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 有家族病史是危險群

  • Share this:

大腸癌 有家族病史是危險群

2006.01.03 中國時報 @ 陳怡妏 / 台北報導

即使飲食作息規律、每天喝蔬菜汁養生,也不保證不會得癌症。 50 多歲的國小老師杜鳳儀,定期運動、作息正常,對自己的健康狀況相當有信心,沒想到健檢竟發現自己得了大腸癌,幸癌細胞未轉移,開刀切除後挽回健康。

杜鳳儀昨日現身說法,宣導大腸直腸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重要性,她說,當初獲知罹患大腸癌,且經臨床研判為第三期,讓她嚇到直發抖,後來知道大腸直腸癌與家族病史有關,馬上要兒子也去做大腸鏡檢查,她呼籲民眾要定期做健檢, 50 歲以上的人,應留意任何細微的腸胃道症狀。

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許自齊表示,大腸直腸癌主要由大腸內腺瘤瘜肉癌化所造成,如能早期發現瘜肉,並予以切除,不但癒後良好,存活率也高達九成,他強調,早期發現大腸癌,不能光靠症狀,不少人一出現便秘、血便、腹痛等症狀時,往往已錯過早期治療的最佳時機。

許自齊建議,家族中父母、子女及兄弟姊妹得過大腸癌,或有 2 個人以上罹癌的民眾,即為癌症高危險群,應定期進行篩檢,醫師提醒民眾,大腸鏡檢查有腸穿孔的危險性,民眾做檢查前,應審慎評估。

許自齊表示,除家族史外,飲食習慣也是影響罹癌的重要因素,台灣人罹患大腸癌比例較日、韓都高,原因出在台灣人飲食偏好油膩,不少人以為只要多吃蔬菜水果就好,忽略烹調時的用油也會影響身體健康,像青菜燙煮比較符合健康概念。


Tags:

About author

View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