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裘莉割除雙峰談起
好萊塢巨星安潔莉娜裘莉上週投書紐約時報,自述她為了降低罹患乳癌及卵巢癌風險,已經採取預防性「雙乳房切除術」。雖然新聞媒體多數仍從娛樂八卦角度大做文章,但是我們不能忽略,這則新聞背後,反映著一個殘酷的事實,全球婦女們正面臨乳癌與日俱增的可怕威脅。
人類每一個新生命都是從母體誕生而出,當我們呱呱落地仰受的第一口資糧,是從含吸母親乳汁開始。然而這啟動生命源頭的雙乳,目前卻也正承受著超乎一般人想像的罹癌風險。以台灣為例,每年約有 8,200 名婦女罹患乳癌,且造成 1700 餘名婦女死亡。
我國婦女罹患癌症流行病學調查統計資料顯示,乳癌發生率高居婦女癌症第一位,死亡率則占第四位,這是令人怵目驚心的數據。對於每位女性,我們不論是基於感恩心,或是來自親情與愛情的力量,都應該付出真心關懷與具體行動,保護我們的母親、妻子、姊妹、或女性友人們免於乳癌惡疾的威脅。
安潔莉娜裘莉現身說法,不僅告訴我們乳癌對女性生命的威脅非同小可。事實上她也明確地曉喻世人,現代醫學科技突飛猛進,已能提供婦女良好的先期預防。
和信醫院曾對乳癌患者進行長期追蹤調查發現,零期乳癌患者,五年存活率高達 98.6% ,壹期乳癌患者為 95.5% ,貳期乳癌患者為 91.15% 。至於拖到第三期才被發現的乳癌患者,五年存活率便大幅滑落至 69.2% ,如果等到第四期才被發現與治療,乳癌患者五年存活率便只剩下 21.2% 。
藉由和信醫院發表的這份重要研究報告,我們清楚瞭解乳癌發生率雖然非常高,致死率也不低,但只要婦女朋友們如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依舊能挽回寶貴的生命。中年以上的婦女朋友們,都應該定期接受乳房攝影檢查,即便萬一真的不幸罹患癌症,將因此得以在零期或一期階段提早發現,迅速給予有效治療,治癒率幾乎接近百分之百。
政府盡可能提供民眾防治乳癌的最佳協助,不過仍有待大家重視婦女健康。我們應該提醒中年女性定期接受乳房攝影檢查,鼓勵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減少攝取高脂肪食物,放輕心情減壓樂活,並避免太晚生育,將有助於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
乳癌雖然可怕,但只要我們每人都願意付出具體的愛與關懷,幫助婦女朋友們過健康的生活,定期接受乳癌篩檢,女性同胞仍將能安心享受健康幸福的美滿人生。
七成乳癌患者未定期篩檢 六成婦女乏警覺性八成不曾做過檢查
根據乳癌防治基金會昨日公布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八成的婦女對乳癌有清楚的認知,但相對的,卻也有近八成的婦女不曾接受過專業乳房檢查,其中六成婦女還認為乳癌「和自己無關」,乳癌病友協會的調查更發現,七成乳癌患者未曾做過檢查,國民健康局和台大醫院權威醫師提醒婦女朋友應定期接受檢查,不要錯失早期發現病兆、早期進行治療的黃金時機。
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的妻子因乳癌病逝的消息傳出後,頓時引發國內婦女的乳癌危機意識,乳癌篩檢門診人數因此大增,但乳癌防治基金會和醫師們擔心,新聞效應過後,民眾的警覺性又會重新低落;根據 P & G 及乳癌防治基金會共同合作,針全台 北中南 300 位 25 至 50 歲的女性所做的調查顯示,有 81.3 %的受訪者不曾接受專業性乳房檢查,這當中有 46 %的人表示未接受專業檢查是因為沒有時間, 43 %是認為自己不會罹患乳癌, 60 %的人不擔心自己可能罹患乳癌。
調查結果也顯示,有 71.7 %的女性指要到自我檢查發現有硬塊時,才願意去做乳癌篩檢,另外,乳癌病友會從百位病友的訪談中得知, 70 %的人在患病前,未曾做過檢查。
儀器升級 原位乳癌發現率增
乳癌是不痛不癢的腫塊,很容易被忽略,因此患者往往在癌症末期階段才被診斷出來,幸隨著診斷儀器的不斷提升,這種情況已逐漸改善。隨著相關診斷儀器的再升級,現在每 100 名乳癌患者中約有 18 人可在零期乳癌時就被精確的診斷出來。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表示,乳癌是歐美地區婦女癌症排行榜的第 1 名,台灣方面,依據衛署公布的癌症登記報告資料顯示,乳癌高居台灣婦女癌症發病率第 2 位,且是女性癌症中罹患率增加幅度最大的前 3 名,增加幅度高達 2 成多。
依據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地區乳癌發生率逐年攀升,每年約新增 4000 多名乳癌病患,雖然絕大部分的患者可以透過手術切除腫瘤,但仍有高達 1500 至 2000 名乳癌病患會出現淋巴結轉移或具有復發可能的高危險群。
台灣首富鴻海郭台銘的夫人因乳癌病逝,享年 54 歲,不久前,澳洲天王歌后凱莉米洛因被診斷出罹患乳癌而取消巡迴演唱會。媒體不斷報導名人罹患乳癌的新聞可為社會帶來正面效應,喚起大眾對乳癌的關注,更提昇了婦女的自我警覺,激發了婦女勇於接受乳癌篩檢,使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的,這樣的結果是符合社會的期待。
其實乳房最大的隱憂就是乳癌,但可怕的是,乳癌是一種不痛不癢的腫塊,很容易讓人忽略,因此想要早期發現乳癌,只有依靠每個月乳房自我檢查,並定期每年 1 次請醫師檢查,尤其有乳癌家族病史的人,更一定要定期到醫院接受檢查。
以往被診斷出為乳癌患者,通常都己是末期乳癌患者,但近年隨著診斷儀器的再升級,使更得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標。可能是名人罹患乳癌的新聞熱度,近期前來醫院求診的乳癌病患增多,經篩檢確診為乳癌個案者亦顯著增加,其中 DCIS ,也就是原位癌或稱零期乳癌者高達 18% ,也就是每 100 名乳癌患者有 18 人可以被精確診斷出是屬原位癌。
醫師:亞洲乳癌與基因關聯性低
安潔莉娜裘莉有乳癌家族史,帶有 BRCA1 基因。國內醫師表示,亞洲罹患乳癌約不到 5% 與基因有關,基因檢測也非每個人都必要。
安潔莉娜裘莉在「紐約時報」發表文章表示,因為有乳癌家族史,並帶有 BRCA1 基因,擔憂未來罹乳癌和卵巢癌,上個月進行預防性雙乳切除手術。
台灣乳房醫學會秘書長曾令民說,西方早期報告發現若帶有 BRCA1 或 BRCA2 遺傳性基因者活到 80 歲時,近 9 成會罹患乳癌。亞洲可能也有相關性,不過仍沒有進行大型研究,估計乳癌患者中不到 5% 帶有 BRCA1 或 BRCA2 基因,西方則是 5% 到 10% 。
曾令民指出,乳癌發生除基因因素外,還有許多因素,包括環境荷爾蒙、飲食、生活習慣或其他仍未知的因素。 基因檢測費用需要新台幣 4 萬元以上;不過,有家族史者、家族成員有人是在 40 歲以前罹乳癌者、家族中成員雙側都有乳癌者或家族男性成員曾罹乳癌者,才建議基因檢測。
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黃俊升說,不建議乳癌患者都去做基因檢測。 若患者希望採行積極預防性措施,例如切除乳房或卵巢時,才有做基因檢測的必要,否則只是「打開潘朵拉的盒子」,知道發生原因而不面對處理,還不如不知道的好。
至於預防性切除,帶有基因、有家族史、 40 歲以下的女性,才需要進行預防性切除。若是切除卵巢可預防卵巢癌並降低乳癌一半的發生機率;若是預防性切除乳房則可降低乳癌發生機率逾 9 成。