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哭聲 表達需求訊息

  • Share this:

寶寶哭聲 表達需求訊息

中華醫藥網 《 2005/12/30 16:50 》 記者郭美杏/專題報導

「寶寶哭了!」是新手父母最手足無措的事情,許多父母常認為嬰幼兒哭泣意謂寶寶飢餓或尿布濕,其實不然。奇美醫學中心小兒心臟科醫師蔡友謙說,嬰幼兒的哭聲是用以表達各種需求的訊息,多加觀察其哭聲高低、強弱與表情,有助於與寶寶溝通,滿足其需求,提供安全感。

根據國外研究文獻報告,平均百分之六、七十的幼兒都是愛哭寶寶,其中約二成是超級愛哭寶寶,還被戲稱為磨娘精,雖然不停哄著、抱著、搖著,娃娃還是嚎啕大哭,讓人很緊張、不知所措,有時媽媽總恨不得能把寶寶塞回肚子,僅有百分之卅的幼兒較為安靜,不會有太多哭鬧情形。

為什麼寶寶如此愛哭呢?蔡友謙指出,對寶寶而言,哭聲可說是一種特殊語言,天生最重要的原始溝通方式,寶寶的哭聲表達各種要求與意願,長輩應該耐心細心觀察,並且多方嘗試與寶寶溝通。

同時,藉由熟悉寶寶不同的哭聲所傳達的生理或心理需求訊息,配合嬰幼兒哭聲的高低、強弱、臉部表情及手腳揮動的程度來綜合判斷,有助於正確理解,尋找哭啼聲中所表達的真正涵意與原因。

儘管許多父母親心中充滿愛心,也充滿疑問,卻只有一些人會到醫院小兒科找醫生諮詢,極少數的寶寶可能因家長無法耐心面對其哭鬧的需求,加上很黏人、易受驚嚇,恐怕容易衍生有虐嬰事件之虞。

……………………………………………………………………………………

粗分需求 心理 病理三狀況

中華醫藥網 《 2005/12/30 16:59 》 記者郭美杏/專題報導

「哭」是寶寶的語言,也是原始的生理反應,他們表達餓、睏、疲倦等不舒服現象的溝通工具。奇美醫學中心小兒心臟科醫師蔡友謙指出,嬰幼兒哭可能是飢餓、憤怒或身體有病痛,如腸絞痛、腹痛、口腔發炎等,都需仔細觀察哭聲來辨別原因,給予適宜的照護。

一般而言,寶寶哭泣的訊息是多層面,可粗分為生理需求、心理反應、病理等三種不同狀況。

一、生理需求、心理反應:

1 ‧ 饑餓時哭鬧:寶寶哭聲比較短、頻率較低、聲音起伏較大。

2 ‧ 憤怒時啼哭:彷彿狂暴的嚎啕大哭,寶寶會出現合併握拳、蹬腿等肢體動作。

3 ‧ 痛苦或壓力時哭:哭聲通常來得很突然,一陣高頻率尖叫之後,哭聲會暫停,緊接著又是一段平穩的哭聲。

二、病理狀況:

1 ‧ 如果輕輕觸碰孩童身體某一部位就哭泣,就要小心有無骨折、脫臼或皮膚損傷。

2 ‧ 若孩子經接觸奶瓶或乳頭就哭,甚至拒絕進食,就要懷疑是否長鵝口瘡或舌咽部發炎。

3 ‧ 孩童突然噪動的大哭不止,要檢查腹股溝與生殖器兩側有無疝氣情形。

4 ‧ 如嬰兒夜間大聲哭鬧,雙腳還往上縮,要考慮是否有腸絞痛。

5 ‧ 若嬰兒出現間歇性啼哭,亦伴隨有腹脹、嘔吐,以及紅色果醬樣糞便,則可能是患有腸套疊。

6 ‧ 如果孩子哭聲細弱低微、聲音沙啞,再合併有呼吸急促現象,則可能是心臟病的表現,主要是因為心臟擴大壓迫到迴咽神經所致。

7 ‧ 嬰兒哭聲尖銳、音調高亢,有可能是腦部有問題,若還伴有前囟門凸起、抽搐症狀,即要懷疑顱內出血或顱內壓上升的危險。

蔡友謙強調,嬰幼兒各種疾病的哭聲特性不同,父母應該注意其哭聲的特徵與規律,方便就醫時可描述孩子的症狀,有助於提供醫師診治時的參考判斷。

……………………………………………………………………………………

溫柔安撫 有利人格發展

中華醫藥網 《 2005/12/30 17:00 》 記者郭美杏/專題報導

新手父母照顧寶寶最害怕、擔憂的莫過於寶寶的哭泣,奇美醫學中心小兒心臟科醫師蔡友謙表示,面對寶寶的哭聲不要太害怕,更不要置之不理,可多給予溫柔的安撫,包括輕柔樂聲、肢體接觸等,切忌失去耐心地劇烈搖晃,否則恐引發身體病變。

首先,輕搖哭泣的寶寶身體,把他放在搖床或媽媽抱著前後輕搖,再輕拍寶寶背部、胸部,或溫柔撫摸頭部,可利用包巾或手肘抱著嬰幼兒,使他的身體靠緊媽媽為佳。

蔡友謙指出,多給予寶寶擁抱,能讓他獲得滿足感、安全感,讓孩子感受到關愛,對其日後的人格、情緒發展等,必有良好的啟發。

其次,哼哼兒歌給寶寶聽,或對寶寶講輕柔安撫的話語,也能多播放一些輕柔的音樂;必要時,讓寶寶嘗試溫水浴放鬆,或使用安撫奶嘴因應,若發現寶寶的腹部有脹氣,亦能試著幫幼兒排氣。

此外,父母親也可使用娃娃車推寶寶散步,以緩慢、韻律的步伐走動,不可過於急促,如果想要坐車兜風,則要確定有無安全座椅。

蔡友謙也提醒,平日多傾聽寶寶的哭聲,千萬不要讓寶寶獨自哭泣,不要怕太常安撫寶寶,會寵壞孩子,最好能了解寶寶真正的需求;最重要的是,無論如何都不可以劇烈搖晃寶寶,因為可能造成其腦出血、失明,甚至有死亡之虞。


Tags:

About author

View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