場、買本地的蔬菜水果。「肥水不落外人田」,用在食物上最為貼切。 當你買本地的食物,你買到新鮮、健康、更少的油錢、更好的空氣。 同時,你也默默地幫助了那些,從未謀面、卻一直「養」你的農民。 經過水果攤,看到那些豐滿的梨, 我還是會問:「 哪裡產的 ?」 老闆大聲叫:「韓國的!」他也許以為這是最好的賣點,殊不知這對我是最深的痛處。「哎,韓國的。」我把玩許久, 忍痛放下, 就像離開一個豐滿的美女。 唉,我不能愛你。因為在食物上,我有了民族主義。
轉載網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