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行之二、雪山主峰

  • Share this:

2010/11/16 – 18 雪山北、主、東峰行程

D 2 – 攻頂雪山北峰後 , 10:20 回雪北山屋休息 30 分鐘午餐 。

10:50吃完午餐出發朝雪山主峰挺進 。

聖稜線上處處可見長鬃山羊的便便 , 可惜無緣一睹長鬃山羊本尊 。

因山上空氣稀薄和氣壓的關係 , 總感覺肚子脹脹的食慾不佳 , 從早上出發至今

只吃了一個麵包 , 連續走了10小時的路程體力快透支了 , 12:40 返 抵凱蘭特崑山

臨時決定休息 30 分鐘泡咖啡下午茶 , 補充體力後再出發 。

13:40抵達雪山2號圈谷回望雪山北峰 ↓

雪山2號圈谷 , 最高的尖峰就是雪山北稜角 , 還有漫長陡上的路要走 ↑

1 4 : 20 抵達北稜角 ( 3880m ) , 臺灣第三高的山峰 , 因距離雪山主峰約40分鐘腳程未列入百岳 。 window.googletag = window.googletag || {cmd: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efineSlot('/22590772197/pc_textbottom', [1, 1], 'div-gpt-ad-1639353180888-0').addService(googletag.pubads()); googletag.pubads().enableSingleRequest(); googletag.enableServices();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39353180888-0'); });

北稜角 是一完全由碎岩石構成的山峰,而且高度接近雪山主峰,因此立於主峰

時總覺北稜角以乎高於雪山主峰,所以其視野並不遜於雪山。北稜角後的山

徑,幾乎沿稜而行,時而險峻時而密厚的圓柏,偶爾這圓柏也會獨創一格的展

顯歲月的蒼勁,使登山者有了辛苦後的代價,又能與北一段遙遙相望,因此,

美景當頭更易忘情攀爬的辛苦。

北稜角 360 度環景影片↑

北稜角下切至主峰及翠池叉路口的一段驚險斷崖 ↑

回望剛剛下切的斷崖 , 很壯觀吧↑

15:00抵達 雪山主峰、翠池叉路口 ↑

1 5 : 15 登頂 雪山主峰 ( 3886m )

雪山主峰 ( 3886 公尺 ,一等三角點) ,高度僅次於玉山,居臺灣高山「五嶽」第

二位,其磅礡宏偉 氣勢,崇峻但不嶙峋,豪獷而不崢嶸,一派崔巍祥和的風

貌,登山客都樂於親近,全山係由赤褐色頁岩構成,甚多冰斗,為臺灣冰河遺

跡最多之區,主峰頂脊,橢圓平坦,東北面斜坡,呈一巨大明顯而完整的圈谷

– 冰斗,西南面卻為垂直懸崖,傳說也是雪崩冰河遺跡。峰北坡與北稜角間

鞍部西側, 碎石坡流礪一瀉 三百公尺 ,坡下即為香青環繞的翠池,水質清

澈,四時不涸。峰頂展望極佳,千峰萬 巒,前接遠海長天,無邊無際。雪山

山區由於武陵農場的開發以及登山步道、山莊的開拓與興建,已不再是難以親

近的山區了,如武陵四秀、雪山主東北與大霸群峰等,更是極為熱門的登山路

線.攀登雪期的雪山山脈,必須有豐富的雪地經驗與技巧,否則只能於山莊附

近賞雪,勿強攀山頭。在地質時代的更新世期 ( 約 1 萬年前至 150 萬年前之間 ) ,

台灣山地共發生了四次冰河期,漫長的冰河活動與強烈的冰蝕作用,在地表留

下了特殊的冰河地形,其中最為人們所熟悉的冰河地形遺跡,就是圈谷 - 冰

斗.根據日治時期鹿野忠雄對雪山冰河地形的研究發現,雪山地壘上的圈谷共

有 35 個,大多分布於大霸尖山經雪山至大劍山的主稜兩側,大雪山東面也只有

兩個,這些冰斗圈谷大多朝東北方或北方開口,其間分布高度則在 3300 公尺

至 3730 公尺 之間.這些圈谷地形中,最大、最完整的一個,位於雪山主峰的

東北面,也就是目前岳界所習稱的雪山冰斗,這個冰斗呈長橢圓形,長約 1000

公尺 ,寬約 600 公尺 ,高度約 3550 公尺 ,向東北開口,移化為七家灣溪谷冰

河。其間仍留存的冰河作用地形有: 1. 冰河滑動所遺留的斜坡地形; 2. 軟硬不

同的岩層; 3. 受冰蝕作用而形成的階段狀岩壁; 4. 圈谷底部平坦,下部並有冰

磧狀小丘及堆石堤等。此外,較為明顯的圈谷地形,還包括有北稜角北面呈扁

平的圓形圈谷、翠池圈谷 ( 翠池為一冰蝕湖 ) 、品田山東北側塔克金溪溪源的冰

蝕 U 形谷,與雪山北峰北側的 U 形谷等。

雪山主峰 360 度環景影片↑

1 5 : 45 下1號圈谷, 18:10 回到 369 山莊 。 一天連攻雪北 . 雪主走了15小時山

路大家都累斃了 , 回到山莊面對豐盛晚餐還是沒食慾 , 早早就鑽進溫暖睡袋 。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