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武山

  • Share this:

日期︰ 2010/12/22 04:1 0 ~ 2010/12/24 16:30

人員 : 源伯、燕哥、林×鑑、巫×堂、劉×裕、宗、共 6 人。

行程概要

12/22: 新竹 04:10 →內埔 07:30 (早餐)→泰武派出所 09:00 →登山口 10:30 (整裝出發)→舊登山口 12:00 (午餐)→ 3.8K 光明頂 15:10 →檜谷山莊 15:30 (晚餐)→光明頂賞雲海夕陽 16:40 →檜谷山莊 18:00 (宿)。

12/23: 檜谷山莊 04:30 (整裝出發)→風口→神木→最後水源→中央山脈主棱→大武祠 08:00 →北大武山三角點 09:10 (休息 2 小時午餐)→檜谷山莊 14:25 (休息 2 小時)→光明頂賞雲海夕陽 16:30 →檜谷山莊 18:00 (晚餐 宿)。

12/24: 檜谷山莊 06:20 →登山口 10:00 →萬巒(豬腳大餐) 11:40 →新竹 16:30 。

北大武山簡介

1. 地形: 列為「台灣五嶽」之一的北大武山,位於屏東縣泰武鄉及台東縣金峰鄉的交界處,中央山脈主脊的最南端,標高3090公尺,一等三角點,是南台灣唯一超過3000公尺以上的山峰,因此有「南台灣屏障」的雅號。北大武山的山形巍峨壯碩,但是山脊瘦狹,東西兩側彷彿被削去一樣,因此由北往南望去,如同一個尖銳的錐形體,山頂布滿碎石,幾乎沒有樹木。 2. 古蹟:在距離三角點約1小時路程的「大武祠」,是日治時代的碑碣寺廟,現在幾乎己經成為廢墟。檜谷山莊是北大武山上較明顯的建築物,山友們大多以山莊作為中繼站。北大武山的美,在於她蜿蜒的山勢,及經常籠罩在飄緲雲霧中的山容。站在遠處眺望北大武,彷彿是欣賞一幅中國山水畫,然而真正置身在山頂時,卻又是天雲清朗,視野極佳。 3. 保育類動物: 北大武除少數登山步道外,人跡罕至,為各類野生動物提供絕佳的棲息環境。政府於 77 年 1 月,即公告為「大武山自然保留區」,是南台灣最重要的物種基因保存庫。被推測是台灣唯一可再發現瀕臨絕種動物臺灣雲豹的地區。 4. 風景優美:入山沿途鳥況極佳。從佳平公路至新泰武間,可常見到中低海拔鳥類,如小彎嘴畫眉、黑枕藍鶲、朱鸝、繡眼畫眉等到處穿梭,並隨處可聽見台灣畫眉、山紅頭、頭烏線凌山越谷的歌聲。從新泰武部落至登山口,則易見到白耳畫眉、紅山椒、小捲尾雀躍枝頭,竹雞家族散步林道間,大冠鷲、鳳頭蒼鷹、老鷹長嘯翱翔天際。由登山口經海拔 2200 公尺處的檜谷山莊至北大武山頂三角點,是欣賞高山鳥類的最佳路段。冠羽畫眉、青背山雀、酒紅朱雀、藪鳥、金翼白眉均常在此出現,山頂稜線上的大武祠附近還可見到岩鷚的倩影。

雲海形成原因

雲海屬於暫時性的氣象景觀,由於地表經由陽光照射後蒸散作用所產生的水氣,隨著氣流沿波面上升,至高空遇冷凝結成雲,冷凝的水滴未達降雨的程度也無法再繼續升高,不斷增加的雲團漸次推疊聚集於山谷,就形成雲海景觀,通常在早晨日出後,雲中的小水珠受溫度升高的影響,可以再蒸發上升,雲海就逐漸消失了,一直等到下午日照減弱後,才又慢慢形成雲海。

觀音圈

觀音圈又稱峨嵋光、布洛肯光或反日華,形成原因大致與霓虹相仿,是光線以一定的角度照射到小水滴後,發生的折射、分光、內反射、再折射等造成的大氣現象。雖然其面積與彩虹相比顯得袖珍且亦為圓形,其視界角度約 5 度至 10 度,有時只有一道,偶爾也會有見到雙層之機會,惟色澤非常鮮豔,當它現身時應該不難發現它的存在。 非常微妙的是,當攝影者停止時,觀音圈會在原地不動,但走動時它也亦步亦趨尾隨而至,更奇特之現象是,每一位登山者的身影都會投影在觀音圈上,故登山者均認為見此奇觀,乃是非常吉祥之預兆,而信奉佛教者亦稱之為「佛光」,惟因其出現時稍縱即逝,故欲攝影同好捕捉住它的芳蹤,更必須眼明手快,方能手到擒來。

window.googletag = window.googletag || {cmd: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efineSlot('/22590772197/pc_textbottom', [1, 1], 'div-gpt-ad-1639353180888-0').addService(googletag.pubads()); googletag.pubads().enableSingleRequest(); googletag.enableServices();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39353180888-0'); });

回到檜谷山莊巧遇歐都納世界七頂峰登山隊長伍玉龍,正在為山莊增設太陽能電燈,等他忙完後大家搶著要求合照。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