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顏色 看消化器官健康 【記者張雅雯/專題報導】
「嗯 ~~ 」上完廁所、捂著鼻子立即沖水,多數人對自己產製出來的糞便,棄之唯恐不及,更遑論仔細觀察它長什麼模樣、顏色有何變化?醫師表示,其實糞便的顏色、狀態、氣味,都能反應體內消化器官的健康,一探疾病的端倪。
正常人的大便是黃褐色,萬芳消化內科醫師吳明順表示,膽汁如果分泌過多,表示體內脂肪量大,或是因為緊張、受驚嚇、自律神經失調,就產生俗語說的「挫青屎」,通常也比較稀;相對來說,當膽汁分泌過少,糞便就會變成灰白色,通常是因為結石、腫瘤或是發炎導致膽管被阻塞,也可能是肝病、胰臟癌的病徵。
一般來說,大便呈現綠色都是暫時性,對身體的影響不那樣深,不過如果呈現灰白色,可不能等閒視之。吳明順指出,灰白便也可能隨著結石移位、肝炎痊癒,使得膽管恢復暢通,顏色恢復原狀,但是,忽視的結果也可能錯過疾病治療的先機,尤其多數人就醫時,通常不會積極描述這個症狀,多半在醫師詢問下,才猛然回想起:「便便的確曾經變白過。」
如果糞便呈現紅色或是黑色,都是出血的象徵,也是最容易讓人警覺的訊號。吳明順表示,紅色是反應大、小腸等下消化道出血,黑色則多是胃出血或是胃潰瘍,通常會像柏油般又黏又黑;此外,長期便秘者,由於糞便在腸道脫水過久,排出時會呈現又黑又乾。
除了從糞便顏色觀察身體是否有異狀,如果排出的是稀甚至是水瀉的糞便,可能因為細菌毒素,使得腸子乳動異常或是無法吸收水分,如果糞便還有一層油浮在上面,吳明順表示胰臟功能可能有問題,使得脂肪無法被分解。
吳明順建議,如果糞便有異常顏色,應該在就醫時告知醫師判斷,不過,患者的描述往往不夠精準,因此,也鼓勵患者存下糞便檢體,供醫師檢查。
糞便縱然都是臭的,不過若惡臭味異常嚴重,可能也暗示潛藏病症。吳明順表示,帶血的糞便,腥味較重;肝硬化的患者,糞便往往有濃厚的阿摩尼亞刺鼻味;若是類似腐爛的味道,反應腸子乳動特別差,可能體內有腫瘤阻塞,糞便停留在腸道的時間久,因此產生發酵的腐臭味。 【 2006/01/03 民生報】 @ http://udn.com
……………………………………………………………………………………
新生兒膽道閉鎖 延治小命難保 【記者張雅雯/專題報導】
排便是新生兒的本能之一,如果他們排出灰白色或是淺黃色的便便,可能就患有先天性的膽道閉鎖問題,如果沒有注意,延遲治療可能小命不保。
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院小兒部教授張美惠表示,新生兒的便便顏色,不論是咖啡色、綠色、黃色,都是健康的,若是呈現灰白色,表示肝外的膽管完全阻塞不通,造成膽汁滯留在肝臟內部,這種膽道閉鎖的兒童,如果沒有在二個月內完成診斷、手術,很容易因為肝硬化而夭折。
張美惠推動「嬰兒大便卡」三年,就是要及早抓出膽道閉鎖病兒,她指出在兩個月的黃金時間內接受手術,膽汁流通成功率可達九成,不過日本的研究也顯示,一旦每晚十天接受開刀,成功率就滑落一半,因此家長一定要勤於按圖索驥,比對新生兒的便便顏色。
目前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兒童健康手冊」的內容,將大便卡挪前至第三頁。張美惠表示,比對大便卡的顏色,是希望父母先做第一步把關,如果發現異常就要就醫,建議用塑膠袋套好尿布,直接把檢體帶來給醫師看最好,避免錄影、拍照造成顏色失真的情形。
如果對大便卡的判讀有疑義,可以電洽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專線: (02)23820886#12 。 【 2006/01/03 民生報】 @ http://udn.com
……………………………………………………………………………………
尿尿學問大 速度慢問題多 【記者林進修/專題報導】
很多事快不得,但就「尿尿」這件事來說,能快就快,慢了,可能就有問題。
尿尿是與生俱來的本能,有人一瀉千里,有人卻是涓涓細流,這種尿尿速度雖和個人風格有關,可是一旦速度太慢了,即有可能是泌尿功能出了問題,最好找個泌尿科專科醫師檢查看看。
新店慈濟醫院泌尿科主任楊緒棣表示,走進洗手間,一般人可在 30 秒鐘尿完,如果尿尿時間介於 31 ~ 60 秒鐘之間,意味泌尿道可能有問題,一旦超過 60 秒鐘,「一定有問題!」他所採計的時間,是從射出尿液到滴完最後一滴尿為止,且不分男女老少,全都適用此一標準。
就小孩子來說,尿尿時間太長,可能是膀胱出口阻塞,也可能是膀胱收縮力道不足。就成年人而言,楊緒棣認為攝護腺肥大是主要原因,均須接受治療。
不過,石牌振興醫院泌尿科醫師黃家倫表示,小孩子排尿常受情緒影響,當他們很煩、心情不好時,就會一直想尿尿;一旦他們專注於某件事時,卻又忘了尿尿這回事,常憋到快「決堤」時,才急呼呼地往洗手間飛奔而去,排尿時間多少受到影響。
新光醫院腎臟科主任江守山說,除了計算尿尿時間外,透過尿液動力學檢查,也可找出問題。一般說來,人一出生後即有很高的尿尿速度, 2 歲達到頂點,之後一直維持到 65 歲才逐漸放慢,期間若罹患結石、神經性膀胱、攝護腺肥大及膀胱肌肉無力症等疾病,則又另當別論。
想要了解自己的泌尿系統是否正常嗎?很簡單,下次尿尿時,只要邊尿邊默唸「 1 、 2 、 3..... 」就行了。 【 2006/01/03 民生報】 @ http://udn.com
……………………………………………………………………………………
尿液 看顏色很重要 【記者林進修/專題報導】
除了計算尿尿速度,觀察泌尿系統健康與否的方法還真不少,只要多留意自己的尿尿狀況,不難掌握。
「尿液的顏色很重要!」新光醫院腎臟科主任江守山表示,正常的尿液呈淡黃色,比沙拉油的黃色還深一些,而和綠茶的顏色相去不遠。但他強調,清清如水的無色透明尿液,並不是件好事,因為它意味著腎臟功能不好,無法過濾及分泌體內的毒素,才致使尿液宛如自來水般清澈。
長期和尿液為伍,江守山對尿液顏色有不同見解。若為紅色,代表出現了橫紋肌溶解症;若為綠色,通常是紫質症發病使然;若為橘紅色,則有可能是服用結核病治療藥物 Rifampicin 的正常反應,不用多慮。
江守山表示,出現橫紋肌溶解症時,血液會滲透到肢體,並將循環廢物帶到心臟,肌蛋白、尿素及尿酸會堆積、阻塞在腎小管裡面,進而引發急性腎衰竭,必須緊急處理,否則有演變成慢性腎衰竭之虞,進而面對長期洗腎的命運。
顏色之外,尿液若出現混濁現象,通常是尿液中含有尿酸、草酸等結晶或白血球膿細胞。一旦結晶太多,時間久了,就有可能形成結石;至於白血球膿細胞則反映出泌尿道正遭到感染,除也容易導致結石外,併發而來的發燒、發冷及敗血症,更易造成急性腎盂腎炎,一樣不能輕忽。
尿液中帶有泡泡,常讓人看得心裡發毛。江守山認為,起泡是尿尿時將空氣帶入水中的正常現象,只要位於馬桶中間的泡泡能在 10 秒鐘內消失,就沒問題,一旦那堆泡泡久久不散,就要懷疑是否有蛋白尿或磷酸尿的毛病。蛋白尿是腎絲球腎炎或糖尿病的指標,必須審慎面對;若為磷酸尿則是磷酸類食物代謝而起,較無問題,常見的磷酸類食物有牛奶、花生及乾果等。
「尿騷味」是一般人對尿液的第一印象。江守山說,尿液理應沒有臭味才對,有的只是一點點揮發性的清香味道,那是酮類散發而來。如果尿液聞起來臭臭的,很有可能是尿路已遭到感染,必須儘速就醫、治療。
不管從顏色、混濁度、起泡或味道,尿液在在提供我們一個檢視健康的窗口,但江守山不免為女性叫屈,因為她們坐在馬桶上尿尿,且尿完即沖水走人,不像男性可以仔細觀察再三,多少錯失了及早察覺異樣的契機。 【 2006/01/03 民生報】 @ http://udn.com
……………………………………………………………………………………
憋尿 常發生在小女生身上 【記者林進修/專題報導】
尿尿雖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可是一旦出問題,基於害羞心理,大多數患者選擇沈默,自行摸索處理,結果往往因延誤治療而使問題更加嚴重。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科醫師陳修聖表示,除了頻尿,憋尿及輸尿管膀胱逆流是小孩子常見的泌尿問題。憋尿常出現在剛上學的小女生身上,這是因為她們剛接觸團體生活,難免尿多,可是又不習慣走一段路去上廁所,有時還嫌廁所太髒而不敢使用,只好憋著,憋到回家後才徹底解決。
陳修聖就發現,有些小女生竟連續憋了一、兩天才去尿尿,搞到最後膀胱、尿道發炎,令人看得不捨。石牌振興醫院泌尿外科醫師黃家倫表示,一旦膀胱、尿道發炎,即以發燒來表現,必須施以抗生素治療才行。
黃家倫說,如果是反覆性的膀胱、尿道發炎,就要懷疑是否有其他問題,有必要儘速就醫,接受更進一步的檢查。
在此之前,他們建議家長應多留意家中孩子的尿尿問題。黃家倫表示,小孩子的尿液顏色和成人一樣,如果水喝得少,顏色較濃較黃;水喝得多,顏色則較淡。另在排尿量方面,成人每天約 1500 ~ 2500 毫升。小孩子減半,如果每天排尿量少於 1000 毫升,就應懷疑他們有泌尿系統的問題,一定要陪同就醫。
新店慈濟醫院泌尿科主任楊緒棣認為,每天寫「小便日記」是不錯的自我檢測方式,可從長時間的記錄中發現問題。不過,黃家倫覺得在解讀小便日記時應特別小心,因為排尿易受情緒影響,心情不好時,常跑廁所尿尿,反觀專注於一件事情時,往往忘了去尿尿,如果未經長期觀察、解析,易受誤導。 【 2006/01/03 民生報】 @ http://udn.com
……………………………………………………………………………………
尿尿出問題 回家寫小便日記 【記者林進修/專題報導】
有人用筆寫日記,也有人用底片寫日記,有一群人卻以小便來寫日記。他們不是窮開心,也不是愛搞怪,只因為他們的泌尿系統出了問題,非得天天把「噓噓」記錄下來不可。
尿尿人人都會,但有些人卻老是出問題。新店慈濟醫院泌尿科主任楊緒棣表示,不久前,他就碰到一名飽受頻尿之苦的年輕人,經常跑廁所,跑到最後不僅招來異樣眼光,他的個性更因此而變得內向,整天不跟人打招呼。
楊緒棣說,這個小病號打從小時候就有尿床及頻尿的問題,到了上幼稚園的年紀,不再尿床,但頻尿還是如影隨形,常常才上過廁所,又覺得膀胱積滿了尿,非得再跑一次廁所不可。
從幼稚園到高中,為了解決這個惱人問題,這個小男生看遍了各大醫院,卻始終得不到適當的解決,最後轉到新店慈濟試試看。楊緒棣表示,小孩子頻尿有很大比率是心理因素使然,他們常吵著要尿尿,無非是想引起媽媽的注意及關心,和生理疾病完全無關。
碰到這種個案,楊緒棣通常會請這些小病號回家寫「小便日記」,紀錄每天小便的量,如果每次的尿量都很正常,意味他們泌尿系統沒有問題,純粹是心理因素造成。如果每次尿量都很少,代表他們的膀胱真的生病了,很可能是膀胱過動症使然。
另一個方法是深入了解他們每天喝水的量,一般正常人每天要喝 1500 ~ 2500 毫升的水,如果每天喝水量低於 1000 毫升,即有問題。但楊緒棣強調,這種檢測必須進行一段時間,否則光看一、兩天的數據,仍有失真之虞。
經過上述簡易檢測後,他發現這名年輕人的頻尿不單純,經尿流速測量檢測,檢出每秒才尿出 10 毫升的尿液,遠低於每秒 30 毫升的正常值。經進一步檢驗,這才在後段尿道發現一個先天性阻塞性瓣膜,致使尿液被卡住,無法順利排乾淨。
接下來,他安排這名年輕人住院治療,在全身麻醉情況下,以普通的雷射刀將那片瓣膜破壞掉。整個手術短短五分鐘即完成,並在住院觀察到隔天後出院返家。一個月後的回診,楊緒棣檢查發現,這名年輕人的尿速已增加到每秒鐘 18 毫升,雖還不到「一洩千里」的地步,卻已較十餘年來的「涓涓細流」好太多了,不必再頻頻跑廁所,也不必再擔心別人異樣的眼光。 【 2006/01/03 民生報】 @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