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份:
椰子油 24% 120g 、棕櫚 油 24% 120g 、蓖麻油 12% 60g 、甜杏仁油 20% 100g 、山茶花油 20% 100g 、 50% 液態氫氧化鈉 149g 、檜木水 75g 。 ( 總油重 500 克 )
添加物:竹炭粉、金銅色粉
用途:沐浴、洗臉及洗頭髮均可 ( 適用乾性膚質及髮質)
註:蠶豆症患者可用、敏膚可用
皂款特性 ( 可 / 良 / 佳 / 優 / 讚 ) SOAP CALC 版
皂款特性 ( 可 / 良 / 佳 / 優 / 讚 ) UKI-UKI 版
INS 值
149.12
適肌性
6.64
Hardness 硬度
34.56
清潔力
6.816
Cleansing 洗淨力
16.32
起泡力
6.612
Condition 保濕力
60.72
硬度
7.084
Bubbly 起泡度
27.12
不易軟化性
6.08
Creamy 泡沫穩定
29.04
安定性
6.62
做法:
先把油備好 … 冬天會固化的油要先加熱喲 ~
再倒好液鹼及水量 ( 小媽還是習慣總水量氫氧化鈉的二倍 )
把一些水倒入液鹼裡 , 拌一下讓他有些熱度 ( 其實這部份沒做也沒關係 )
先把液鹼分數次倒入油 … 每倒一次就搖一下 … 小媽這部份差不多分了四五次倒入 , 每次搖都搖不太久 …
再來就是加入剩下的水 , 這裡要補充說一下
1. 除非你的氫氧化鈉是固體的 , 才要留約三分之一的水 , 像小媽都自製 50% 的水了 , 剩下的水量也差不多是總鹼液量的三分之一 , 除非是夏天要做不熱油法 , 但遇到有些是固態油的 , 如乳果木 , 這時可以先加一些水進去液鹼裡 , 拌一下後可先加在硬油中 , 靠這點熱就可以溶化了 )
2. 不過若是冬天 , 因為椰子油和棕櫚油都會固化 , 一定會先加熱 , 這時就不會是不熱油的做皂法啦 … 像這回做的就是 , 但因為小媽用的是液鈉 , 又總油重才 500 克 , 又只做二倍水量 , 所以待加的水量不多 , 可先加或不先加在液鈉 , 因為放熱的感覺不多
加了水後 , 才明顯感覺到皂液有放熱的溫度 , 這時開始準備粉類 …
等到分好色 , 要入模時 , 發現皂液已經快 OVER TRACE 了
怪怪 , 上課時 , 還大家輪流搖 , 且皇后說這種做法很少會 OT.. 但有可能我用的油的關係吧 …
總之 , 小媽做皂 , 好像不管手拌還是搖 , 都在十分內完成 ~
因為手搖皂的主角 = 每日 C 的容量約在 900M L, 但實際能倒的油量不能太多 , 還好我第一次做 500M L 的油 , 但能 ’ 雪克 ’=SHAKE= 的空間不太大 …. 所以又馬上做了第二次手搖皂
成份都一樣 , 比例也差不多 , 只是總油量變成 400 克 , 就是 ~
椰子油 90g 、棕櫚 油 90g 、蓖麻油 40g 、甜杏仁油 90g 、山茶花油 90 g 、 50% 液態氫氧化鈉 118g 、檜木水 60g 。
做法也都一樣 , 還是用第一次做的瓶子做 = 不用洗也是這種做法的好處之一 … 不過有第一次經驗 , 第二次做就比較注意皂液變化 , 在搖五分後分色 … 只是也是有 OT 的現象啦 … 有可能是在五分時加了海風香精的關係吧 ~
做完後 , 把瓶子和模一起保溫 , 如果不續做 , 一樣和皂一起晾 = 記得要把瓶蓋打開 , 這樣晾好皂後 , 這瓶直接加水 , 就可以變液體皂了…上課時皇后有提 , 日本人是整罐沒倒出 , 直接晾 , 等熟成後 , 每天加一些水 , 夠每天家人洗的量就 OK …連模都不用 , 夠省也夠聰明吧 ~
PS
會選每日 C 的瓶子 , 是因為他是 5 號瓶 , 屬 PP 材質 , 相對 1~6 號材質瓶中 , 這款最適合做搖皂 , 一來他的耐溫度可達 110-140 度 , 耐酸鹼及化學物質 ... 市售瓶中目前找到這種和 ** 好朋友 , 都是 5 號瓶
瓶子材質的資料可以看皂的原料工坊 ( 請點選左下方的瓶罐欄 ... 就有塑膠材質特性一覽 )
切皂囉...脫模的樣子
切開後 ... 本來的金色看不到囉 ...
切時有點硬又有點軟 Q... 但重點是沒什麼白粉
這二天台南天氣晚上有點冷 , 但這回都沒用熱水袋保溫
因為上課時皇后講到重點 , 有放熱就比較 OK
用搖皂可馬上察覺到 = 因為也算二次加水啦 , 放熱更明顯
又我有問皇后 , 為什麼我搖五至十分就 OT, 主要是有萞麻油啦
拿出最近和 FB 社團換換樂拿到的皂章來蓋 ... 美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